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引导学生锻炼的几个注意事项

2013-04-29罗瑞霞

学周刊·下旬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锻炼引导小学体育

罗瑞霞

摘要:我们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就必须利用体育课堂去引导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对锻炼的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更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本文就教师在指导学生科学锻炼时,应注意的事项作了详解。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引导;锻炼

新世纪对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利用体育课堂去引导学生对体育的爱好、对锻炼的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生上体育课是为了参加体育锻炼,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具有结实的身体、顽强的体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讲究科学。只有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锻炼身体,才能获得预期的锻炼效果。不讲究科学策略,盲目性地凭主观热情去做,不仅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更有甚者会发生运动伤害事故。为了更好地更科学地锻炼身体,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方位全面锻炼,多层次注重实效

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的身体形态和心理机能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此时的锻炼不能只偏重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而是要科学地采用多种方法,从多方面入手,使学生的身体各部位和各种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另外,在锻炼身体时,要注意实效性。不能单凭学生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而要引导学生以身体的全面发展为锻炼的根本出发点。教师首先要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规划,把握好每一阶段与每一课堂的教学重点。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师生共同配合。体育课中可把跑跳投等基本活动与各种球类运动做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锻炼次序,我们按由易到难而安排,目的是使学生的身体各个部位与他们的运动能力等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还要注重利用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身体发展的同时,心理也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培养出身心健的人才。

二、坚持经常多锻炼,持之以恒不放弃

体育课的安排要坚持始终,不能因学生小而忽视,不能因课程紧而放弃。一周最少有二到三课时的课堂体育锻炼。教师一定从内心把锻炼身体、上好体育课当成必不可少的教学工作,不可简省,更不可懈怠。教师更要以身作责,让体育锻炼坚持经常,做到持之以恒。科学证明,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是“用进废退”的,经常从事身体锻炼的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体质强壮,这是有效锻炼带来的益处。常参加身体锻炼的学生体格棒,精力足,而那些常“宅”在家里的男生女生不是体形瘦弱就是身材偏胖,改变这种状态除了积极参与锻炼身体外,还要克服“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不能坚持长久的做法。在体育课上,我们还要肩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拼搏、敢于争先的精神品质的任务。强化意志品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非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在教师和家长的影响与教育下逐步形成。体育锻炼要坚持经常,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三、循序渐进有规划,逐步提高莫冒进

俗话说,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体育锻炼也是如此,一定要有科学的规划,不可急于求成。从低年级的简单动作练起,慢慢增加难度,使学生的体能逐渐增强,使他们的潜力慢慢开发出来。例如,低年级以兴趣为突破点,结合一些小游戏,寓教于乐地带领学生开始锻炼;到了中年级,慢慢加入竞技训练,动作难度加大,训练强度增加,加入对学生品质意志的培养;到了高年级,就可以进行一些强度相对较大的训练,或是对抗性的体育比赛。讲求科学的训练方法,不可蛮干,也不可有急躁情绪,否则只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例如,若在低年级学生中进行速度与耐力的比赛,会挫伤一部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甚至会让他们因为不能取胜而反感运动,不喜欢锻炼,所以低年级学生的体育课应更多地以吸引学生的锻炼意识,努力培养好的锻炼习惯为主。

四、因材施教分情况,有的放矢重目标

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学生的个人体质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有都有自己的强项和不足。有的学生速度快但耐力不足,有的学生柔韧性好但力量不足,有的学生灵活性好但爆发性不足。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并在锻炼方式的选择上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同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

首先,女同学与男同学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在活动中,先以性别为基准选取不同的锻炼方法,使女同学与男同学的学习内容与考查内容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女同学身体轻盈灵动,喜欢姿态优美的运动和韵律性较强的运动,如体操与健美操等,而男同学则更偏爱刚健有力的运动和竞争性的比赛,这也有利于培养男子汉气概。其次,以学生的体质为基准再分组进行,或按强中弱分三组来进行,或是按稍强和稍弱分两组进行,这样利于看到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五、出勤考评相结合,横比纵比论成绩

对学生体育锻炼后的达标考核是我们计算学生体育成绩的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的办法。我们不能以一次偶然的分数来评定学生本学期的锻炼情况,这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对于学生而言,也没有什么好处。这样的考查具有偶然性,容易带来伤害,也不能客观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锻练情况及进步水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考虑到学生基点的不同。首先要把平时的出操与体育课的出勤相结合。其次,得分情况不以一次为准,以平时的多次平均值为准。再次,综合评定时,不仅要看这个学生绝对分数,还要看看他的基点,通过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给出此生在本学期的得分。这样的考评更加体育出人文关怀与素质教育内涵。

总之,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要懂得用科学的方法去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体质,才能算是有效的锻炼。为了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我们要利用好体育课堂,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在科学锻炼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锻炼引导小学体育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分析研究
浅谈健身(健美)运动的发展与对人体的锻炼作用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