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背后的危机
2013-04-29张贤华
张贤华
一百年前(1912年),著名学者、北大之父蔡元培就任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特地发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强调美育的重要性。他更说过一段如今读来依然震撼我们心灵的文字:“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
一、困惑
通过美育可以让学生升华情感,懂得热爱人生、珍爱生活。这对当前中小学美术教育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日月荏苒,转瞬百年,当我们将视角转向当下,审视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不禁颇感汗颜。
随着国力蒸蒸日上,经济快速腾飞,美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似乎也随之而来:全国各地处处都有画家,名片满天飞;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各种名目的大展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各个层级的美术教育也在迅猛发展,高校不断开设美术门类的专业,招生人数年年扩增,各种社会美术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
二、敲门砖
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美术教育在中小学领域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长期被拘囿于狭小的天地里,得不到应有的呵护和哺育,并没有获得与其重要功能相匹配的学科地位,甚至难以担负高一级院校输送优秀美术人才的重任。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安排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随着学段的逐步增高,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应越低,课程所占学时越少。高中阶段美术课也演变为美术“鉴赏”课,因为无须学生动手实践,以至出现了一种极为奇特的现象,报考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竟然无法在学校中获得必备的美术专业技能,而需到校外美术培训机构和一些私人家教处“另寻良师”,冲刺高考。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也时常遇到一些家长要求让孩子跟着学素描、学写字,并且不惜代价等。校外培训的火爆源自学校美术教育的缺失,而这一现象所揭示的真正事实是:美术已不再是生活的艺术,心灵的独舞,美已不再是一种“真性情”,而成为学生进入高一级院校的一条终南捷径,成为一块实用且功利的“敲门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高校近年来年年扩招,但全国每年总有40%左右的高中毕业生上不了大学。上大学难,难如行蜀道。中国大学相对较高的“门槛”导致部分考生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录取线或者上不了理想的学校。于是报考美术院校成为为数不多的一条捷径:美术专业录取的分数线比其他专业分数线低得多,学美术进大学比较容易。于是乎,一些文化成绩平平的考生走进了各类专业美术院校或非美术专业院校的艺术专业的教室,成為令人羡慕的大学生;于是乎,全国高中有成千上万的低分考生争相效仿朝着这条捷径汹涌而来,都想跨过高校美术专业的低门槛。
才疏学浅,全能大师难以脱颖而出。美术大师、尖端人才的脱颖而出是有先决条件的。作为有潜质的艺术苗子,必须具备常人所不具备的聪明才智和天赋。素养不高,先天不足的苗子,即使土壤再丰饶、再肥沃也无法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如果一个艺术家缺乏足够文化底蕴的支撑,他们的作品必然无法具备真正的人文情怀,臻至一流的境界。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堪称大师的人物,无不通览文史哲、专攻诗书画,学问渊博,术业精深。黄宾虹传统功力深厚,胸中自有丘壑;徐悲鸿、林风眠等更有旅欧求学经历,可谓技融中西;而傅抱石21岁时即著有《国画源流概述》,获得了徐悲鸿的赏识,终成名家是水到渠成。
近年来,随着兴办综合性大学的热潮,理工科学校也开始创设美术学院、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由精英教育转为岗前培训,专业设置与市场对接、课程设置市场化、人才培养对应普通的市场需求,我们可以预料,在高考前几个月才开始突击冲刺式学习美术,纯粹以考取大学为目的,而在缺乏足够的文化素养的美术生中是很难诞生大师的。这些跨过低门槛进入高校的美术生的未来在何处?中国美术的未来又在何处?
三、让美走进学生心灵
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兴衰。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学生的素质也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未来。德国思想家席勒在其重要著作《美育书简》中提出:美育之作用在于解决近代社会与文化上的种种矛盾,弥合片面的德性教育尤其是片面的知识教育所造成的人的理性与感性的内在分裂,实现人格、人性的全面发展,达致人身自由、和谐的理想境界。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智、体诸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鲁迅曾经从文艺界要求天才产生的呼声中,反证出两件事: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的厌薄。固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环境及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美术被许多人视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美术被许多所谓素质优秀的学生作为人生的第N个选择,然而,任何人都可以厌薄鄙夷艺术,唯独美术工作者不可以厌薄鄙夷艺术。我以为,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理应懂得自身的职责,守得住灵台清明,抗得住名利诱惑,摒弃浮华与喧嚣,为改变当前美术教育状况而做出应有的努力。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一文中热情地呼唤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这何尝不是一种从容而幸福的人生态度?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是否也应当将其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高层次的目标,时时给自己以鞭策呢?
吴冠中先生生前曾说:“学美术等于殉道,……如果他学画的冲动就像往草上浇开水都浇不死,这样的人才可以学。”在美术教育中,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用美术作品来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让“美”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对美术产生真正的热爱。
学生只有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才能真正地热爱“美”。美术教学,绝不是弄几个石膏像、几件陶罐和塑料水果往那里一摆,就让学生今天画了明天画,直至临近艺考,老师领着学生们穿梭奔走于几个大城市的十几个艺术院校之间。如此狭隘的美术教育,又怎能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激情?美术教育决不在于仅仅让学生会画几笔画,而在于通过兴趣培养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整体素养,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观察开始,通过一定时间的严格训练,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引领学生学会欣赏美的造型、线条、色彩。适时地对学生加以启发、诱导,帮助其完成自己的想象,使他们的想象力在宽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下发展和丰富起来。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审美个性,培养审美意识,创作也一样让学生自主选择绘画的不同语言,给学生更多的空间,看他们比较适合哪种绘画,不要强加于学生哪一种绘画技能,从而达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创造力的目的。如:在欣赏凡·高的《向日葵》时,我们或许可以仅仅介绍一下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便让学生看画,自己感受作品显现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色彩、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同学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可以启发同学们对审美意境理解的多元性、复杂性和深远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乐意甘做培养天才的泥土,为美术教育事业的真正繁荣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安县紫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