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精读
2013-04-29陈良中
陈良中
摘要:大学应当加大经典精读的教学力度,矫正通史课程重宏观的弊端。 经典精读就是在意义追问中学会思考并批判性地审视前贤之观念,追问经文蕴含的圣贤精神、民族特性和普世价值,从而使学生有依据地思考历史文化问题, 以此形成理性思辨的能力,养成问题意识和纯正阅读品味。经典中圣贤独立特行蕴含的人文精神可以转化为学生修身的思想源泉,精读经典可以涵养学生品格,培育人文精神。经典中哲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带有终极性,是我们今日解决人生问题的宝贵借鉴。经典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之观念阐释随着时代思潮在不断演进,精读经典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经典;精读;人文精神;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14506
当我们把一切都归罪于体制,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是否就可以免除负罪感?当我们过多抱怨生员素质,我们是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放弃引导?在笔者看来,教学问题的根本在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还应具有养就天下人才的思想情怀。大学教育怎样训练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这不仅是高校应当严肃反思的问题,而且是大学教师应当严肃反思的问题。怎样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应当是大学教学的生命。反思几年来的学生读书指导,笔者认为阅读经典是培养大学生原创力最为有效的途径。
一个民族的经典蕴藏着本民族的文化形态、思维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历代学者往往在经典解读中寻求解决时代问题的智慧,经典因此与时代精神互动互渗,成为解剖一个民族文化特质、流变的标本。经典精读就是要读透一本书,一切从源头做起,这种阅读不仅是训诂的考索,更重要的是意义的追问,在意义追问中学会思考前贤之观念、价值,并批判性地审视这些观念、价值,以此形成理性思辨的能力,进而涵养人生的深度与广度。精读经典之于读书有多种用途,精读经典可以锤炼耐性,让虚浮的心逐渐走向沉静。一万余字的《论语》,学生要用心读完绝非易事,读完《论语》之后学生就可以明白“打倒孔家店”的偏激和谬误,从而学会对历史文化及现实有依据地思考,此其一。经典中哲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带有终极性,涉及人类之终极关怀,庄子《逍遥游》对于个体自由的探讨、对人异化的追问,《尚书》对于圣贤政治模式的建构,宋明理学家对天道人性的论议,这些问题是我们今天解决人生问题的宝贵借鉴,此其二。“学问在变化气质”,《大学》之“三纲领”、“八条目”指示着个体完善的可能路径,阅读经典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就可能转化为现实修身的重要思想源泉,进而建构时代的价值体系,此其三。经典的接受史贯穿了一个民族的始终,经典之观念随着时代思潮在不断演进,两汉之阴阳五行、谶纬学说对经典的阐释、六朝之玄学、宋明之理学、现当代之西学无不浸润在经典的阐释之中,精读经典就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此其四。经典精读就是让学生学会对第一手资料的阅读思考,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来,学会借鉴先贤智慧,转识成智,明了“认识你自己”的学习的根本目的。
一、经典精读与学习方法养成
今日大学被大量通史课占据,通史课程对于了解一门学科的历史是重要的,但仅有此类课程,学生最终学到的只是皮毛知识,多经不住追问。比如中国古代漫长的文学史,由于课时的局限只有重要文集、大家作品稍微多讲几篇,很多都只能是对文学史的简略介绍。学生未通读原典,根本形不成完整印象,其结果必然是学生背讲义挣学分,对于知识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根本了解。目前中国很多大学生本科毕业后对本专业依然没有完整的了解,更不用说对本专业某一领域有所专研。经典精读的目的就在于矫正目前教学中宏大叙述带来的深重弊端,以同情的了解心态去重建经典精神,去发掘经典中蕴含的普世价值,真正把知识与人生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育。比如读《论语》汇集孔子及弟子论教学之语录,去思考伟大教育家如何论教学及其在今天的意义,读汇集孔子对圣人、仁人、君子、小人论述之语录,明了孔子为中华民族设定的理想人格,读汇集孔子论政治之语录,把握儒家德主刑辅的治政观念。当儒家对文明积淀充满承继和发扬的热情时,道家则对个体自由和文明导致的异化具有的深刻警惕,读老、庄之书可以警惕制度文明对人性的压制。五四以来,儒家遭受了最猛烈的抨击,多数人对儒家倡导的道德自律缺乏信任,更相信制度监管。一旦把这个问题放到人类文明演进的脉络中,儒家道德自律的价值就会彰显出来,苏格拉底与时人所讨论最多的、摩西十戒所指示的都关乎道德问题。儒家对个体道德的重视无疑是人类人文精神确立的关键,是人类本质特性的确立。
经典精读是围绕问题展开的读书,比如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学”、“时”、“习”、“说”等关键词的追问,能引领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避免了通史类课程大而化之的知识介绍。其次是教会学生围绕问题收集资料并解决问题,对于孔子如何论学,学生汇集《论语》中论学语录后便会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孔子所谓学在内容、方法、目标上与今日所谓學有巨大的差异。大学教学的知识主义倾向使人文精神失落,知识成为异己力量并强迫人去接受它,为学分、为工作等成为外在目的。孔子“为己之学”直接关注的是人本身,接受先贤的文明成果,是为更好地成就自己,了解宇宙人生。当然,儒家知识分子有移风易俗的治化情怀,但儒家强调德在位先,以德范位,对于利(权势和金钱)有高度警惕,因为利可以使人丧失基本的人文情怀而沦为恶魔。孔子学而时习之之“说”是自我实现之悦,是对自我价值的确认与自信,是对自我德性的尊重与珍视。学习成为儒家改造个体和世界的基本方式,后世儒者无不把持这一教化之地。贯通儒家思想来看,其后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人生至乐,荀子以《劝学》开章明义,程朱集成《四书》以《大学》为首,这些无不揭示了儒家对“学”重视的传统。学的精神性关照是今日大学教育尤其应当重视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任何一门学问都有局限,孔子对于知识本身的局限是有深刻警醒的,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道家则对文明带来的人类异化有更深刻的体察,《老子》倡“绝学无忧”对知识导致的人性异化有深刻的警惕,《庄子》“轮扁斫轮”的寓言深刻揭示了只关注书本知识将背离圣贤精神这一现象的本质。在道家的思想参照系下,学生会辩证思考儒家观念的利弊,认识到一家思想的有限性和边界,由此养成理性思辨能力,对任何观念形态的专制都保持警醒,认识价值多元取向的合理性,理解人类生活样式的多样性、自由选择的丰富性与异质性,避免陷入独断的陷阱。
对一个问题历史情境的追述,尽可能揭示阅读可能的深度和广度,这种追问一般涉及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思想家个人思想世界的追问,汇集其所有的著述,寻求可能合理的答案。比如要了解孔子思想,《论语》是第一手资料,其次是散见于典籍和出土文献中记载孔子言行的类《论语》文献。第二层次是在时代背景下,结合他家思想参照思考,明辨其利弊。比如从法家的刻薄寡恩可见儒家的人文情怀,从道家的逍遥可见儒家礼制可能导致的人性异化。第三层次是放到民族思想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去追问,以探寻一种思想对民族精神建构的意义。比如儒家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孟子重仁,荀子重礼,各得孔子之一偏。汉儒则糅合儒道墨法阴阳诸家为一炉,六朝道家思想渐入儒家典籍阐释,宋明理学则融儒释道而思想一新,近现代新儒家则多在西学文化背景下重释经典。在历史的长河中,儒学随着时代思潮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第四层次是在世界文化的宏观背景下考察,以寻求民族思想的独特性品格,由此确认民族认同。比如孔子对道德自律的追求无疑确立了民族的精神品质,而苏格拉底所关注的也是道德问题。古希腊对于本体天道的追问无疑养就了西人重理性思辨的气质,儒家黜玄想、贬空谈则更多关注人事法则。引导学生对于经典中圣贤所思考的问题进行多层次、多向度的追问,对于养成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具有巨大意义。
精读经典,发掘问题,再围绕发掘出的问题汇集相关材料进行有效解读,促使学生真切理解真正意义的读书与背讲义挣学分是有天渊之别的。通过圣贤对宇宙人生问题的思考点燃我们思维的火花,去体悟宇宙人生之道,从而恢弘气度,变化气质。经典的精读是引导学生养成纯正的读书品味,学会理性思考的根本途径。“读透一本书”便学会读一切书,经典精读既知识的,也是方法的,更是精神的。
二、经典阅读与人格养成
经典阅读乃修身之具,可以“变化气质”。朱子云:“圣贤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谓求道力行)。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拔出心肝与他去做。”[1]284经典承载着圣贤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具有普世价值,是后世学人处身立世的精神资源。当我们阅读《尚书》时,不仅可以了解数千年前民族的历史,而且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治政观念。“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修养道德之于个人身心的安顿;“骄淫矜夸,将有恶终”,放纵欲望之于家国的可怕后果;“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道德修养之终身性。这些对于我们今天个人道德的完善仍起着巨大的警示作用。《尚书》首倡敬、诚、德、义、孝、友等中华民族的道德术语,千百年来一直规范着华夏民族个体的行为,指引着个体成圣成贤的方向。
今以《论语》首章为例,怎样通过有意义的追问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读到这里,我们必然追问孔子为何而悦?在今日要让学生乐学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孔子之悦来自学习,我们就会继续追问孔子所学为何?这里蕴含一种什么精神?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何种启示?在一系列的追问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而逐渐切近圣贤精神并涵养自我。王肃曰:“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怿也。”[2]所悦乃在不废学业。皇侃云:“悦者怀抱欣畅之谓也。言知学已为可欣,又能修习不废,是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弥重为可悦,故云不亦悦乎,如问之然也。”[2]知学可欣,修习不废为可悦。以学为可乐之事,在今日知识主义的教学风尚中很难得到认同。追问至此,我们就需要知晓古人所学为何?皇侃疏解可以很好解答此一问题,云:“此段明学者少时法也,谓为学者。《白虎通》云:‘学,觉也,悟也。言用先王之道导人情性,使自觉悟而去非取是,积成君子之德也。”[2]也就是说,学习是成就君子之德的手段,学习是增进智慧、觉解人生的活动,与我们个体生命息息相关,这样的活动必然会涵育学者的精神世界,让人有一种充实之美。那么,这一解说有多大合理性?有多少切近孔子思想本身?我们在《论语》中能否找到内证?我们一同來看孔子是怎样认识学习的。孔子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学习不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是勉其所不足,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孔子所谓学是以求道为宗旨的,所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述而》)。学习的终极目的是悟道。哀公问弟子谁好学,孔子的回答很好地阐释了他对好学的看法,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好学表现为不迁怒,不犯重复的错误,目的是为人生的,孔子“六言六蔽”之说对此可以有很好的解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季氏》)“六言”指六种美德,然好之而不学以明其理,则各有所蔽,好仁亦被人欺骗,好聪明则易失操守,好信用则易害人害物,好直则易流于讥刺,好勇则易流于贼乱,好刚则易流于狂妄。学习有助于矫正性格之缺陷,作为对道的追求,孔子称之为“为己之学”,他感叹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程颐解释此句云:“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3]155。“为己之学”就是要养成主体的独立价值,而不是在纷繁的外在世界中丧失自我。我想这样自足(指完善自我)之乐的学习应当是快乐的,至少满足了作为精神性动物的人的高级需求。这一点正是今日大学教育的短板,当代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功利化倾向失去了对人生价值的追问,人文教育的缺失,使知识丧失了为人生的目的,知识学习成为外在于人本身的活动,人沦为知识的奴隶而致使学生对知识失去了应有的兴趣。由于对知识之于人生的意义缺乏应有的理解,大学生失去知识学习的兴趣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之痛。只有在教学中确认了人文知识之人生取向,知识成为解决人生问题的智慧才具有了真实的意义。
我们再看何谓“时”?是否就是“时常”、“常常”之义,亦或包含孔子更深的思考。皇侃《论语义疏》以为“凡学有三时。一是就人身中为时,二就年中为时,三就日中为时也”[4]。“就人身中为时”指人一生之学习“择时为先,长则捍格,幼则迷昏”,年纪太小则不晓事,年纪过大则难约束。《学记》所谓“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就日中为时”指日日修习,日夜无替,不暂废学业。“就年中为时”指四季与学习内容的安排,所谓“春夏学《诗》、《乐》,秋冬学《书》、《礼》”。皇氏就身中、日中论学而言则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这里包含着终身学习的观念,结合孔子为己之学的宗旨,也即是说个体的完善是终其一生的问题。正如孔子自述所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走向个体的完善要求人一生都要汲汲追求而无丝毫懈怠。
我们再看“习”之内涵,王肃以为“诵习”,朱子云:“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3]47学者今日多翻译为复习、温习,此仅其一义;“习”更多包含自得之实,也就是把纯粹知识转化为一种行动能力,把书中之道转化为人生之道,让知识成为行事之指南,类似今日所谓的“实践”,学习成为建构主体价值的有意义活动。这正如孔子所谓“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在孔子看来,能全部背诵《诗经》篇章,但不能在政治环境中“赋诗言志”(春秋时期在重大政治场合往往赋《诗》以表达思想),这样的知识是无意义的,知识必须转化为现实行为,成为一种精神,才获得其实存。
再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个体不被他人、社会所了解、接受,却能从容悠游,这是君子之德,是对自我价值的坚信和执守。程颐云:“及人而乐者顺而易,不知而不愠者逆而难,故惟成德者能之”,“非乐不足以语君子”[3]47。在孔子的思想世界里,学习首要的是完善自身,是确立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学习的意义不在受知于人而被人所用的外在目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作为“为己”之学,德性的确认和获得才是君子追求的目标,治世救人是“德性”成就的自然结果。孔子自述云:“饭蔬食而饮水,曲肱而卧,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而不被物欲驱遣,这应当是道德自足之人的处世法则。
“学而时习之”至“人不知而不愠”,就是通过学习而改造完善自我的历程。学以成圣是儒家的第一要义,儒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根源就在于把持了教化之地。正统的儒者无一不是以学习为人生的起点,《大学》作为近世社会以来的士人修身之阶,格物致知而至诚意正心,其核心指向修身,揭示了知识学习的人生取向。无疑,经典包含着普世价值,阅读经典挖掘经典精神是取法先贤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意义下,读经已不是纯粹的知性活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体验,要读者超越文字以体验直达圣贤本心,使其虽距千年而如晤一室。朱子提倡“学者大要立志,才学便要做圣人”[1]281,读经是完善个体人格的修养活动,是认识自我本性的途径。朱子所谓“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1]337。通过对经典的阅读、训释而把握圣贤精神,引导学生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最后入圣贤之境而完善自我。
对于大学生耳熟能详的《学而》第一章的有意义的追问,向学生揭示了一个深邃的思维空间,把简单的字词训诂转化为对人生趋向的追问,知识成为修身之价值指导,可以点亮学生智慧的双眼。
三、经典阅读与民族文化传承
读《论语》而明人之社会担当,读《孟子》而养就浩然之气,读《三礼》而明礼乐文明对民族人文化成之重要意义,读《尚书》、《左传》而明传统德政观念之演进,读《周易》而睹宇宙大化之乾健不息。儒家把人的修养作为进入社会的起点,个体的完善是社会完善的基础。在个体完善的过程中,学习借鉴已有的文化积淀是必由之路。但作为社会人,个体的价值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得到确认,也即是人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因而完善的个体就必然肩负教化的责任。这就是孔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思想情怀。何为“朋来之乐”?程颐认为:“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3]47明学业稍成,能招朋聚友,此乃《学记》“论学取友”小成之事。以善及人涉及儒家化成天下的理想,儒家士人以优入圣域为人生宗旨,然成己成物、内圣外王一体无间,道德之成,自将熏染他人,移风易俗。《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远来之朋一为论道正说,同气相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在切磋互进。友朋是个体成长的借镜,是自我调适的必要手段。孔子于论学取友有极严的标准,“毋友不如己者”,交友取向上原则,与比自己强的人交流可以不断鞭策自己前进,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必然路径。周公旦所谓“不如吾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5],正是“毋友不如己者”的明证。《韩诗外传》云:“夫高比所以广德也,下比所以狭行也。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6]友朋聚面,切磋道义,取长补短,此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之事,双方在思想的碰撞中借鉴补充,相互完善。以利交者不在所论之列,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亮,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便佞,友善柔,损矣。”(《季氏》)朋友在孔子的世界里是个体完善的凭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在他者之借镜中完善自我,个体行为与类本体的整体价值趋向完美融合,一个通过个体身修而达至天下齐的和谐社会就能得以实现。
阅读经典,体悟经典,不是要我们刻意模仿古人,而是要从圣贤那里去获取他们如何处理人生困境的智慧,去捕捉先贤对人生意义价值的探索,以涵育当下生存之智慧。比如《论语·乡党》记载了孔子许多日常行为,如果读者只关注孔子在做什么显然毫无意义,如果你关注孔子在不同场合如何行事,这无疑对我们如何立身处世是具有典范意义的,所谓日用常行无非修道达德之方,由此而趋于人格完善,进而一个个完善的个体便可构成一个完善的群体,个体向善是群体向善的基础,理想的社会就可能得以实现。作为治世经典之《尚书》,蕴藏着“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以德范位的德政诉求,统治者的道德修养是教化之源,直接示范和规范着社会道德,这对于今日行政者之私德规范无疑具有重要价值。《尚书》之“虞廷庚歌”、“野无遗贤,万邦咸宁” 君圣臣贤的大同圣治理想是今日理想社会建构的宝贵资源。儒家经典中蕴含的对个人道德的高度关注,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致治路径,千百年来一直规范、引导着中华民族的政治观念和政治实践,由个体的完善导致群体的完善。这些思想在今天,对于支撑和拓展一个大国的形象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尚书》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典,对中国的政治观念、社会理想、道德规范、哲学思想以及学术文章起着奠基作用和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尚书》传承着中华民族的道统、政统和学统,无疑是建设当代核心价值观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源泉。《尚书》是传世典籍中最为古老的历史文献,记载着从尧舜禹时代到商周时代的军国大事,承载着中国悠久的上古文明,昭示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的辉煌。《仪礼》、《礼记》对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以及对礼义的深刻阐释,对于奠定民族的人文精神起着重大作用。今日时代精神的重建不仅需要法制法规,更需要对日用常行的规范,剔除礼学之等级观念,使个体言行符合大众社会,这是礼学之核心,这种精神今日犹有深远意义。《诗经》“诗象”孕育了民族重具象、重体悟的审美观念。千百年来的经典教学,使经典之精神融入我们民族灵魂之中,形成了民族气质和精神。阅读经典、发掘经典无疑就是执守民族特性的重要途径。
西学大潮流逐渐危及到汉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社会对于良好道德的企慕。鸦片战争以来,我们民族在追求独立富强的道路上曾陷入文化虚无主义,儒学核心之经学成为了封建文化的代名词,成为反动学术的代表,经学研究陷入了艰难而尴尬的境地。改革开放以来,当我们民族逐渐走向富强,我们开始关注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生存的意义,文化对于民族的认同价值,我们开始充满自信和自豪地研究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的,而且是文化的。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基因,丢掉自己的文化就是失去自己的民族性。在大力推进民族复兴的今天,作为传统文化核心元素的儒学应当受到高度重视,深入的经典研读必然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经典之学、核心之经学曾经作为传统学术的核心,对建构华夏民族的精神起着中坚作用,对于民族认同、民族凝聚、帝国时代人才的培养、帝国之治政观念和政治实践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五四”以来的反传统思潮导致经学失去了研究的合法性,经学研究是落寞的。面對现代价值失落的焦灼,要重建当代核心价值观念,推进民族伟大复兴,经典作为承载民族精神的载体必须被重新开掘和阐释。
经典精读对于大学生学习方法和品位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养成有依据地思考文化问题、避免意识形态过度介入的简单化的学习习惯。同时,先贤之社会人生思考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之涵育、人格之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奠基意义。而学习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经典是传承传统文化、建构当下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家园的重要思想源泉。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M]//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第1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3.
[3]朱熹.四书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刘宝楠.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0:3.
[5]吕不韦.吕氏春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967968.
[6]韩婴.韩诗外传集释[M].许维遹,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