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
2013-04-29兰凤萍
兰凤萍
摘 要:语文作为最基础的一门课程,必然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如何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改革,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课程的改革实验中去。转变教育理念是广大语文教师首先明确的一个事实。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参与式”教学
我是时代的弄潮儿,有幸历经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但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变化,很多时候觉得像在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参加了“贵州省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培训”,聆听了专家为我们解读新的教育理念,导师们用教学活动诠释什么是“参与式”教学,名师为我们指点迷津……本次学习,不但
思想受到洗礼,心灵受到震撼,而且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指明了路径,真可谓获益匪浅,在此记下我的点滴体会:
一、细微之处显师德——彰显教师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说明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育人。且“育人”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当我听了曾宁一教授精彩的讲解——《细微之处显师德》后,我提升了认识,正确定位自我。师德不仅体现为高尚的品质、文雅的举止、文明的言谈,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关爱、理解和宽容的一件件小事中。正如托马斯·马尔斯贝丁所说:“没有任何人能给我们提供人类社会远景的终极图画,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人类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产生影响未来的无穷无尽的后果。”是的,榜样是最好的教员,虽然榜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它却教给人们许多书本上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榜样的力量在于行动,行动比语言更能说服人、教育人、启示人。行动就是力量。
二、主动参与,了解路径
此次培训我感触最深的是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前的培训总是老师讲解,我们聆听。可这次不一样,无论是理念的解读、活动的设计、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还是掌握课堂观察与建设性反馈的技巧和方法等教育活动中,老师只是组织者,我们则是参与者,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与探究,获取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明白了无论是识字、阅读、作文还是综合性学习的教学都要紧紧围绕目标设计活动方案。我们要正确解读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教学时不能拔高要求,不能为难孩子。我们要把“参与式”教学引进我们的课堂,但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我们的引导方法也不相同。
总之,我们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一件,我们要想孩子有所改变,我们首先要改变自己。正如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让孩子在参与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把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己任。
(作者单位 贵州福泉市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