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2013-04-29高淑敏
高淑敏
摘 要: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其本质乃是使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这种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长期训练,反复实践的结果。
关键词:语感;训练;想象
语感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感教学应以学生的语感获得为根本目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对语言有真切而敏锐的感受呢?
一、朗读品悟,培养语感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户,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是一种对语言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心理行为。如《荷花》中有这样一句:“……在这些大圆盘之中冒出来。”学生联系句意,说“冒”是“长”的意思。这时可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冒”而不用“长”,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了根据:因为荷叶“挨挨挤挤”,所以荷花只能从水中“冒”出来。“冒”不仅写出了荷叶数量多,还写出了荷花生命力旺盛。这样,抓关键词句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詞用句的独具匠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口语训练,培养语感
在教学中,可努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深化感悟。口语表达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头的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而培养语感。
三、发挥想象,培养语感
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词句描写,启发学生想象熬红的双眼,小金花挂在腮边晶莹的泪花,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这样,学生在展开丰富联想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语感。
总之,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创设条件、讲究方法、加强训练,就一定能迅速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单位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仙庄镇左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