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中国梦
2013-04-29梁小军
梁小军
摘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和凝聚中国力量,都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方面在话语体系上要实现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意识形态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换,在路径上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使马克思主义由抽象深奥到通俗易懂,由少数人掌握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了解、内心认同和自觉运用,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关键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C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編号:16738268(2013)060010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我们党再次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艰巨任务向全党明确。笔者在总结近年来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探讨如何更加深入有效地推进这项战略任务,这对于实现中国梦而凝心聚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内涵解读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特指,一种是泛指。从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提出这一命题的直接语境来看,它首先是一种特指的涵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该理论体系的大众化就是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此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有泛指涵义,泛指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而没有沿用党的十七大报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述。可见,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解为“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为准确。因此,本文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在当代中国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一方面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大众化,要求在当代中国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和普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尤其是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是当前的重点内容和重要任务,但同时也不能忽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其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大众化,不能将这些内容割裂开来。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内涵,他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时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还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
可见,中国梦是民族梦和人民梦的统一。中国梦的首要内涵就是指国家梦、民族梦,要解决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其次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依靠,因此,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以实现民生梦为重点。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质上来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在今天的中国,坚持中国梦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努力去实现中国梦。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用三个“必须”勾画了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而无论是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还是凝聚中国力量,都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推进。
首先,走中国道路,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才能筑牢实现中国梦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只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极宣传普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树立和巩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使人民群众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其次,弘扬中国精神,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1]弘扬中国精神,要敢于奏响主旋律,高唱正气歌,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建设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精神力量层面上来说,就是要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内核,指引着实现中国梦的正确方向。实现中国梦要求在中国大地上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兑现于人及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后,凝聚中国力量,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1]实现中国梦需要凝聚党心民意,依靠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断地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的必然要求。1944年8月12日,毛泽东在修改一篇文章时说:“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成功地解决了把毛泽东思想大众化的问题,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成为团结奋斗、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思想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顺利实现了邓小平规划的“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过了坚实的十年,中国梦的实现已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只有自觉认同、接受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加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只有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使全体人民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同时,当前社会意识多样化趋势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一些群众对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果不广泛有力地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和凝聚广大群众,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会被动摇,而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支撑的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必定被动摇。只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巩固理论在人民群众中的基础,才能使人民坚定政治立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从而巩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4]。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实现中国梦凝心聚力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经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5]9这深刻地阐述了理论和实践、理论和群众的关系。理论只有与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相结合,为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必须和群众实践相结合,为群众掌握并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才能转化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强大物质力量。为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着力于实现话语体系的转换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回归[6]。
(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传播话语转换
习近平任职地方时曾总结某些官员的“不会说话”问题:“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7]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没有随形势变化而相应转变,在话语上采用的是宏大叙事的结构,导致大众感觉自己处于被教育、被改造的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绩效,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流于形式和口号,出现了“政治热大众冷”的局面。因此,要改善这一状况,有赖于传播话语的转换。
其一,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转换。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不仅要靠理论本身的真理性和科学性,还有赖于传播话语的可接受性,也就是把抽象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叙事话语形式,把学术文本话语转化成大众通俗话语等。“通俗化的要求是要‘通,也要‘俗。‘通,就是要求情与理通达,言与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俗不是低俗和庸俗,也不是浅薄,打真理的折扣。打过折扣的真理可能就不再是真理。‘俗是要求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应善于用大众常见的、熟悉的、喜欢的、便于接受的方式解释、言说马克思主义。通俗化的目的是减少人们接受理论的形式障碍,强调理论的吸引力,让大众产生对理论的亲近感。”[8]为此,可以将抽象理论转化成文学、歌谣等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以引起受众的兴趣;编辑马克思主义普及读物要融思想的力量于生动叙述的优秀通俗理论作品中,使马克思主义宏大叙事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关联。
其二,意识形态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把意识形态话语转换成群众日常生活话语。但要避免游離于普通民众生活视域空谈世事和寻章摘句的枯燥说教,要避免大众感觉不到理论对于自己的实际意义而敬而远之。因此要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对于人民大众生活的意义及价值,彰显其人文关怀。在大众化的内容层面上,要重视从基本原理的层面转向大众日常生活层面当中存在的问题的理论思考,思想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和贴近生活,坚持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这就要求理论传播要运用群众话语,与群众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能否把理论讲得让群众“能接受”,既是一种方法,又是一种话风,更是一种作风,不但要在语言上接近群众,更要考察群众言论和需要,做到理论在内容及形式上都贴近群众实际生活,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得以可能。
此外,话语的转换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合理的传播话语转换要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为前提,而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摒弃,要避免庸俗化。其次,要正确对待历史上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已经融入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并成为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话语方式和思想体系。如果抛弃现代马克思主义传统,就会导致思想观念混乱、断裂和失语现象。最后,科学把握话语转换的界限。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必然具有排他性、批判性的特点,其政治性话语不可能完全大众化,要突出阶级统治功能、阶级地位象征和阶级利益诉求,否则就丧失了自己的“身份特征”;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不可能完全大众化,应该保持其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学术特点,要尽力发掘自身的学术性资源并不断扩大自身的学术包容性。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回归
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绝不仅限于话语层面,而是要真正地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层面,去改变大众的日常生活价值和意义、生活方式、行为态度。因此,回归日常生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归宿。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会有宗派主义了。”[9]所以说,只有让马克思主义回归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改变当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意义受到了来自大众现实社会生活层面否定的遭遇。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回归,除了实现上面所说的话语体系转换,更重要的是实现问题的转换和原有认知模式的转换。
首先,问题转换。马克思说:“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5]73这说明“生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基础地位。因此,问题的转换就是要增加马克思主义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世界的关注,使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从一般的原理层面转向对当下大众生活世界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进行探讨和理论思考,从而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意义。当前,中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不断累积和诱发各种影响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的不良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一方面,西方的意识形态通过各种途径渗透侵蚀人们的头脑;另一方面,改革发展和转型进程中长期积累的大量生活矛盾、民生问题和党的自身建设问题,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大幅度下滑。特别是那些背负改革代价和转型过程中利益受损的弱势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很可能利益矛盾的积累会成为引发政治不稳定的隐患。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意识形态的“宝座”,进入到日常生活世界中,解决与人们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各种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他们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从而产生彻底的理论信仰。只有人民群众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为群众所掌握,才能使人民群众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才能转化为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强大物质力量。
其次,既定认知模式转变。通过长期反复的单向度“灌输式”的宣传和教育,大众头脑中已基本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模式有以下特点:一是从知识性认知来看,是以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苏联教科书体系作为知识内容;二是从功能性认知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国家意识形态,具有思想统领和政治统治功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的是社会稳定和社会团结;三是从情感性认知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复杂抽象的、高高在上的、与自己日常生活无关的符号。因此,改变大众头脑中既有的认知结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为艰巨的任务。这个转变就是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大众头脑中对马克思主义既有的认知模式才可能改变。因此,要增加马克思主义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在场,增加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能够为大众认知日常生活提供模式,个人能够从中获得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只有转变这种认知模式,我们才能期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实现,才能期望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大众的日常生活。
总之,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要坚持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既要着眼于话语体系的转换,在语言文字上接近群众,感情上与群众打成一片,更要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世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回归,从而保证理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才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为实现中国梦筑牢思想基础和提供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J].党建,2013(4):45.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3]陈晋.读毛泽东札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58.
[4]张渝政,唐廷英.从制度学视野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制建设[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72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彭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唯物主义[J].常州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11(4):710.
[7]习近平.要群众信任,决不仅仅靠权力[N].人民日报,20050530(10).
[8]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3):17.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