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语言的几点限定
2013-04-29张苹查中林
张苹 查中林
摘要:近些年来,网络语言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概念模糊不清的现象,影响了网络语言的研究方向。立足于語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重新界定。根据对网络语言内涵与外延的阐释,将网络语言的定义内容由狭义的网络会话用语扩展为应包括网络编程语言和网络专业术语在内的广义网络语言。对狭义网络语言的语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了严格的分析:确定数字词、字母词、混合体词、记音词为形式方面的典型网络语汇,旧词新义词、表明新事物的词为内容方面的典型网络语汇,着重分析了语汇的来源;将不是语言的网络表情符号排除在网络语言之外。
关键词:网络语言;界定;定义;语汇;表情符号
中图分类号:H1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6012804
网络语言特指“中国网络语言”,本文皆称“网络语言”。是汉语一个年轻的语言变体,但作为话题来研究已不显年轻[1]。近些年来,网络语言研究成果显著,不仅表现为网络语言相关论文发表的数量多(据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相关文献,仅2012年就有143篇,2013年上半年有47篇),而且表现为研究的内容不断拓展,研究方法有所改进,研究群体也日益多样化。但对已发表的相关文章进行研究,发现网络语言的概念已经渐渐模糊了,因此有必要对“网络语言”进行重新限定。本文主要从网络语言的定义、语词和符号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网络语言定义
在中国,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平台得以诞生。由此也诞生了一系列与网络技术有关的术语,他们包括与网络有关的电子技术术语或计算机编程语言,以及网络专业术语。网络编程语言如“asp”、“.net”、“php”、“jsp”等,网络专业术语如域名、局域网、网桥、桥接器等,这些语言与网络技术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称之为前期网络语言。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诞生了网络公共平台与网络会话平台。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富有新奇特征的网络生活语言的诞生,如电子公共主页上的“梨花体”、“官二代”、“啃老族”等,会话平台上产生的如“亲”、“坑爹”、“元方,你怎么看”等个性化十足的网络语言。这些继前期网络语言之后诞生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我们称之为后期网络语言。我们通常将前期与后期网络语言的总和称之为广义网络语言,将后期网络生活语言定义为狭义网络语言。
现在,无论是人们所说的、所研究的还是所定义的“网络语言”通常是指狭义网络语言。但作为研究的内容,如果我们不对网络语言进行广义与狭义的有效限定,就会有失严谨。对于网络语言的定义,如果不把前期网络语言纳入其中,那便是知识的错误了,因为广义网络语言与狭义网络语言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一,广义网络语言与狭义网络语言相互区别,各自发展。从内容来说,广义网络语言包括网络专业术语与网络生活用语,而狭义的网络语言专指网络生活用语;从使用的对象来说,广义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包括做网络的专业人士与享受网络资源的网民,狭义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却只指那些发布网络消息与在网络会话平台上进行交流的网民;从功能上来看,广义网络语言不仅能使网民感受到有新鲜的血液注入到语言中,而且还会让网民对网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其对网络的认知度,这种作用是由广义网络语言中的网络专业术语决定的,而狭义网络语言只会让网民感受到网络新词新语的新奇与应接不暇。
第二,广义网络语言与狭义网络语言相互促进,互相丰富。广义网络语言中,每当网络技术有新的进展,有新的软件与技术被开发,就会有大量的网络专业术语随之更新。而新的网络交流平台的诞生,如微信、博客、淘宝等,又会促进网络生活用语的产生。甚至,有时网络中的专业术语还会进入到网络会话用语中。由此可以看出,广义网络语言促进了狭义网络语言的丰富。同时,狭义网络语言内容的充实反过来又增加了广义网络语言的内容。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广义网络语言的定义才是网络语言的正确定义,网络语言的内容应该包括那些与网络技术有关的电子技术术语、网络编程语言与网络专业术语。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网络语言的定义偏向于狭义呢?我们认为主要原因首先是那些网络技术术语几乎不为普通网民所了解,更谈不上使用;其次是前期网络语言太枯燥、专业性太强,而后期网络语言却将新奇的属性发挥到了极致;最后可能就要算使用人群的数量了,做网络的专业人员的数量无论如何是不能与用网络的人的数量相比的。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对“网络语言”的解释是:“指网民在网上聊天室和电子公告系统等里面习惯使用的特定词语和符号”[2]。这一概念正符合我们狭义网络语言的定义,但作为网络语言的整体,我们不能排除那些“枯燥语”的存在,而且根据字典编纂释义“基本意义本体的尽可能准确、完整的再现和重述”[3]的要求,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有必要进行充实修改。
二、网络语言语汇
我们这里所说的网络语言是除去广义范围内的网络编程语言与网络专业术语,只针对狭义的网络语词进行讨论的。之所以选择狭义网络语词进行讨论,一方面是因为网络技术术语基本符合汉语的构词规范,且极少为广大网民所使用;另一方面是因为狭义的网络语词形式多样且来源广泛,对此我们需要分析与判定其是否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语言语汇。那么我们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因为网络语词属于“新语词”的一部分,所以网络语词要符合新语词的两个构成条件:或者形式新,或者内容新。接下来,我们就从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着手,对网络语言语汇进行逐一分析。
(一)形式的判定
第一,数字组合形式的语词应属于网络语词。数字可以用汉语念出,谐音后,可表达出相对应的汉字词义。此种数字谐音现象在网络语言产生以前也是有过的,而且大多被赋予了人文色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猛发展,人们被经济利益所引诱,大多希望财源滚滚,一切顺利,因此对“8”、“6”等有强烈的喜爱色彩,甚至是崇拜,因为“8”表示“发(发财)”,“6”表示“溜(顺溜)”,却对“4”(死)厌恶至极,认为是不祥之兆,因此避而远之。此种心理导致一段时间内有些数字得到了热捧,有些却遭到了冷落。运用这种谐音的方法,网络上诞生了大量的数字谐音词,如“520”(我爱你)、“04551”(你是我唯一)、“53770”(我想亲亲你),还有“555”(呜呜呜,表示哭声)等语词,这是网络语言产生之前未曾被社会整体接受过的,这时的数字并不代表数量意义,而是一种谐音符号。
第二,字母(包括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字母)组合形式的语词应属于网络语词。其实这种形式的语词也有一定的形成法则,它的前身可以说是缩略语。英文字母的缩略语如“K”是“kill”的缩略语,“U”是“you”的缩略语,“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略语,只是应用到汉语的网络上就显得网络认同感不强,如“IDK”(I dont know)、“NP”(no problem)、“BTW”(by the way)等。汉语拼音字母同样采取了缩略的方法构词,如我们最熟悉的“RMB”(人民币)、“PL”(漂亮)、“BT”(变态)、“BD”(笨蛋)等等,其中“RMB”的认同感是最强的,已经被应用到产品的价签上了。
第三,混合符号的综合体语词也应属网络语词。这些符号包括除了数字、字母之外的符号、繁体字、日文、韩文、冷僻字等非正规化文字等。这种组合形式的网络语词很可能是受字母词的影响。“字母词是由拉丁字母、希腊字母等西文字母构成的或由它们与符号、数字或汉字混合构成的词”[4],如“3D”电影、“4S”店等。现在网络上符号综合体的典型代表要数青少年大爱的“火星文”了,如“ 1切斗4幻j,↓b倒挖d!”(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莓兲想埝祢巳宬儰⒈种漝惯”(每天想念你已成为一种习惯)这两句话中的网络语词都是区别于现代汉语常用字的新形式语词。
第四,用汉字记音且与普通话词汇正确书写有别的字词也应属于网络语词。这种新语词大多是普通话的方言音,用汉字记录方音而已。如网络上用“淫”、“银”来表示“人”的意思,“你咋那么烦银呢”,这是东北方言中“人”的读音。像这种仿方言语音的词语可以让操同一方语言的人感到亲切,让一般网民感到新鲜,还可以创造出幽默、讽刺的效果。还有“有木有”、“木油”,“木”与“没”在某些南方方言中音同或音近,“油”与“有”亦音近。“灰”、“非”不分,在某些南方方言和四川有些土话中都有。还有把“同志们”写作“筒子们”,“志”和“子”在一些南方方言(z、zh不分)中音同而声调不同,但口语中这个音节读得轻而短,音又接近。这样书写使网络青少年有某种新奇感和谐谑意味。
(二)内容的判定
一是旧语词新意义,相当于“旧瓶装新酒”。这类词被应用到网络后就被重新解构,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或色彩。如我们特别熟悉的“可怜”,是“可怜没人爱”的意思;类似的还有“恐龙”,本来是一种灭绝了的珍稀动物,但在网上比喻长得丑或性格凶悍的女子;“汗”,本指人或高等动物从皮肤排泄出来的液体,是名词;新指被震惊后大量出汗、尴尬、无奈的感觉,是心理动词;类似的还有如“偶像”、“天才”、“特困生”等。还有一类是从古语词借来的旧形词,如“囧”,读jiǒng,四川话“囧窘”音同,网民根据其形体像沮丧的样子给它赋予了新的意义,本来的意思是“光明”,现在成为表达沮丧、悲伤和无奈心情的形容词。
二是对新事物给予的命名。这类网络语词通常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被创造的,记录的通常是社会上当时发生的热门现象或事件。如2010年最流行的网络新词有“辣奢族”、“绿客”、“给力”、“菜鸟”等,其中“辣奢族”是指狂热追求名牌的人。2011年有“坑爹”、“拼爹”、“亲”、“卖萌”、“小资”等一系列的新词,其中“亲”是伴随淘宝网的诞生而被创造的买家与卖家的称呼词。2012年有“吐槽”、“添加门”、“癌症性格”、“冻脸效应”、“职场保鲜”、“拇指消费”、“码农”、“地沟机”等,其中“添加门”是因红牛质量问题引起的下架又上架的热门事件。还有一些网络新词已经有类词缀现象,如“月光族”、“啃老族”、“泡良族”、“钟摆族”、“蚁族”、“高压锅族”、“隐居族”、“工漂族”、 “海囤族”、“职场无聊族”、“ 蜗婚族”、“河狸族”等,这类词是对各种人群共有特征的概括。像“~门”是对各类事件的概括,类似的还有“~奴”、“~男”、“~女”、“~二代”、“~控”、“微~”、“~美美”、“~青年”、“~姐”,等等。
对于网络语词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进行判定,判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从语言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是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矛盾来说,出现争议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判定结果是依据形式还是内容,上文所分析的语词都是具有典型特征的网络语词。
三、网络表情符号
在近些年来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将表情符号纳入到网络语言的分类中[56],这是应该纠正的。如尚伟在《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对策研究》[7]中根据网络语言的外在结构形式将形象符号归为网络语言,如“= ^ - ^ = ”( 脸红的人儿)、“:-)”(微笑的象形)、“:-D”(大笑的象形)、“:-C”(撇嘴的象形)等。赵均亦在《网络语言概说》[8]一文中将表情符号归入网络语言的范畴。
我们认为这些符号虽然诞生于网络,适应网络的需求而产生,但这些网络表情符号,更像某些公共场合的提示符号(如洗手间的烟斗和高跟鞋或正面站定的男性或穿短裙的女性之类,也像公路边交通部门竖立的象征陡坡、急弯、不准停等类标牌标志)。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这些符号明显不是语言,首先它没有语音作为物质外壳,只有意义是不能构成语言的,它只是一种表情意的符号。正如余光武、秦云等先生在《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中所说:“网络表情符号的本质是具有表情语功能的网络辅助交际手段,相当于现实语言交际中的态势语。如果说现实中的交际是‘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网络交际中则是与此相对应的‘文字序列+网络表情符号,功能主要是用来表达交流双方的情感、态度、含意与调节虚拟语境的交际气氛。”[9]从汉字生成演变的过程来说,汉字是“象形表意符号”与“语音”结合的产物。象形符号如果不与音节相结合,那么它永远都是符号。表情符号虽然有一定的意义,但从未与表义的语音相结合,更没有约定俗成的对应关系,不表音的符号又怎能称得上是语言呢?所以网络表情符号不属于网络语言的范畴。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上已经部分实现了语音化,大大方便了人们的交流,在未来也可能出现“语音与文字两条腿走路”的现象。但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有必要对网络语言进行科学的定义与谨慎的研究。
参考文獻:
[1]岳方遂,郑文君.试论网络语体[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1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346.
[3]胡文飞,章宜华.准则构建及其在语文词典释义中的作用[J].外语研究,2010(3):65.
[4]百度百科:字母词[EB/OL].[20130422].http://baike.baidu.com/view/3331512.htm.
[5]陈纯柱.网络语言的生成、价值和特征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632.
[6]王仕勇.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712.
[7]尚伟. 网络语言规范化的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4143.
[8]赵均.网络语言概说[J].现代传播,2005(2):9698.
[9]余光武,秦云.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1):13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