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书”心意浓 学“书”乐事多

2013-04-29王慧娟

新课程学习·上 2013年6期

王慧娟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乐学书法,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充分把握“趣味性”“形象性”“艺术性”“专业性”,灵活运用,有效指导。

关键词:“儿童心”;“文学味”;“生活情”;“笔头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书法(写字)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如何切实抓好书法教学,让学生享受书法的乐趣和美感呢?

一、教师找回“儿童心”,创设学生乐学的“趣味”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要反过来跟学生“相似”。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想,乐儿童之乐。

1.“故事”点“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书法学习又相对枯燥,教师要巧用一些中华书法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持久力。如写字课上,讲了《王羲之把墨汁当醋蒜》的故事,问学生想法,有的说:“练字要用功。”“练字要动脑筋。”还有的说:“练字要全神贯注,自己虎头蛇尾的毛病要改掉。”

2.“游戏”保“趣”

在写字教学中,“别字先生放大镜游戏”能增强儿童的实际运用能力,有效防止错别字的出现,如带有“心”的一系列不同错误写法纠正。再如“顺口溜俏皮游戏”,如“尧字是个宝,有丝变成绕,有水能浇地,有火把飯烧。”这些游戏让孩子们乐学中国汉字,帮助记忆,便于书写美观。

3.“比赛”争“趣”

书法教学到一定的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归类大比拼”,如“姐”“妹”等字归为一类,还可以开展书法知识抢答竞赛,现场挥毫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运用能力。

二、教师拥有“文学味”,打造学生乐学的“形象”课堂

在书法课堂上,教师若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准确、优美的范写,饱满、亲切的教态,甚至带有一定程度的激情,定能影响学生的情绪,调动他们的注意力。如“颜筋柳骨”——颜真卿书法的点线力度如人之筋肉,柳公权书法的点线力度表现如人之骨架。再如“永”字八法中说的“侧、勒、努、踢、策、掠、啄、磔”等术语运用,使得学生在欣赏时,感受到难以言状的美感,通过可视、可触的形象得以表达。对小学生来说,巧用拟人、比喻等文学手法更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学生一旦兴趣盎然,就不容易分心。

三、教师懂得“生活情”,引进学生乐学的“艺术”课堂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千姿百态的,艺术也是丰富多彩的。书法艺术是无声的音乐。根据心理学家分析:“音乐对人的心理、情绪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因为书法和音乐有着“通感”,所以在写字过程中,当学生产生疲劳、烦躁的情绪时,放些舒缓悠扬的轻音乐如《秋日私语》,或浪漫小号、小提琴、萨克斯等清新美妙的音乐,也可以选择中国传统的古筝、古代名曲如《高山流水》等,这样无疑会使学生心情舒畅,注意力回到练习中,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四、教师练好“笔头功”,强化学生乐学的“专业”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写字时,不宜过多的技巧讲解,要注重老师的范写作用。教师的板书,是一种长期的、直观的示范。板书的规范、漂亮,时时潜意识地影响着学生的书写。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练好“笔头功”,课堂上才能给孩子专业化的指导,写出书法的美。

1.“笔画”看“美”

撇,有长、短、平、斜、竖之分。点,有大小、左右之别。看似简单的笔画要写出美感,都要用心体验,打好基础。

2.“结构”造“美”

结构特点要注意上下、左右、大小、宽窄等,还要注意不同字形结构的不同组合方式。学生观察、比较,由易到难,教师及时纠正。

3.“作品”赏“美”

电脑展示中国书法经典作品,带领学生“读帖”,欣赏、交流整体布白的感受和规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汉字和书法艺术之道。

总之,“字非一日之功”,教师始终要以饱满的热情、赏识的态度,用心用情教“书”,学生学“书”的信心,兴趣、乐趣,视野,逐步深化,永久传递。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05.

[2]于魁荣.北京教育丛书:小学写字教学实践.北京教育出版社,1998-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