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3-04-29徐峰
徐峰
摘 要:计算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个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中等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各个专业的授课计划中都有计算机基础课程,各个学校都有了一套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但是,中职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之前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差异很大,使得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1.片面追求考证合格率,教学目标偏离
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都让各专业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而且把它与学生毕业证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只有短短一学期的有限教学时间内,教师面对学校等级考试通过率的要求,必然忽略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片面追求考试的通过率。考证需要什么知识,老师就只教那些知识,学生为了通过等级考试,必须把精力投入到测试与学习中去,如大量题库的练习等等。这常导致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学过的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例如,做一份自己的简历。很多学生毕业后还需花费大力气再学习。
2.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脱离,教学模式单一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是基础,时间是手段,应用是目的。目前,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只注重上机操作,根本不讲理论,或者上单纯的理论课。学生有的听得云里雾里,不明白,有的听懂了,但到了需要自己操作时就无所适从了。即课堂授课理论与自己动手实践不能统一,或者仅仅学会了教师讲的内容,一旦题目变化了,就不会做了,缺少举一反三的能力。
3.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符合实际
事实上,今天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更新速度很快,教学内容和我们的教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速度。学生有时读的是没有用的过时东西,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能调动。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只是教学生如何操作的知识,内容为“学会”的水平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能够到达“会学”水平。教学不能够调动学生使用计算机来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需要,不能够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电脑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觉得没有学到什么实际有用的知识,认为学习电脑没用,挫伤了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对策
由于上述各种原因,看似简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去做:
1.優化教学内容,整合专业知识
(1)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要素。应该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模式,从根本上缓解压力让教师放手应用能力的教学。在明确教学培养目标情况下,确定教学必要的知识内容,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要开发适合本专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的校本教材,教材内容要跟上时代步伐,并不断完善。
(2)计算机基础教学要与专业知识整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工具课,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会这种工具并为专业服务。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精讲多练,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上机操作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要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将计算机基础课程融入专业课教学中,用计算机去解决专业课中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还给学生的创新学习创造了新的空间和条件,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2.改进教学方法,建立现代化的教学平台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目前,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使教学最优化,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考虑多种方法的结合。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集中授课和上机辅导两个环节是主要的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目前使用的比较多的是“计算机+屏幕投影”和“电子教室”两种方式,这两种教学方式虽然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因而有一定的狭隘性。
3.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平时的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尤其是那些对计算机有特别爱好的学生。在追求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向健康的方向引导、培养,是每个教学人员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之外,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开展一些技能竞赛的活动。例如,文字录入比赛、设计节日贺卡、电子表格计算等。通过这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