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案例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3-04-29许进杰

大学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应用性人才培养

许进杰

[摘 要]实践案例教学法发源于哈佛大学法学和医学教育,后在哈佛大学商学院MBA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已被大量运用于各类学科教学之中。实践案例教学注重教育的主体性和互动性,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通过精编案例、充分讨论和及时评价等方式来科学实施实践案例教学方法,是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实践案例教学 人才培养 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6-0060-03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加大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从事职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生产和服务的技术或专业人才。[1]实践案例教学法强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育的主体性和互动性,突出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应用能力,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作用。

一、实践案例教学概述

案例教学思想最早可追溯至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但它真正被运用为一种教学方法,是在20世纪初期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并被广泛地运用于欧美高校MBA教学之中。此后,案例教学逐渐被运用到各种层次的教育教学中,涵盖了各类学科教学和教师教育领域,并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

哈佛大学商学院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这些案例常以书面的形式展示出来,它来源于实际的工商管理情景。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了一种特殊的教学材料,同时也包括了运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2]作为一种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工具以及理论与实务间的桥梁,案例教学是教学者利用案例作为讲课的题材,以案例教材的具体事实与经验作为讨论的依据,经由师生互动来探讨案例事件的行为与原由,发掘潜在性问题,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3]所谓实践案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以教师预先准备的实践案例为线索,学生通过个人自学、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等方式,分析、研究案例和问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以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教学模式。显然,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强调教师的“教”(引导),且更强调学生的“学”(研讨),亦即要求师生角色均要发生较大程度的转换和转变。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案例教学强调教育的主体性。案例教学注重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突出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课堂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其次,案例教学注重教育的互动性。案例教学坚持以课堂讨论为主,注重师生之间彼此充分交流,最终形成“师—生”、“生—生”多向交流的课堂交互教学模式。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互动交流,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形成较为完善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案例教学还关注教师教育过程的开放性、信息的对称性、思维的创新性。学生作为能动个体,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同一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在课堂案例讨论中,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相互之间不保留、不隐藏。这种多元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认识实践案例,有利于打破一个问题仅一个答案的传统思维定式,反对授课教条和标准答案,让学生学会追求新奇、多样化的结论。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创新思维空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科学素养,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和创新性。[4]

在日常教学领域,案例教学在强调教育的主体性、互动性等基本特征的同时,还特别关注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践证明,案例教学不是仅建立在已被验证的知识基础上的,而是以客观发生、业已存在的现实为出发点,其目标不是让学生去被动接受某个不容置疑的、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辨别真伪,理性决策,实现从课堂教学到实践应用的根本性、实质性的转化。

二、案例教学法与实践应用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求,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不断创新高校课程教学内容,转变课程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

(一)案例教学内容要强调应用性

运用案例教学方法,首先是案例内容的选编。教学案例选择既要考虑案例要阐明的概念和原理,完整体现案例标题、素材、问题和案例分析等构成要素,注重案例内容的时效性和知识性,又要体现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的紧密,体现一定的专业特色和职业特色。例如,微观经济学课程授课对象除了经济学专业学生外,还可能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如果该课程案例内容仅局限于一般化的选择,而不考虑学生专业多样化的情况,往往很难调动各专业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案例。如在课程微观经济学中的“成本论”教学章节,在讲授“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概念之间关系时,向学生提出“读大学划算吗”等问题,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一般会考虑“读大学”的机会成本。但对于“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而言,他们更趋向于思考“网上购物的成本有哪些”、“它的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是什么”等问题。故在案例内容选编和设计等方面,围绕选取“网上购物可以节省开支吗”等案例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消费者选择和不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实际工作中,掌握如何避免这些不利条件,增加网上购物流量和网站点击率等电子商务网站碰到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方法要强调应用性

实践案例教学是师生共同适应、共同发展的交流过程。教师要善于精选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法,转为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方式,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运用方法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参与式等多种方式,以实现教学方法、途径、目的和内容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案例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的发挥。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虽然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更强调“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教师的职责是选编案例,引导讨论,防止出现偏激或冷场。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进来,独立自主地深入案例,在案例描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案例角色,分析和讨论案例。事实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资料查阅、案例准备和组织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如在作业布置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应要求学生运用思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并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最终通过论文撰写、现场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应用能力的考核,逐步提高学生的资料收集、文字表达和协商沟通能力。

三、加强实践案例教学,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践案例教学的实施,要求对示范性实践案例进行精心选编、认真组织、充分讨论和及时评价,以实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良好结合。科学运用案例教学,充分发挥其实践教学功能,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5]

(一)精选案例,科学实施

实践案例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甄选、设计具有新颖性、代表性与启发性的案例材料,深入理解教学案例及其可能派生出的次级论题,充分考虑授课班级的规模大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深度,以及师生个人经验的丰富程度,有效把握教学课程结构和教师个体差异,完成团队教学意义上的教学准备活动。组织与实施案例教学主要包括选编、呈现、阅读、讨论和报告案例,以及临床经验等教学环节。在案例选定之后,巧妙设计有关案情的后续问题。案情与疑问,最好是预先告知学生,以便让学生提前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必要时,把学生分成数量适当的小组,以便做好调查、阅读及讨论等方面的必要准备。例如,高校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教学案例的选编,要求教师必须充分了解该课程的前沿理论,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国家财政、货币等宏、微观政策的调整,力求案例素材的恰当、准确、经典和精练,以便更好地实现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原理与经济政策实践相结合。

(二)认真组织,充分讨论

课堂教学是案例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要求教师认真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组织和调控等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要注重案情与疑问的了解、思考、分析和讨论,并予以解答,引导和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组织、讨论实践案例,要求教师充分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例如,案例材料本身是令学生感兴趣的,教师留下的作业是让学生愉快完成的,这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学习将产生极其深远的教育影响。而在教师组织、讨论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教师做好案例材料掌握、学生对案例结果作出预料反应、科学规划案例及教学讨论延续等方面的准备工作,而且要求能够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作业问题研究、预期课堂讨论,以及学生心理诉求和情感反应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对于案例教学的小结与评述环节,要求教师综合分析学生对课堂案例所作出的各种是非判断,并进行正确归纳和深入总结,肯定正确意见,纠正错误观点,然后进行适当地引导、激励和启发,从而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及时评价,总结反思

在实践案例过程中,教师的及时评价、总结和反思极为重要。这主要涉及课本相关知识的延伸与对比,不断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灵活运用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体现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等特质,能激发、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浓厚兴趣。研究表明,案例教学的及时评价和教学反思,对案例教学起到指引、检测、鉴别和激励作用。应当指出的是,案例教学评价与其他各种评价一样,也是一把“双刃剑”。若操作不当,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甚至反而会导致正常的案例教学难以得到正确控制和把握。因此,评价和反思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对案例的讨论情况、所遇到的新问题和教学效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以加强后续案例教学工作,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专业化能力和科研水平。对案例教学的评价和反思主要包括案例课程目标、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客观评价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内容。

[ 参 考 文 献 ]

[1] 汪禄应.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建设[J].大学教育科学,2005,(2):34-36.

[2] Leenders M R, Erskine J A. Case research:the writing process. Journal of Education Psychology,1978:14-15.

[3] 蔡宜君,高熏芳.案例教学法在中小学统整课程教学之应用[A].1999:35.

[4] 陆俊元.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28-29.

[5] 朱可桢,娄晓锋.安全教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大学教育,2012,(12).

[责任编辑:雷 艳]

猜你喜欢

应用性人才培养
应用性新媒体文学批评的提出及其标准设定
TD-LTE无线通信系统在核电应用性探讨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人的行为方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性研究
既有检测技术在老旧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