APP下载

课堂 互动 成长

2013-04-29叶红霞

新课程·小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多维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叶红霞

摘 要:课堂上能否达到教育目标取决于师生互动的效能。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在杏花春雨之中,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教师需要研究教学各因素之间的主体互动合作,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即多维互动。

关键词:多维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策略研究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互动之于语文课堂的意义

从教学实际来看,小学生的自主能力逐步增强,使得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互动能力的培养成为可能。但是很多教师不重视对学生互动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只注重大量的讲解,说到底这样的教学还是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上。这种现象在农村表现得尤其突出,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一味灌输知识。就学生而言,存在着学习行为的被动化问题。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控制,学习目标由教师确定,学习任务由教师安排,学习行为靠教师督促,学习过程靠教师调控,学习结果凭考试来评价。学生缺乏参与意识,课堂上往往局限于被动听讲和记录,缺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缺乏问题意识,让学习止于解决问题,而不是让学习起于提出新问题;缺乏反馈意识,不能自觉、多元地反馈交流自己的学习信息等等。这样的教学就如脱离了土壤,花儿就会失去芳香;没有了甘泉,花儿就会枯萎死亡。

(一)师生的互动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必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交际能力。”无论是课堂训练,还是实践锻炼,都必须让学生有双向互动的条件和机会。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互动环境中,才能增强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有能力也有必要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而在这一环节中,及时沟通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

(二)互动是探究活动的开始

互动是整个学习过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互动,如方法對、效率高,则学习劲头更足,而当学习活动出现偏差且达到一定的程度,通过互动则能予以纠正,甚至暂时中止学习,避免做无用功。语文课堂教学,要重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为此,教师要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互动的机会,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桃红柳绿自成春——让互动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旋律

桃是红的,李是白的,柳是绿的,万紫千红,才构成了美丽的春天。杏花春雨,多么美的境界,在江南的春天里,能不被陶醉么?教育的最高境界,也应是在杏花春雨之中,达到自己的教育目标。我们可以这样说,课堂能否达到教育目标取决于师生互动的效能。“互动”一词,就让人想到了事物的联系性和合作性。因此,我们重点研究教学各因素之间的主体互动合作,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即多维互动。

(一)师生互动

1.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的方法应新颖有趣。

我们可以采取的策略有:

(1)可以正确运用比赛等形式。研究表明,人脑处于竞争状态时的学习效果要比平时的学习效果好得多。“石本无火,相击而发光。”教学实践也反复证明,学生对即使是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竞赛活动,因渴望竞争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忘记事件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竞争中去。语文教学中,在课堂上或早读课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励他们喜欢读课文,乐于背诵。如,评朗读高手、背诵天才、小播音员等,有个人挑战赛、小组挑战赛、记忆大师选举等。为此,教师可设法把课堂变为“智力竞技场”,积极创设竞争氛围,各种竞赛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变苦学为乐学,使学生大脑处于高效率的最佳学习状态,能有效地提高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率,同时培养了现代人所需要的竞争意识。

(2)教师也可以创设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多角度、多方位设计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发散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表层,而且能利用现学知识,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创新意识。不仅要把学生的学习由“学会”转为“会学”,要使得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独学”,要开发学生在没人要求的情况下自主学习的本领,也只有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能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的需要。如,美术课上,当学生问教师某物体怎么画时,教师不妨走到他身旁,很诚实地告诉他:“老师也没仔细看过这东西,课后你去查查,查到了你再来告诉老师,我也想知道!”这种做法,表面上对学生没有多少帮助。实际上,此刻的他一定很激动:原来老师也有不懂的东西呀!等我找到了答案,我要把它告诉老师!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二来师生的互动也加强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当他遇到生疏的东西,会很乐意地去查找答案,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在学生面前,教师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教师目的在于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讨研究。

2.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与鼓励。”学习者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对学习内容都感兴趣,所以对于学习者,尤其是少年儿童,应适当多一些口头和书面的表扬、鼓励,逐渐增强其学习的内部动机。只有当学生有学习欲望时,学生的互动能力才能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因此,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时,我们实施策略应注意:

(1)因材施教原则。即从客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根据学生的个别具体情况和水平确立个人具体的学习目标。要看到每个人的亮点并容许其用自己的优点去弥补其不足。

(2)教师评价的力量如果只依靠内部动机,那么,一旦学习的目的达到,学习者的需要就可能衰弱。而教师恰当的评价会给学习者足够的力量。第一,教师的情感投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注重情感投入,用简短的恰当的措辞,热情地给予褒奖。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发自内心的赞赏。如,“确实有头脑”“你是一个小律师”“很有自己的见解”“你是一个小诗人”等评价的语言,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自然互动兴趣就浓。第二,以事实说话。俗语说:事实胜于雄辩。教师的评价不但要注重情感因素,而且应注意以事实说话,防止激励性语言苍白无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掌握每个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过去的,他们所在班中所处的位置)。掌握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对他们进行自身的对比,如,对交际能力不强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能开口说,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地说:“你今天的表现真不错,我真的想不到你能那么大胆地说!进步太大了!”对优等生的发言,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发言总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希望这些欢乐能持续下去。”掌握学生在班中所处的位置,有利于将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如,“你的评价最有独创性,这样的分析确实高人一手。”通过摆这些事实,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同时也感受到教师时时刻刻在关注着他们的点滴进步,这比什么表扬性的语言都更加有效。教师也可以通过音乐或诙谐的话语增添轻松的学习气氛,只有在放松状态下,学生才乐于参与,学生的互动才会更加有效。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就意味能够运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如果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们的智力兴趣,自然而然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就变成了一件讨人厌的、令人苦恼的事。”另外,教师在表达语言时,语气要自然、态度要真诚,这样师生间的距离才会拉近,学生也会高昂、无拘无束,学生间的互动也能在亲切、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作为教师,我们能看到花开时最美的瞬间。娇羞时,我们让花儿抬起头;迷茫时,我们给她点亮灯;退却时,我们给她以勇气;无助时,我们给她以力量……我们要关注着他们的进步,我们要分享着他们的快乐。

(二)生生互动

1.重视学生评价,提高互动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因此教学中,也要重视让学生主动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这样做能培养学生勇敢、自信的品质,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择优弃劣的能力,提高学生互动能力。我们可以采取的策略有:

(1)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如,一个学生介绍了自己喜爱的水后,我要求他自我评价,他说:“我介绍得很清楚,但声音太小了。”“那能不能改进一下?”他又说了一遍,声音清脆响亮,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2)让学生评价他人。学生相互之间对学习的态度、知识掌握和运用进行评价,能使学生学会欣赏别人,认同别人,敢于提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意见,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然后对这些发言作出评价。我会引导学生这样评:他的发言最值得肯定的是什么?为什么?你最欣赏他的是什么?你想向他提什么意见?对于这些要求,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不敢大胆说自己的心里话,有些学生不会评,但经过多次鼓励,多次训练,学生逐渐就形成了互评的习惯,能勇敢自信地站起来提出自己的见解。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在教学中经常是同时进行的。通过这些评价活动,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

2.注意时间把握,创设互动机会

教师用多少时间,学生用多少时间,学生间的互动又用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进行学生间的互动,都应充分考虑。只有保证学生的互动时间,互动内容才会有深度,否则只能停留在表层,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在互动中,如果有的小组已提前完成任务,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话题布置下去,而对有可能超时的互动要及时给予提醒。另外,也可通过教师与学生协商时间来确定。因为通过磋商有利于学生增强监控意识和责任感,并提高互动中学生的参与率。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同时,为了更好地直观地分析学生的互动情况,在“我要举手说话”的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一张表格:

课堂观察:学生参与情况记录表

(三)学生与教材的互动

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材料才会产生讨论和探究的兴趣,才会有抒发自己感情和观点的需求,也才会有话可说,并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因此,教师可事先就所学习内容提供相关的讨论话题,让各小组选择;如果学生对教师预设的话题不感兴趣,也可以自拟题目。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比如,可适当准备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学生通过图片更易于掌握知识,更促进学生间互动。教师还应提供与学生互动内容有关的补充材料,使学生自如地表达相关内容。学生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各种表现方法来体现教材的内容。如,对内容生动的课本剧可让学生表演,使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满足其表现欲。下面以《夏夜多美》为例:

师:同学们想不想表演二至十二自然段的内容呢?

生:(热情高涨地说)想!

师:怎样才能表演得好呢?

生:要想表演好,就要把课文读好。

生:还要记住课文中的话。

生:还要注意表情、动作、声音。

师:真了不起,老师还没你们想得全面。那各个小组拿出头饰,开始合作练习表演吧,看谁表演得好。我们还要评选出最佳演员。

生:(合作练习表演)……

再如,對学习努力的学生,可让他们自己定任务,自己制订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与策略,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互动参与情况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以培养其自学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实践,我们相信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了,互动能力提高了,课堂也就有了百花齐放的氛围。可见,互动能力的培养共生于学生积极的探索学习之中,旨在通过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方式与生动、活泼、创新的学习方式,创造充满生命力的教学环境,让师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完善和潜能激发。

参考文献:

[1]张惠英.浅谈课堂观察[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8(05).

[2]郑宏尖.现代媒介与儿童作文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于漪.涌动生命的课堂.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嵊州市经济开发区三塘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多维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创设多维互动语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问题引领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刍议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
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
互动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多元评价,焕发劳技课程的魅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