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29吴盈
吴盈
摘 要:提问要高效,不能为问而问,忌形式化,要有针对性,值得学生思考,又可以经过思考得出结论,教师要做好适时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关键词:互动;提问;对策;满堂灌
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师生互动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但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盲目追求课堂形式多样,大搞形式主义,为了提问而提问;更有甚者,从“满堂灌”走向了“满堂问”,问题如下:
1.问题的思维含量不高,内容多限于对话式(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会不会、同意吗等)、背诵式等认知性问题。
2.提问量上存在着“一问到底”的“滥问”现象。据报道,某教师一节课上竟向学生提出了98个问题,甚至有些学校领导以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来衡量教师新课改的力度。
3.追求提问对象人数的绝对化增长,甚至有教师为追求回答人数的绝对多数而围绕一个简单问题纠缠不清。有人甚至规定,课堂学生活动人次不低于80%,才算是优质课。
4.错误地理解了发散性思维的内涵,致使在学生答案五花八门的情况下,教师没有进行必要的总结归纳,错失了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政策引导的最佳时机。
二、提问的对策与建议
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要有启发性。不能为问而问,要求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会负责任。
2.问题要有梯度性。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先提简单问题让学生了解知识,再提出有深度和跨度的难题,使学生得以运用和深化知识。针对学困生可设计叙述式问题如,是什么,背诵式问题如,为什么;而对于其他学生,可提扩散式问题,如你怎样解决问题?你是怎么想的?等。
3.问题要具有思考性。课堂提问应抓住那些关键性内容,突出问题实质。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创设问题情境,形成心理活动中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满足思维需要,达到情感体验。
4.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提问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思想的疑点和学生关心的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提问的方式要有技巧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学生处于那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时提问效果最佳。(1)提问要讲究适时性。一般来说,在新旧知识衔接时,学生思维遇到阻碍时,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开辟新的思维途径。(2)设计问题时要注重新颖性。应充分利用扩散性的问题进行提问。比如,可以问学生怎么想的?怎么想到的?你的思路卡在哪里?遇到了什么麻烦等。(3)提问形式的多样性和提问语气的亲和性也是提问技巧性的客观要求。在课堂上可以口头提问,也可以书面提问;可以群体提问,也可以个体提问;可以是师问生,也可以生问师。
6.了解学生发言时的心理状况,防止学生对提问产生厌恶心理。曾经在《中国教师报》看到一篇名为《设计一张情绪“晴雨表”》的文章,文中提出教师提问前应先了解学生的情绪状况。一次作者让班上一位爱举手发言的张明回答问题,不料他明确表示不愿回答,甚至极不耐烦。再问下去,他竟沉默不语。课后作者仔细调查,张明说是“今天没心情”,原来他被语文教师批评过,把情绪带到了课堂上,影响了上课的心情。及时了解学生的情绪不但使每位教师能因人施教,避免许多尴尬,而且还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和尊重,从而积极思考、主动配合,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
7.问题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思想现状和思维特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原则启示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从纵的方面应考虑到学生由于年级、年龄的不同而产生的心理和思维等方面的差异;从横的方面应考虑到同年级、同班的差异,知识面的宽与窄,被问时的心理状态等。同时教师还必须善于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学会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例如,广泛联系社会上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变化,通过多媒体手段,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社会—寻找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8.鼓励学生提问。目前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意识”缺失的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教会学生“会问”。要欢迎学生质疑问难,提供机会让他们提问,让他们学会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前预习时提出不懂之处,学习听讲中提出困惑之处,学后总结提出不懂之处。最终形成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的多面提问的课堂气氛。
9.学生回答要评。教师应尽量了解学生思维的过程,学生回答时教师要认真耐心地听,以积极的态度评价。评价要恰当、具体、适度、有针对性。对正确的要加以表扬,对错误的要加以指正,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同时也应培养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的习惯。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逸翠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