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3-04-29王亚楠

关键词:自然观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

王亚楠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阐明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其核心是人在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时,如何达到一种和谐、均衡的状态。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活动导致了其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引发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急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引导科学的生产实践活动。要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并继承和发扬,从构建社会文化、尊重生态多样、坚持科学发展以及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能够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引导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文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A81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01504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持续提高,人类影响自然的心理不断变化,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作为自然界的回应,一系列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生态危机,重新回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已迫在眉睫。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上,又进一步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其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强调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布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时期,要更加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内涵、价值、意义并且继承和发扬,这为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辩证统一

辩证统一思想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始终,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许多具有深刻内涵的思想精髓。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如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研究成果便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交往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以此为前提,所以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对其加以认识和理解。

第一,人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出现是自然进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自然依照其规律演化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之子。马克思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说过:“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所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马克思还认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1]由此可以得出,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不是纯粹的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而是休戚相关、互利共生的有机整体[2]。

第二,人依赖于自然,靠自然生存发展。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来源于自然,不依赖自然,人只有走向灭亡。自然界对于人类的满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质需求的满足,另一方面是精神需求的满足。就像马克思所说:“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而人比动物越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从理论上讲,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對象,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是人类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粮食。”所以,人类对于自然的依赖首先是保证生存的物质生活的满足,生存的需求满足之后,人就追求精神生活,而精神需求的对象又来源于自然。人类低等和高等生活都来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当前我国提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其本质就是对人与自然依赖关系的一种新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如何依赖自然。

第三,人与自然相互对立,相互影响。人类活动形式多种多样,除了人类自身,自然界也是人类活动作用的对象之一。就相互作用来讲,人与自然又是一种相互对立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并不是动物似的服从关系,人类可以通过对进入其活动范围的自然物质的分析,发现自然界的规律性,从而达到自然为人类所用的支配目的[3]。所以,人类在其与自然的关系中是具有能动性的,可以将自己的意志通过实践活动强加于自然,改变自然,使自然为自己服务。另一方面,自然界也绝不是被动地接受人类的支配和影响。恩格斯说:“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人利用自然的程度使人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人类每一次伤害自然的活动,在自然界都留下了痕迹,同时也埋下了隐患,而且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界必会还以颜色。现在人类已经多次领教了自然界对人类报复行动的可怕力量。

二、人与自然的联系纽带——生产实践

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可分为三种:一是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二是变革社会的实践;三是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其中,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因为它提供了其他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正是生产实践活动将人与自然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实践的,是在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自然观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克思的分析得出结论:费尔巴哈的人本自然观,把自然与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割裂开来,是一种作为感性直观对象的抽象的自然界。马克思认为:“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4]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是以时间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把握属人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5]。生产实践是人类能动地作用于自然从而获取资源进行物质的转化以满足自身需求,这就产生了各种转化关系。人与自然本身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之下,又产生的各种转化关系使人与自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切联系的纽带实质上就是生产实践,因为相对于自然界,人是具有能动性的,而人的能动性是借助生产实践活动得以体现,所以人与自然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和谐的还是充满矛盾的,取决于生产实践的方式。人类生产实践的划分方式有多种,以其是否遵循自然规律可划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遵循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方式。这种生产实践方式是科学的,是可持续的,根据历史发展维度,其又可分为两类。一是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人类的生产实践以农业、手工业为主,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较弱,能力弱相应地对自然影响的范围和深度就是相当有限的,对自然资源的索取维持在较低水平,自然资源的再生速度要大于其消耗速度,所以生态系统是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从自然获取维持生命的资源的同时,享受着碧水、蓝天,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状态。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发展到相对高的水平,但是人的生态意识比较强,生产实践仍然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较高的科技水平开发自然的同时也在保护自然,注意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不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资源,不讲求限度,讲究的是再生、均衡,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进入了一种高层次的文明,即生态文明,知道节制自身的欲望,爱护自然,追求的是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高品质。

第二种是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方式。马克思曾严厉地告诫世人:“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18世纪以来,随着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生产力水平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范围和深度都空前加大。在征服自然取得的巨大利益面前,在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人类迷失了自我,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对自然一味地索取。同时,自然界被迅速地破坏着,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工业废物的任意排放、稀有资源的无度开采,这就是生产力水平较高情况下不科学的生产实践方式。在这种生产实践方式活动中,人类忽视了自然界本身的规律,忽视了自身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这种无视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方式,这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野蛮行为,恩格斯早就有了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得到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7]

三、人与自然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现状

长时间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方式,累积了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严重的生态危机正将征服自然的恶果逐渐显现。近年来,各种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生态失衡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人类正品尝着自己种下的恶果,承受着自然界对其无情的报复。关于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统计数据有力地说明了这一切:2003年,全球有超过5万人被地震、洪水、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夺去生命;2004年,全球发生自然灾害366件,死亡人数约32万人;2006年,据联合国统计,在这一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中,包括266次洪水、66次风暴和30次极端气温灾害,平均每天至少一场天灾,2万多人死亡;2007年是气候变化异常年,由气候异常引起的暴雨、洪水、山体滑坡夺去了上万人的生命,上千万人流离失所;2008年,全球自然灾害统计报告表明,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分别为2000年至2007年平均值的3倍和2倍,全球共发生321次较大自然灾害,造成近23.6万人死亡,受灾人数达2.11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 810亿美元,其中纳吉斯热带风暴在缅甸导致的死亡和失踪人数高达138 366人,是当年造成生命损失最严重的一年,其次是发生在中国的汶川特大地震,夺去了8万多人的生命;2009年以来,与气候有关的自然灾害正稳步上升,空气污染、酸雨、沙尘暴等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屡见不鲜。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令人感受到人类生命是何等脆弱,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又是多么的渺小,可见重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迫在眉睫。

(二)生态文明建设要践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注定了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而人具有能动性,和谐发展的成败取决于人类能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能否践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人类文明史上书写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由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党的十八大进行具体论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多达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这说明我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从整体上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培育生态文明的社会文化。公众认同的观念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基础,而观念的变革又是一系列社会变革的先导。所以要转变公众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陈旧观念,变征服、改造自然观念为善待、保护自然[8]。要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新理念,通过多种媒体渠道的宣传、环保设施建设的投入等让大众真切感受到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标志着人类进步的新文明,代表着新的生存和发展方式,要让人们明白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合力共建生态文明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全社会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凝聚全社会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伟大胜利。

第二,尊重生态系统的多样存在。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生态文明建设的导向就是要尊重多样存在,尊重多样存在的含义有两个:一是要尊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破坏,动物栖息地的丧失,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生物的比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在工业社会以前,鸟类平均每300年灭绝一种,兽类平均每8 000年灭绝一种,但是自工业社会以来,地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出自然灭绝率的1 000倍。全世界八分之一的植物、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九分之一的鸟类、五分之一的爬行动物、四分之一的两栖动物、三分之一的鱼类等都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决定了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稳定性。所以,对于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要保持一种敬畏的心理,不能再为满足私欲而大肆捕杀动物、破坏植物,导致生态多样性锐减。二是要尊重不同生态环境下人类社会的多样性。不同地区的不同生态环境决定了当地社会发展的具体形态,这种多样的社会存在形态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是人类适应自然的必然结果。在现代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迷失了方向,一味追求高楼大厦,追求高科技的运用。社会建设者应该认识到,要尊重不同社会存在的多样性,不能所有地方都千篇一律,否则不仅会丧失特色,还会丧失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910]。应根据城市具体的生态环境来进行规划,比如千年生态古城和现代化大都市:古城中的人们守护着千年的古城文化,维持着原始的生态环境,放弃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保住了青山绿水,这是它的生态之路;现代都市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建起了高楼大厦,虽无青山绿水但得到了都市现代化的灯红酒绿,这是它的现代化之路。所以应当尊重不同地域存在和发展的形态,关键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三,转变生产实践方式,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纽带的生产实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违背自然规律的生产实践方式已经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彻底的反省之后应该是彻底的改变。生产实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经济发展方式,所以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为了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时期的具体发展,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这标志着我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创新,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讲究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其中的重要一条就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均衡,不能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追求高产值。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坚持资源的开发与节约并举,并把节约放在首位,同时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

第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具体的落实需要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保障。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首先,改良政绩考核机制,重建科學政绩观。将环境保护、绿色生态政绩纳入考核范围,并作为官员升迁的重要依据,以牺牲环境、破坏自然为代价的“政绩”应被剔除,并且作为批评的对象,以此激励各地官员积极进行生态保护、自然修复,改变错误的政绩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政绩观。其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继续推行环境资源有偿使用、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等科学的制度措施。对于毁坏自然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违法行为要予以严惩。最后,政府、市场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在当前讲究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要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将政府宏观调控、市场资源配置和民间组织、社会大众联合起来,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

[2]史方倩.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J].理论月刊,2011(1):23.

[3]宋仲夏.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0(4上):274.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16.

[5]倪志安,王培培.马克思实践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8]张学中,何汉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态化发展路径建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11.

[9]罗文东.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

[10]戴红美.生态城市:城市发展新范式的目标选择[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489.

猜你喜欢

自然观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浅谈园林艺术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