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氛围决定语文教学成败
2013-04-29李占强
李占强
摘 要: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优化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氛围;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力求创设悬念
灌输式教育是以往教师惯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唱独角戏,缺少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二、调整教学心态至最佳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
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
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
三、与其说教不如让学生动手
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动手操作的过程会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效果会更好。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不要轻视游戏的作用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而且小学生对游戏比较敏感。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表示: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因此,学与游戏结合,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当然,利用游戏教学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权衡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五、抛弃简单粗暴的提问方式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之一。如果我们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或对学生的提问作出生硬的回答,教师就显得缺乏亲和力,学生在情感上就会与教师拉开距离。在这种课堂氛围下,交际能力、语文素养是无法形成的,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互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2]陈惠珍,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04).
(作者单位 山东曹县安蔡楼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