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底问教育要什么

2013-04-29张秀琴

新课程·下旬 2013年5期
关键词:好奇心成长创新

张秀琴

摘 要:教育的使命,就是教师要培养学生成才,培养有创新性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成长;创新;好奇心

要客观地认识教育、看待教育,科学地向教育提要求,就必须回答这个根本问题: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一、成人成才,是教育的使命

在成人和成才的问题,教育的天平自然要向成人倾斜。他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人才。人,首先要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其次人把自己当作一种才运用。一旦把人视为资源,确立中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信念,人就不可避免地被物化,人的价值就荡然无存了。

当前教育最大的弊端是功利主义和应试教育。功利是内容,应试是形式,教育追求功利,教育本身就成了人追求功利的手段,人也就自动沦为追求功利的工具。这种功利是通过考试、升学来实现的。把考试升学的结果当作功利的具体的价值呈现形式加以接受,从而使教育百病丛生,流弊不辍。

教育只为考试、升学,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无视人的自然天赋,不承认人、自然之差异,不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不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只把学生当成应付考试、实现升学的机器。这个弊端人人都看见、人人都痛恨,但谁都没能迈出改变的步伐。

二、改革教育,教育者要先行

我们改变不了价值观,至少可以改变教育方式,探索教学方法,通过全新的教育实践重塑社会的价值观。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把人放在第一位。教育的使命首在成全人。教育者必须认识到:受教育者人格是平等的,但人是有差异的;就全社会而言,做人的原则要求一致,但人才是有层次的;人在总体上分为平凡的绝大多数和杰出的极少数。

教育者的困难在于: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都想把他培养成精英。家长把自己的愿望,不仅交付给孩子承载,而且强加给学校,造成了事与愿违的后果: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迫使学校提出千篇一律的要求,扼杀了个人的特长,最后造就了一大批模式化的所谓人才。

三、创新人才一定要用创新的方法培养出来

创新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一定是自创——自主创新,而不是被人驱迫着创造(可以被问题驱动)。但中国教育一直做着禁锢、压抑的事儿,走在与创新相反的路上。

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再到八股取士,最后是文字狱,一直都是如此。世道变了,但教育的使命没变。或许,这只是一种传统:教育一直充当着意识形态的工具,担负着教化(也是奴化)功能,而根本不着眼于成就独立的人格。

改应试教育为创新教育,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法,以培养人的思维能力为着眼点。家长要放弃功利主义价值观,着眼于人的成长,让孩子多参与一些人的活动,少做一些成才的训练。社会更应该从成就人,而不是打造才的角度,给教育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其成为适合每一个人成长的土壤。

四、正有价值的教育,应该放在思维而非知识上

我坚持认为:知识是不用教的,知识从经历中来,从实用中取。有广告语云:知识创造财富。这错了,知识并不能创造财富,创造财富是知识的运用。运用知识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本身。凡知识的教学,都是令人生厌的。而智慧的对话,总能引人入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一贯主张并要求学生:思考着学习。一切的教,实质性的意义就是给学提供示范。

五、教育要保护人的好奇心

人的好奇心获得满足,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好奇心成为人走上学习之路的自然向导。人只要愿意学、乐学,坚持着学,必然学有所成。严格来讲,凡人才都是自己学出来的。经过严格考试训练出来的清华、北大学生,又有多少成为杰出人才了?又有多少成了钱老所期待的大师?

所谓兴趣,说到底,就是好奇心的满足,就是快乐学习,能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现在的学校教育,普遍给人以苦感,变成了一件人人不愿、人人又都得去经历的受苦受难的事,就凭这样一种极端矛盾的心态,教育的处境能不艰难?

教育要让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快乐,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手段。从学习中体验不到乐趣,对学习就不会有兴趣,就会厌学、逃学,就会拒学习于千里之外。

六、人生层面的竞争,没有成败,只有不同

竞争的结果只是各得其所、各偿所愿罢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就会把人逼上绝境,就会牺牲人的幸福,而仅仅把人视作参与竞争的工具和手段。

考试、升学、选拔,必不可少,但不要把它看得那么重要,甚至看作唯一的价值,因为追求一个好的考试结果而走一条极端的道路。

从教学评价的角度,不以升学率论成败,不把升学率当作评价学校教育教学的唯一指标,才能让教育真正回归人的教育,而不是把人当作工具来打造。

学校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天才,但要成为适宜天才生长的土壤。教师、家长、社会都应该做这样的泥土,把教育推向依循人性、科学发展的道路。

教育需要社会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社会对学校提出怎样的要求,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就得满足类似的要求。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教育价值观。

我对教育只抱有最后一个希望:人人通过教育,能够成为一个创造快乐,享受幸福的人。

猜你喜欢

好奇心成长创新
谈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浅谈如何做设计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