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材料做玩具对幼儿潜能培养的良性刺激探讨
2013-04-29骆姝
骆姝
摘 要:在我国,家长们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潜能培养,从十月怀胎就开始胎教,而一旦送到幼儿园、小学,也希望孩子的潜能得到开发。面对家长们对孩子寄予的厚望,同时也因教师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在农村的幼儿教学中,也应该去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挖掘其潜能。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造性
每一个孩子看上去似乎都很平凡,但他们中很有可能会有人成长为数学家、文学家以及各种科技人才,这一方面需要孩子们自身的天赋,同时也离不开我们对孩子创造性潜能的培养和挖掘。在我们农村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学会正确引导孩子,科学合理地利用身边资源,让孩子的智力和情操得到培养。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好动、好奇心强烈、顽皮等,在教学中面对孩子的这些特点,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将他们的精力引导在学习中,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边玩边学,从玩中学习,从学习中收获,从收获中成长。
我们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潜能,并不是说需要利用多么精密的仪器或多么强大的理论知识,往往孩子们的创造性潜能都是通过很简单的事或很普通的材料就能得到开发。在我们的乡镇上,竹子和泥巴是很常见的材料,孩子们都很熟悉,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孩子们,比如老师问孩子:“大家平时都喜欢玩玩具,那么我们今天自己动手做玩具,好不好?”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就被调动起来,就会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老师将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采取提问的方式:竹子、泥巴分别可以做成什么玩具呢,或用在什么活动上呢?让孩子们展开讨论,教师适当地给予提示。这时教师将幼儿分组操作,让幼儿合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纠正和辅助。
当教师引导学生用竹子做出很多玩具,如高跷、打水的竹筒、望远镜、小竹帽时,让孩子们来说说怎么玩,一起玩一玩,并鼓励幼儿互相交换着玩,培养幼儿的分享精神,但不可强制,应尊重他们的主观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这些玩具的原理进行简单地阐述,将一些知识点和概念融会在玩当中,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值得注意的是,对幼儿来说,很容易对某件事物产生好奇心,同时也容易很快丧失好奇心,因此,教师要学会如何让幼儿保持持久的兴趣,比如当幼儿对手中的玩具失去兴趣后,教师可以提醒孩子对玩具进行再利用,如在竹子上进行涂鸦,或对竹子进行一些改装,变为小笛子、小扫把等。
在我们乡镇上,有着丰富的本土资源:黄泥巴。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准备泥巴,找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卡通形象或动物形象进行模仿捏造。还可以直接让学生们捏自己喜欢的、想象出来的图像,这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對于幼儿而言,仅凭着想象进行捏造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赞扬,激发孩子们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找出捏造的比较好的幼儿,让他谈谈自己的经验,让其他的小朋友借鉴学习,有了榜样,孩子们就会更加用心。
同时,老师在活动过程中要用正确的语言去引导孩子,且对孩子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是充满童趣、天真无邪的,不管拙劣与否,都值得我们肯定,切忌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的作品,更不可打击和嘲笑,只有当孩子们感受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来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是被欣赏的,孩子们才会有继续的动力和热情。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所以,我们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能仅作为管理者去管理他们,更应该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去开发他们的思维,合理利用我们身边的本土资源,善用教学的语言,让他们在快乐、自由的学习中得到收获和成长。
参考文献:
李俊峰.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J].时代青年,2012(2)
(作者单位 四川省宜宾县柏溪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