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宏观审慎政策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
2013-04-29方智勇
方智勇
摘要:系统性风险分为受外部影响的综合性风险和内部结构引起的网络性风险。如何控制以及预防系统性风险,应在宏观审慎政策应用到金融市场中,根据不同性质的风险,综合考虑其来源以及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监管目标和条约理论,让宏观审慎政策独立而有效,灵活组合应用,达到预防系统性风险的目的,避免了相关市场危机的发生。本文就宏观审慎政策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进行相关论述,旨在为完善可行有效的政策作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宏观审慎政策;系统性风险;应对措施;分析论述
经济全球化能够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然而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危机,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深,其危机导致的成本损失也会进一步增加,如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有关财政部门越来越重视经济监管的作用,设定审慎政策以预防部分金融机构引起的风险传播到整个行业里面来,通过调控来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为降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不但应保持微观审慎的调控,还应加强宏观审慎政策方面的力度,找到不同风险的起因以及建立相应的防御设施系统,保障金融市场健康安全地运行。
一、系统性风险的起因及分类
(一)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因素
风险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并不能彻底根除,关键在于对于风险的认识。例如,以前发生的金融危机,就是误解扭曲风险价值的评估,所以才会导致社会经济的严重损失,给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带来重大的影响。怎样应用宏观审慎政策控制系统性风险,就系统风险的评估方法而言,就应考虑到这些风险源自哪里,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
可从金融内部摩擦以及系统风险的传播途径来评估系统风险。我们从微观审慎系统中得知:由金融内部摩擦造成的经济市场失灵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应证,所以我们对金融内部摩擦如何在金融体系以及社会经济中传播的问题更加重视。其传播途径有杠杆以及期限转换两种方式。杠杆对资产及其对应的债务比率大小做出规定;期限转换对短期负债应用于长期投资的程度方面做出了规定。二者都对社会经济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在某个家庭因某种原因收入中断,通过负债仍能进行正常的消费活动。期限转换让人们应用社会资金进行长时间的投资,从设定的目的来讲,二者的初衷是良好的,但是被人们使用过度,超过当下社会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这个时候,现在的系统性风险就产生,如果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就会全面导致金融风暴,给社会经济造成冲击。
(二)系统性风险的分类
通过分析我们得知,引起系统性风险危机发生的潜在可能性原因是:金融内部摩擦造成的经济市场的失灵,从而刺激加速了杠杆与期限转换被人们过度使用,进而加快了社会资金的流动性与人们偿付能力的不足,对整体社会经济造成冲击。
1. 综合性风险
由于在社会经济中,个人、公司和银行系统具有聚集性,如在经济昌盛期力图更高的利益,而在衰弱的时候往往会避开它们,此种特性会随着金融系统以及期限转换的使用呈现出周期波动现象,因此一旦这种波动的峰值超过社会经济的承受范围,就会造成整体经济的波动幅度过大,其信贷和资金流动的周期也会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再加上很少有人对社会经济每个周期波动的幅度、持续的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个体金融部门和相关监督机构往往忽略行业性质的综合性风险方面的准备工作,进而造成社会经济的动荡。这种情况主要是由具有积累性的期限错配、具有全局观的个体风险、有效性战略的盲目仿照三个原因引起的。
2. 网络性风险
很多金融机构在采取发展方法的时候,往往以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原则选择,很少顾虑到其行为对整个金融行业带来的溢出后果,同时也很少留意到他人的抉择对自身负债所造成的影响。这种现象可能让金融系统中一些风险未及时发现,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就以此而言,金融结构网络性风险是附加的金融系统风险。每个金融机构都有造成此风险的责任,然而无人有充足的理由去解决并消除网络性风险。金融危机在爆发过程中,风险溢出效应就更为明显,惶恐情绪的传染比金融危机的扩展更具危害性。溢出效应对流动性风险有着放大作用,例如因某种原因一些银行对其资产进行巨量抛售,对市场经济正常流动性造成损害,间接地导致其他银行的利益损失。网络型风险随着在金融机构中传播中慢慢扩大,长此以往,金融企业间的联系就会大大超过自身预期,这就需要一种强力的规则来约束这种因聚集而产生的溢出效应,而宏观审慎政策就是针对这些风险的良药。
二、贯彻宏观审慎政策处理系统性风险
通过对系统性风险充分论述可以看出贯彻宏观审慎政策处理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性。由于导致风险的可能性有多个方面,因此在宏观审慎政策对系统性风险作出有效控制时,应根据风险来源的不同以及传播途径的不同具体处理。在保证经济下滑的时候能够进行风险有效投资来维持社会经济的稳定运转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有效地对风险进行控制,强化社会经济系统在流动资金波动周期的适应力。
(一)有关综合性风险对金融系统金融机构集体的脆弱性的增加方面
制定宏观审慎政策就是为了降低经济昌盛时期不断出现的综合性风险发生概率,让金融机构在应付危机的时候更有韧性,保证金融体系发生偏差时能够自动回复正常。从理论上来讲,很多政策都可以调节控制银行的相关风险,但根据实践得出,能否对资产及流动性的监督管理有明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由是否能够对风险传播中的杠杆效应和期限错配进行有效的控制。
1.保持信贷杠杆平衡。为保持信贷杠杆平衡,最简单可行的做法是在微观审慎规定内容的前提上加上一个附加费的规定,用来估计可能造成的损失。附加费应随信贷量的迅速涨高综合性风险提升时而增加,以加大贷款的成本;而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应减少或者不设力附加费用,用以维持信贷供应的平衡。按照设定附加费的反周期调节措施,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因综合性风险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多个方面的标准,例如对有效市场结构的标准进行评估,根据结果设定附加费的数额,还有运用宏观审慎的标准制定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指标,所有这些结果作为评测综合性风险的高低。
2.减少期限错配的概率。我国对中长期贷款需求量大,银行存款活期化以及贷款中长期化发展趋势越来越为显著,流动资金的短存长贷造成银行资产期限结构错配现象的加剧,其相关风险在不断出现。现在实施起来较有效的措施就是把不同类型的资产组合放在恶化市场情形下进行压力的相关测试并观察关键不同变量随压力改变时的变化情况,根据结构来判断当前的经济风险。这种方式要求政府把市场压力具体化,来检测金融系统是否真的可以适应压力而正常作业。
(二) 网络性风险有关聚集性而造成的溢出效应
综合性风险发生概率的提高对金融体系违约率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而有关网络性风险发生概率的提升则加大了违约损失,例如某些银行经营不善而破产,它们的倒闭会带给其他银行的间接额外利益损失,而个体机构没有能力完全解决自身造成的损失。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网络性风险的宏观审慎政策处理方式就是设置相关激励体制,减少因个体崩溃而带给其他机构的损失。
1.预防关键机构倒闭,减少溢出效应。实际应用中,宏观审慎政策内容要对金融系统合理设定一个附加费来反映整体市场的现状,要对关键性的金融机构如大型银行规定较高与其他机构的附加费,对调节好自身负债资产做出相应的激励,来达到间接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控制,以防其倒闭,从个体到范围,实现控小制大的良好效果。因此对金融机构资本要求不光是满足自身状况,还要对它们面对风险时的溢出效应有所考虑。
2. 减少金融行业间资金流动,降低其网络关联程度。宏观审慎政策不但能从制定附加费来预防关键机构倒闭的方式达到控制网络性风险的目的,而且可以从限定金融行业间活动往来来控制网络性风险的传播。首先很明显的是,要完成这个目标就要限制金融机构间的资本流动,例如,设置银行同业拆借限定金额量的大小,来降低金融网络之间关联性和复杂程度。其次,要采用一些非量化手段对业内资金流动进行限制,采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对金融机构跨地域设定分支,最大程度地让它们分到不同地方,以降低它们的关联程度;严格把金融机构核心交易活动与其他机构分离开来,防止网络性风险的扩散。最后,对某些微观审慎指标的控制也能达到宏观控制的效果。
三、对相关政策的一些建议
一是尽量不要过分采用相对比当作宏观调控的指标,相对比率对真实数额的差异有所遮盖,过分追求结果很可能导致相反的后果。二是绘制动态的附加费用与风险高涨程度的函数。在经济衰退时加大资本与资产的比率大小,达到降低面对危机时的经营压力。三是提升监督管理资本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不仅要运用一级资本的比率去把握资产风险状况,还要将其与普通股权联系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四是限制负债期限与资产之间的流动性。对它们错误的使用会导致杠杆过高与期限错配问题的产生,对系统性风险的传播有加速作用。五要限制银行分支系统。六要控制行业之金融活动的往来,加强单个金融机构的独立性,来减少业内系统性风险。
四、结论
基于以上论述,对金融市场体系的宏观审慎调控应是把对系统性风险的控制当作核心,在制定宏观审慎政策的基础上,对系统风险进行充分的论述是非常重要的,可有利于得出相关宏观审慎政策设定的目标方面的内容。由于金融行业综合性风险与机构间网络性风险的相关调控政策对减少系统性风险起到不同的效果,因此可控制不同风险传播途径,针对性地实行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既降低金融体系市场整体风险发生概率,又能达到预防金融危机爆发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晨栋,李卫兵.系统风险分解下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分析[J].武汉金融,2011(5)
[2] 刘广伟.系统风险、宏观审慎与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J].西南金融,2011(5)
[3]包勇恩.论宏观审慎层面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向[J].时代法学,2013(1)
[4]涂志勇,雎岚.论信用衍生产品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角色[J].上海金融,2012(8)
[5]程海波.宏观审慎监管的文献综述[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2)
[6]丁灿,许立成.宏观审慎监管:定义、工具与实践[J].南方金融,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