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

2013-04-29张洪友鞠晓峰王春仁

关键词:本科教育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张洪友 鞠晓峰 王春仁

摘 要:针对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的具体做法,希望能为兄弟院校应用本科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6-0061-02

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而言的,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不仅适应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丰富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同时也是“三校生”自身发展的需求[1]。“三校生”(中专、技校和职高)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主要生源,与普通本科生源相比,具有基础理论较为薄弱而实践技能较好的特点,传统的本科教学管理方案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种类型学生的培养要求。随着社会人才需求标准的转型,“三校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其培养问题也引起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许多高校已启动了新一轮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自身教学改革为背景,对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兄弟院校开展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一)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

教育部在2012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三十条)明确指出: 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人才培养建设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3]。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层面,应用技术本科肩负着为国家输送大批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在教育部提出的保持公办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适当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数量的背景下,应用技术本科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应用技术本科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二)培养具有较强应用能力人才的必备条件

与普通本科生源相比,应用技术本科生源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类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较差,但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却很强。如果按照普通本科学生方式增养不可能达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特别在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的学校,这点显得尤为突出。这就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实际着手,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和适应学校定位的培养目标。在强化专业基础能力教育的同时,开展高级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将教学方式从以讲授为主向以案例式、讨论式等为主转变,创建理论、实践和素质拓展三位一体的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和适应能力。因此,教学改革是培养较强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二、应用技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體系改革实践与探索

(一)制定符合人才定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类型,也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特色。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应用技术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技术、懂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既能够作为工程师的助手,解决多种复杂、尖端的生产技术难题,又能够面向生产第一线,组织、管理生产,指导技术工作,是高于专科培养的技术员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根据这一要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应用技术本科的动物医学、农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了“3+1”人才培养模式。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三年校内的理论学习,一年校外的实践学习,个别专业可以根据学生和企业的需求进行分方向培养。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一是突出专业特色,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缩短理论课程学时,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依据生源知识结构特点和水平,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以“够用”为标准;二是以实验室和现代化大农业为主线,依据生源实践能力强的特点,独立设置选修和必修实践课程,开展个性化实践教学,分层施教,分步实施,构建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确保校外实习的顺利实施。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由校内外专家共同制订,在课程和内容上主要以实用为原则,以主干课为核心,适当增加企业需要的相关课程,体现课程设置的先进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在理论课的设置上要精简,适当压缩课堂教学;注重实验和实践课教学,根据专业的不同,使实践教学在时间、内容与生产季节上有更为合理的衔接,也可依据企业需要,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

(二)建立一支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水平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3+1”人才培养模式对从事应用技术本科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从事应用本科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于普通本科学院,这些专业教师虽然理论基础好、科研能力强,但实践技能相对较差。针对这一情况,学校投入大量的资金,采取以老带新、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青年教师等方式,培养了一批既能讲授理论课程,又精通专业技术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来满足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

如何在缩短理论学时的情况下,既要强化基础知识学习,又要兼顾教学效率,同时还要考虑生源在入学前已有的专业知识来开展教学,是应用技术本科教育面临的一个挑战。因此在课程教学方法上,主要是根据专业和课程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案例法、研究性教学等;课程内容上要讲重点、讲前沿、讲应用;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应使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应特别重视实验教学改革,注重各实验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综合性,动物医学专业的综合大实验就是其中一个成功的范例,该综合实验将专业所学的多门课程实验内容体现在一个实验中,多名实验教师同时指导学生,讲授一个实验。例如,奶牛的综合大实验包括奶牛体质外貌的评定、疾病的临床诊断、内外科检查、病理解剖学观察、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诊断技术等内容。其优点是: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连贯,技能训练更加系统;避免实验动物的重复使用,节省实验经费;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解决动物生产中的难题和熟练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实施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

以“人人抓教学,人人抓管理,人人抓就业”管理精神为指导,通过教学和管理的系统交叉,建立以学生为服务主体的全员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展个性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所谓的全员管理,就是授课教师、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及校外企业指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均参与教学管理,共同肩负起培养学生的重任。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预防学生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因为这类学生本身的特点就是基础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授课教师管理为主。在课外,教学督导、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人员及时与学生沟通,将信息反馈给学院,学院及时研究形成反馈意见。无论是教学问题还是管理问题,都会通过最短的途径得到反馈,快速确定问题存在的层面,并提出解决的方案付诸实施。

在实践教学管理中,首先制定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管理细则》,明确学校、企业、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职责。一是全面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使学生明确实习的具体要求,对在企业进行1年实习的学生,必须与学校管理部门和企业签订实习责任书;二是学校和实习基地签署相关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实施共同管理;三是要求指导教师认真负责,最大程度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同时也借此机会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五)完善全方位的教學质量评价体系

构建学生、教师、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做法是将质量标准分为“内部标准”和“外部标准”,内部标准是指学校自己衡量其教学工作的质量标准,主要由三级监控加以实施,即学生和同行网评、督导听课检查等来评价授课教师,督促教师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外部标准是指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衡量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质量标准,是社会标准,它反映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学院对于内部标准与外部标准一直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为原则,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

几年来,通过对应用技术本科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但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如何实施全方位的人才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匡瑛,石伟平.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基本规律

——基于发展背景、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2]王中.高职“三校生”职业素养个性化教育培养方法探析

[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教高〔2012〕4号.http://www.gov.cn/zwgk/2012-04/

20/content_2118168.htm.

猜你喜欢

本科教育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常用外加剂应用技术
新型水稻除草剂丙嗪嘧磺隆及其应用技术探讨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
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构建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当前计算机网页制作的应用技术和管理流程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