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普及严肃音乐的文化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3-04-29顾允珏

理论与现代化 2013年6期
关键词:普及资助德国

顾允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大众对于严肃音乐的接受程度仍然较低。以严肃音乐最为发达的德国为例,分析德国社会对于严肃音乐的认识、德国政府对艺术团体的公共资助策略以及相应的音乐教育普及情况,并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促进我国严肃音乐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严肃音乐;文化政策;教育;资助;普及;德国

中图分类号:G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6-0123-06

一、 严肃音乐在德国的普及状况及相关文化政策

严肃音乐又称高雅音乐,是由专业作曲家创作的经典音乐作品,包括交响乐、歌剧、舞剧、室内乐、独奏以及艺术歌曲等。这些作品内涵丰富、源远流长,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层次,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德国是世界上严肃音乐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建立了德累斯顿歌剧院以及柏林国家歌剧院等世界一流歌剧院,孕育了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和瓦格纳等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对于世界严肃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截至2013年,德国已拥有130个全职的专业交响乐团和室内乐团,并建立了80个全职歌剧院或者带有全职歌剧部的剧院,一年的歌剧演出场次稳定在7000场以上,加上芭蕾和音乐剧,总数超过1万场,其发达程度可见一斑。而这样发达的严肃音乐与德国社会对于严肃音乐的认识、政府采取的对艺术团体的公共资助策略以及相应的音乐教育普及情况是分不开的。

(一) 德国社会对严肃音乐的认识

在德国,人们将严肃音乐当作国家文化的象征,并将其视为国家乃至世界的精神财富,因而极为重视严肃音乐的发展。

1. 严肃音乐是公共产品

严肃音乐是社会公众的需要,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因此需要公共部门提供支持。尽管德国是严肃音乐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是在各类媒体播放的音乐当中,流行音乐的比例依然超过百分之九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任由市场调节,出于对商业利润的追求,绝大部分资源必然会投向流行音乐,而像古典音乐、音乐剧和歌剧等严肃音乐获得的资源就会变得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严肃音乐将会被流行音乐取代并最终走向消亡。由于将严肃音乐定位为公共产品,德国将大部分公共资金投向严肃音乐,而流行音乐更多的是由私有公司投资,然后从市场中得到利润。

2. 严肃音乐是有益品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①将“有益品”定义为“通过制定干预个人偏好的政策而提高生产的物品”。严肃音乐对于社会整体来说是有益的,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则可能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或个体的偏好而消费不足。为了促进严肃音乐这一“有益品”的消费,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强化对于音乐团体的直接资助,通过立法促进音乐教育的普及,以扩大严肃音乐的影响。

(二)公共资助维持艺术团体的运行

严肃音乐表演是一种成本高昂的行业。因其演出需要大量高素质的音乐人才,而这些音乐人才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练习和彩排。这就需要政府为其提供足够的物质生活条件。除此之外,乐团和剧院还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有人力资源的费用往往要占乐团支出的一半,在德国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0%。根据公共产品和有益品的理论,严肃音乐的资源配置很难由市场进行调节。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②和威廉·鲍恩③研究表演艺术的困境时提出,由于机器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工艺流程的改进,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呈几何级数增长。但就表演而言,艺术家学习基本技能和提高表演技巧的训练效率提升速度却极为缓慢。例如交响乐团演奏所需要的排练时间与两百年前比就基本没有改变。这就导致严肃音乐及其他高雅艺术的相对成本越来越高。尽管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每年有大量的古典音乐会演出,但这些演出的门票收入只能收回小部分的成本。因而,在欧洲,政府资助维持乐团运行的情况极为常见。在德国,政府资助乐团的措施具有如下特点:

1. 以州、市为主,各级政府相互配合

对各艺术团体而言,其收入的一半以上往往都是来自于各级政府、特别是州或者市政府的资助。这是因为:首先,州和市地理区域相对较小,有类似的历史背景和地区传统,因而更能根据自己地区的特点来制定政策并进行资源分配。其次,古典音乐在德国是公认的文化遗产,公众对严肃音乐的传播和支持已经形成共识,因此各地区大都愿意对当地的艺术团体给予支持,使自己地区的乐团、歌剧院能够成为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艺术团体。另一方面,虽然联邦政府对各地区的艺术团体无力支持,但对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团体给予资助,从而保证了各个艺术团体的正常发展。

2. 举办音乐节推动严肃音乐的发展

音乐节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瓦格纳(1813~1883)在19世纪创办的拜罗伊特音乐节,直到今天仍是德国一年一度的盛事,也是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以歌剧为主题的艺术节。1986年,霍伦斯坦艺术节的创办成功推动了古典音乐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了创办音乐节的热潮,后续创办的音乐节或者包含音乐在内的艺术节超过80个,其中大部分每年都定期举办,并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主题别致,且往往具有地方特点。例如纪念本地的音乐家或者长期在本地区生活的音乐家。二是资助方式多样。与音乐团体大部分支出由公共资金补贴不同,音乐节的资助来源则包括公共和非公共资金两部分。因为其中一部分音乐节对于德国人甚至世界而言都是重要的音乐活动,这部分音乐节的定期举行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吸引观众的到来,进而获得商业性质的赞助。三是音乐节的规模不同定位多样。具体来说,德国音乐节中,不仅有世界一流的和全国性的,也有区域性的以及旨在吸引居民参与的本地音乐节。四是部分音乐节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世界一流的音乐节可以通过门票收入以及私人赞助获得足够的资金;同时,音乐节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这也是州、市政府积极创办音乐节的重要原因。

3. 乐团自身进行资源整合和共享,保持和提高其艺术水准

政府推动严肃音乐普及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相应的,受资助艺术团体的责任也不是盈利,而是发展高雅的艺术。然而,在得到公共资助的同时,如何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是受资助艺术团体的重要责任。

(1)整合人力资源,降低运营成本。与大部分欧洲国家相似,德国音乐团体的音乐家和技术人员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导致其运行成本较高。因此,在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后,对境内规模较小且艺术水平一般的团体进行了合并,着重减少其市场营销和筹措资金的管理人员。到1999年时,德国交响乐团和室内乐团人力资源减少了30%以上。但到目前为止,德国仍然有130个公共资助的全职交响乐团和80个以上的歌剧院,不仅分布密度很高,从艺术水准来说仍是世界一流的。

(2)采用灵活的用人方式节省资源。以需要资源最多的歌剧演出为例。一般歌剧院每年有多部歌剧制作,为了保持高艺术水准,它们往往会保留驻团的各类独唱歌唱家,以适应不同的剧目演出的需要,因而需要高额的维持费用。近年来,乐团大幅削减驻团的独唱歌唱家数量,改为根据剧目与歌唱家签约,从而降低了歌剧院的维持成本,同时也保证歌剧院有足够的资金邀请高水平的艺术家参加演出。除此之外,对于一些舞台中需要但不常用的器材,歌剧院也会采用临时合约租用的方式使用。

(3)强化区域合作。以德意志莱茵歌剧院为例。该剧院为区域歌剧院,有两个演出场所——杜塞尔多夫歌剧院和杜伊斯堡剧场,两地相距几十公里,有铁路连接。为了能够使歌剧院在两个城市都有高质量的歌剧演出,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两市和莱茵歌剧院签订协议,约定由两地政府共同资助歌剧院,两地的歌剧院共享管理和市场服务人员。在两地政府的支持下,莱茵歌剧院每年都为两市居民提供大量高水平的演出。根据2011~2013年3个音乐节的统计,莱茵歌剧院年均演出230场以上,远高于世界级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和英国皇家歌剧院,略高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210场和维也纳歌剧院的220场。在新制作剧目方面,莱茵歌剧院一直保持在年均10部以上,仍远高于前述世界级歌剧院。

(三)德国严肃音乐教育的普及情况

作为一个联邦制国家,德国16个州政府建立了不同的教育体制,且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但其基本的理念是保证公民有平等获得文化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德国联邦教育和文化事务常务会议提出音乐教育的三条基本指引,将音乐作为全民文化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音乐教育是对青年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或者团体的音乐表演是个体表达的需要,音乐是独立自主生活的重要体现。音乐教育对发展德国音乐文化至关重要。音乐教育机构通过音乐教育树立正面的公众形象。

在上述教育理念和音乐教育的指引下,德国建立了从初级到高级的一系列音乐教育体系:

1. 学校教育系统

在德国,多数学校都将艺术相关的课程定为学生的可选课程,其中音乐相关的课程占的比例很高。根据2011年的报告显示,德国文理中学高年级学生中有超过30%参加了音乐课程的培训。他们每周要上两到三个小时的音乐理论、乐器演奏或者声乐课,而对音乐有兴趣或有天赋的学生花费的时间则更多。这样的普及教育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具备音乐知识乃至能演奏乐器的青年人在人口中达到一定的比例,同时他们中的某些人可能会从此形成一生欣赏乃至演奏音乐的爱好,甚至最终成为专业音乐家。

2. 面向社会大众的音乐教育

在德国,面向社会大众的音乐教育历史悠久且范围广阔,涉及乐理学习、乐器演奏以及专业声乐的训练等。这些课程大多由公共音乐学校完成,而这些学校又往往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非全日制,但可以提供专门的音乐教育。公共音乐学校旨在为国民提供更多的专业音乐课程,由初级、中级到高级课程一应俱全,其中半数学校还可以提供直至音乐学院入学的高级培训。

二是数量多且分布广。尽管公共音乐学校有严格的标准,例如非营利且对师资有专业资格要求,但这类学校在德国仍然超过900所,广泛分布在联邦16个州,且不仅仅局限于城市。

三是学生年龄跨度大。全国在公共音乐学校学习的学生接近100万,其中,17%是学龄前儿童,约73%是6至18岁的青少年,10%左右是成年人。

四是政府负责补贴约一半的学生学费。学生仅需承担学费的一半,其余费用则由政府,主要是市政府补贴。

3. 专业音乐教育

公共音乐学校之后的专业音乐教育由艺术大学和音乐学院完成,这些能提供音乐学位教育的院校主要培养四类专业人才:一是职业的音乐家,包括乐器演奏家、合唱团员、独唱歌唱家、指挥以及作曲家等;二是各类学校的专业音乐教师;三是音乐理论学术研究人才及音乐媒体专业从业人员;四是音乐工业相关专业人员,具体涉及乐器制造、生产管理及行政管理等领域。

据统计,2009~2010学年,大概有2.4万名学生在艺术大学或音乐学院接受学位教育,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会成为职业音乐家,或者在音乐各领域从事专业工作。正是这些院校培养的大量音乐人才,才使德国在严肃音乐方面一枝独秀。

二、我国普及严肃音乐面临的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西方各国的交流逐渐增强。音乐作为一门无国界的艺术形式,对于国际交流、文化沟通都有很大的优势。当中西方对于彼此的文化更多地了解和认同,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因而政府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严肃音乐,通过音乐更好地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背景,这对于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乃至经济合作都有极大的好处。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严肃音乐的普及情况并不乐观。

(一)政府对严肃音乐普及力度不足

尽管文化部在“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重点扶持20台左右交响乐、15台左右歌剧(音乐剧)、10台左右舞剧(芭蕾舞剧)……中央歌剧院剧场、中国交响乐团改扩建、中国歌剧舞剧院剧场、中国东方大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④然而,对于全国如此大的范围以及众多的人口而言,这样少的演出次数根本无法实现严肃音乐的普及。

另一方面,严肃音乐在中东部地区一线城市的普及程度较高,但在其他地区,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影响力仍远远不够。目前,国内严肃音乐的演出仍主要集中在京、沪、广三地。这一现象固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观众受教育程度有关,但与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有直接关系。

(二)普通大众尚难以接受严肃音乐

一般来说,严肃音乐对于听众的音乐素养要求较高。例如交响乐中的多种乐器在演奏过程中,听众需要对音乐作品背景以及各种乐器都有所了解,才能领略到交响乐内在的艺术魅力。而歌剧则很大一部分是用外文演唱(中国本土的歌剧演出剧目极少),从而对观众造成了一定的隔阂,即他们不仅要对故事内容有所了解,还要能够接受外文的演唱方式。然而我国普通民众往往缺乏相关知识,也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培训,一般情况下都难以接受严肃音乐,对歌剧的接受程度则更低。此外,严肃音乐的演出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一部室内乐往往需要半小时,交响乐需要一个小时,歌剧所需的时间则更长。这也是其不易被观众接受的另一个原因。

(三)通俗音乐在人们音乐生活中占的比重更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港台的通俗流行歌曲开始风靡全国,其强烈的节奏、动感十足的音乐曲风,以及眩目夸张的舞台表演都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加上通俗音乐相对单一易传唱,又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因而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因此,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内地的流行音乐也开始蓬勃发展,涌现出大批歌手和许多传唱度很高的流行歌曲。如今,通俗音乐已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与此相对,严肃音乐的受众则越来越少。

三、促进我国严肃音乐普及的建议

(一)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加大对于艺术团体的资助力度

1. 建立稳定的资助机制加强公共资助

在各级政府或国营企业的资助下,各省市大都建立了形式多样的严肃音乐团体,如交响乐团、歌剧院乐团和芭蕾舞剧院乐团等。然而,这种资助涉及的单位众多,包括省文化厅、省市政府、广播电视系统以及国有大企业等,致使资助金额不够稳定。同时,目前这一类资助往往不能够维持乐团正常的运行,因而严重限制了乐团的发展。为此,政府应建立规范的资助机制,保证乐团得到稳定的资助;同时,政府还应制定合理的薪酬标准,尊重音乐家的劳动成果,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从而使他们有充足的精力进行艺术创作与训练。

2. 鼓励个人和非公有企业的资助

一般来说,严肃音乐团体的资助应以政府为主导,同时也应接受个人和私有企业的赞助。这种多元化的资助方式不仅有利于增加艺术团体收入,也能够扩大严肃音乐的影响。为此,政府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采用收取乐团会员费、创办音乐节吸引民间赞助等措施。一方面可以增加乐团的收入,另一方面,又可以使非公有企业借助严肃音乐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利于企业发展。

(二)加强对青少年普通大众进行音乐教育

德国具有全方位的音乐教育体系,这是其严肃音乐得以发展的基础。因此,我国应当借鉴德国的经验,加强对青少年和普通大众进行音乐教育。

1. 青少年音乐教育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教育主要由学校和家庭来完成,对他们进行音乐教育同样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

(1)学校教育。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可以成为严肃音乐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尽管我国多年来强调素质教育,当前学校的艺术教育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学生们的艺术类课程常常被其他所谓“主课”取代;其次,艺术教育中的音乐课程内容也往往只是简单的歌唱与欣赏两个部分,各类乐器以及艺术鉴赏的课程极为稀少。为此,政府应出台政策,加强学校的艺术教育:一是学校应保障艺术课程的时间,保证音乐教育的持续性;二是在课堂上,教师应介绍更多的严肃音乐和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交响乐、歌剧、舞剧、京剧、昆曲等;三是成立学生乐团,组织学生学习演奏各类乐器及学唱京剧等。

(2)家庭教育。相较于学校音乐教育,国内许多大城市的家庭音乐教育发展却较为迅速。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家长们往往倾向于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古筝和二胡等。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聘请专业的音乐老师对孩子进行单独辅导或者送孩子到一些培训机构进行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孩子大多可以掌握基本演奏技巧,并在一定程度上懂得如何去欣赏音乐。因此这一学习过程实际上也是严肃音乐的普及过程。但是由于这些培训机构基本都是营利性的,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的孩子,就得不到相关的学习。

另外,严肃音乐的家庭教育中还应注意:一是教授课程的教师是不是专业的音乐教师。专业的音乐教师不仅需要在乐器演奏方面有一定的水平,还能够在教学中循序渐进的传授相关的音乐鉴赏以及理论知识,从而有助于严肃音乐的普及。二是家长对于孩子音乐学习的目标导向是否正确。尽管家长让孩子学习乐器的初衷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以及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演变成为了让孩子参加艺术类考级而学习的应试教育,这就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理念。只有学习目标正确,才能更好地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达到普及严肃音乐的目的。

2. 普通大众音乐教育

由于大众的受教育状况不同,对他们进行音乐教育,政府可考虑从大众接触最多的各类媒体入手。

(1)广告作为最传统的媒体,需要的投入少但效果显著。在市政建设的过程中,政府可在道路两侧以及广场的公益广告中进行严肃音乐背景和知识的宣传。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常接受严肃音乐的教育。

(2)主流报刊媒体可增设音乐评论专栏。当前虽然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报刊仍然是他们了解世界和身边社会的主要媒介。报刊上的音乐知识、欣赏指导以及音乐评论有助于普及严肃音乐。在德国,当一场音乐会结束后,当地的主流报纸都会对其进行评论,从而使观众在专业评论家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

(3)广播电视同样可以设置严肃音乐频道。在中国,广播和电视是大众每天都会接触到的媒体。由于专业性的严肃音乐往往不能引起普通大众主动欣赏的兴趣,可以在广播和电视的普通频道中适当穿插严肃音乐的欣赏类节目,或将其编成背景音乐,从而使大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严肃音乐。

(4)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借助手机和网页也能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例如通过铃声设置以及提供彩铃下载,手机可以使大众方便地接触严肃音乐。而专业的严肃音乐网站也可以与认知度比较高的大众网站合作,以更好地推广严肃音乐。

与此同时,严肃音乐的专业演出对于大众的音乐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一类的专业演出一般都是在音乐厅和歌剧院进行,但为了使群众易于接受,首先音乐会的票价必须平民化;其次,乐团在表演开始前应进行必要的背景讲解,从而帮助观众更好地欣赏作品,这在西方的音乐演出中都是比较常见的做法。而类似德国的音乐节,目前中国也有,如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海之春音乐节等,但多数集中在大城市,缺乏普及性,因此乐团可考虑周末在公共广场或公园内演出一些小型的室内乐作品,让群众在休闲生活中感受到严肃音乐之美。

(三)加强对于专业音乐家的培养

专业音乐家承担着宣传普及严肃音乐的神圣使命,根据承担任务的不同,专业音乐家可分为三类: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和音乐教育家,政府和社会应分别对其采取不同的鼓励措施,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顾名思义,作曲家主要负责音乐作品的创作,但他们同时也应承担曲目的改编工作。特别对一些大众难以理解的大型曲目,作曲家应对其进行改编,使听众能够逐渐理解并熟悉,进而接受完整的原始曲目,最终达到扩大严肃音乐影响的目的。有鉴于此,政府在培养作曲家时,除支持他们创作优秀的音乐作品以外,还应鼓励他们在普及严肃音乐方面多做贡献。

表演艺术家直接面对观众,他们的表演水平直接决定了观众对于严肃音乐的接受和喜爱程度。在表演艺术家的培养方面,我国近年来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培养出郎朗、李云迪、王羽佳、王健、廖昌永、魏松以及吴碧霞等一大批专业人才,并得到世界的认可。然而,对于那些缺乏知名度的表演人才以及艺术团体而言,却缺乏表演的平台和演出机会,对此,可以借鉴德国的一些做法,如圣诞节期间,德国各大剧院都会上演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这一带有童话色彩的经典芭蕾舞剧,这些舞剧很受青少年的欢迎,同时又能吸引他们学习严肃音乐。同样,政府可以组织更多的艺术团体,到基层去演出,在给音乐人才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也使群众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严肃音乐。

音乐教育家则主要负责对音乐人才的培养。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中青少年的音乐教育均需要专业的音乐教师来辅导;同时,通过各类媒体进行的大众音乐教育同样需要懂严肃音乐的专业人才来完成。但是在教育家的培养方面,我国仍处在相当落后的水平。这是因为在音乐院校中,学生往往更愿意成为万众瞩目的表演人才,却不愿做为了音乐事业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导致教育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学校应加强专业设置与课程培养方面的设计,培养出大量优秀的教育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严肃音乐的发展。

注释:

① Richard Abel Musgrave(1910—2007),20世纪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学家之一, 全球著名的现代财政学家。

② William J Baumol(1922-),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③William G. Bowen(1933-),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

④ 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的通知,文政法发〔2012〕13号,2012年5月8日。

参考文献:

[1] Stephan Schulmeistrat, Margot Wallscheid. Musical Life in Germany[M]. Bonn: Deutscher Musikrat gemeinnützige Projektgesellschaft mbH,2011.

[2] William J. Baumol, William G. Bowen. Performing Arts: The Economic Dilemma[M]. The MIT Press,1968.

[3] 张显平.浅析欧美发达国家文化资助政策[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 (3).

[4] 魏来. 关于文化经济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 理论与现代化,2012, (2).

猜你喜欢

普及资助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国弃煤的烦恼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