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阈下的青年生态观教育

2013-04-29陈剑杨晓苏

大学教育 2013年6期

陈剑 杨晓苏

[摘 要]马克思、恩格斯围绕“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一定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随着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如何加强我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青年生态观教育 意见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6-0009-03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概况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围绕着“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形成的。其基本观点是: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等。[1]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必须要理解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首先,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恩格斯也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3]也就是说,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人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人类的一切活动依赖于自然,人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改造和发展自然,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人类社会。其次,人依赖于自然。人类社会要想向前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等都必须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料。再次,人的实践与自然。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恩格斯早在一百多年前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警告过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

如今,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人们在“享受”改造自然的成果、“炫耀”用科技改变了生活的同时,大自然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发起了警告,甚至是“报复”。因此,在面临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关键时刻,很多学者将目光再次集中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上,希望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中找到生态危机出现的最根本原因,试图走出目前的困境。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了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5]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就曾明确地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因此,要谈及我国现阶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那就是: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2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了《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指出:2011年,我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为2499.9万吨,比上年下降2.04%;氨氮排放总量为260.4万吨,比上年下降1.5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217.9万吨,比上年下降2.21%;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突出。海洋环境方面,全海海域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等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中国管辖海域海水水质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中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而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稳定,酸雨分布区域无明显变化。声环境方面,全国77.9%的城市区域噪声总体水平为一级和二级,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区域噪声总体水平为一级和二级的占76.1%。全国98.1%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为一级和二级,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总体水平为一级和二级的占99.1%。全国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昼间达标率为89.4%,夜间达标率为66.4%,4类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较严重等。可见,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我国生态环境的困境

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战鼓的吹响,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同时,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也给我们的地球带来了严重的创伤。

(一)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制度不健全之间的矛盾

20世纪80年代,我国便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1984年,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成立。1989年,我国首部《环境保护法》颁布。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又称“地球大会”),通过了全球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我国则率先编制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并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列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委员会正式成立。至今,全国人大和国务院颁布了多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部门也出台了多项全国性环境保护规章和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可以说,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即便如此,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之间仍存在极大的矛盾,特别是在制度颁布、实施、宣传、监管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漏洞,且而地处越偏远地区,环境问题越多、监管难度越大,更加值得我们关注。

(二)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就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能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可以说,在经济社会巨大发展的背后,也带来了很多社会性问题,其中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

2010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党的十八大报告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中,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十八大还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倡议。足以看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国家应在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特别是将经济发展相关制度与生态文明建设挂钩,以此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

(三)青年参与环境保护的历史使命与环境保护意识缺乏之间的矛盾

《21世纪议程》的开篇就指出:“青年几乎占了世界人口的30%。今天的青年参与环境与发展的决策和方案的实施,对《21世纪议程》的长期成功发展极为重要。”《人类环境公约》也写道:“为了更广泛地扩大个人、企业和基层社会在保护和改善人类各种环境方面提出开明舆论和采取行为的基础,必须对青年一代和成人进行环境的教育。”因此,增强青年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让青年人担负起环境建设的重任,是时代赋予青年人新的历史使命。

然而,我国青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青年,在环境保护方面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有的甚至还充当了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浪费者,环保意识亟待加强。当前,中国正在处于从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向城市社会和现代经济转型的过程之中。[6]我们的目光必须关注在提高广大城市和农村青年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上,提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必将削减青年人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四、意见和建议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因此,纵观当前我国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如何加强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教育,对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青年国情教育,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相关制度

2005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提出,改善生态与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其社会主义国情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要让他们认识到,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我们的物质条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生态环境却每况愈下。因此,加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国情教育,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建设,对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思想观、道德观、法制观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等,增强全局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意识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十分迫切。

(二)优化青年环境保护教育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环境是指教育主体对接受教育的客体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围绕在两者周围并起一定影响作用的客观现实。也就是说,教育环境出现了问题,势必会影响到两者之间的教育过程。我们每个人从孕育、出生、成长都离不开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在青年成长成才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同辈群体、网络媒介等,对他们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全社会都应致力于优化青年环境保护的教育环境,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而青年自身也应该积极将环境保护意识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

(三)增强青年参与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感,将环境意识教育生活化

《里约宣言》指出:“应调动世界青年的创造性、理想和勇气,培养全球伙伴精神,以期实现持久发展和保证人有一个更好的将来。”加强青年的环境保护教育、增强青年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青年自主的意识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年环境教育,就是要将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生活化,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简言之,“只有青年有了意识,国家才会有未来。”因此,在“以自然为本”的前提下,在尊重自然规律、爱护我们的地球的倡议下,只有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我们的祖国才会有更加美丽的明天。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预示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势必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危机的社会根源。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社会前进的重担又赋予了青年一代新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对于推进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大转型有着深刻的意义,值得每个思想政治教育者深思!

[ 参 考 文 献 ]

[1] 黄顺基.自然辩证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70-7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374-37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9:63.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383.

[5]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803.htm.

[6] 周天勇.中国向何处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27.

[责任编辑: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