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曾在天涯》与《安大略湖畔》的比较解读

2013-04-29容旖旎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叙述视角情感态度比较

摘 要:本文通过对《曾在天涯》与《安大略湖畔》时代背景、叙述视角、作者情感态度及主人公的前后变化对比,试图探究自改革开放过后中国大地掀起的两次移民大潮中移民的心态变化原因。通过对比探究,提出时代背景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曾在天涯》 《安大略湖畔》 叙述视角 情感态度 比较

《曾在天涯》(以下简称《曾》)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细致的心理描写,全面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期移民的生活处境,广受好评。评论者莫聿撰文称“真正能够以精神分量艺术力度与世纪之初和五六十年代类似题材作品相衔接的,就是《曾在天涯》”。评论者汤晨光言其“在对金钱和人格的关系的阐发上所表现出的深度是罕见的”,而《安大略湖畔》(以下简称《安》)则以其独特的人物刻画、细腻的情感描写,同样受到评论界的欢迎。评论家陈公撰文称:“《安大略湖畔》是新移民文学的一个可喜新起点。”华文文学研究的重要评论家刘俊则认为此作为北美华文文学一部“独特而重要的作品”。由此可证明两部著作在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中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笔者将两者进行对比,试图探讨个中差异。

一、时代背景

观察两本书,可以发现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曾》初版为1996年,而《安》的作者正是1996年移民加拿大的。也就是说,两者的视角一个至少止于1996年,另一个则至少始于1996年。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前后对比的界线,对两次移民大潮中成功移民的华人作一番比较。

读完两个文本,可以总结出各自的关键词:《曾》中是钱、爱情、想象、折磨、挣扎、凝重、消逝、焦虑、痛苦、失望、抗争、黑暗、纠缠、飘忽、苍白、压抑、死亡等;《安》中则是权利、法律、平等、精神、抗争、振作、犹豫、团结、爱情等。这些相似情感态度的词在文本中出现的概率较高,加之《曾》的故事发生在简陋的出租屋、环境恶劣的打工场,而《安》发生于高级公寓。从以上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移民们生活状况不佳,情绪消极恶劣,只是在生存层面争取养活自己,存尽可能多的钱,什么委屈都可忍受,对于精神的着落点及“平等”则根本没有想过。而90年代中期之后,生活明显好转,在赚钱之外,人们开始追求“精神的平等”,要求获得并使用属于自己的正当权利。

其实不管什么时期的人,活着都需要尊严,都希望得到平等的待遇,可是不同时期对这种“希望”的处理不同。《曾》中高力伟选择了退缩、逃避、忍让,而《安》中穆求思、林莺等则选择了正视、面对、争取。其中的原因不仅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跟社会大背景也有着密切关系。90年代中期前的移民者在出国前接受的都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虽然在改革开放后逐渐放开了眼界、拓宽了心胸,但当时实属改革开放初期,许多思想都只是局部、部分传入,他们骨子里仍觉得外国的一切都更先进,更“洋气”,所以在出国后自视低人一等,对于洋人们对自己的蔑视与轻视都见怪不怪,至多在心里骂两句娘。而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在同时期以排山倒海的架势传入中国,国内的知识分子对新思想新事物又更为敏感、接受性也更强,经过一段时间的渗入、发展及融化,他们对外国的认识更为丰富全面,也更能正视自己,要求平等的呼声也更高,因此在移民后更能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敢闯敢拼,这也就有了列克星顿的斗争故事。

二、主人公的变化

(一)成长背景

在《曾》中可以清晰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出国的移民们基本为大学毕业生,甚至有硕士毕业生(高力伟即是),在年龄上则至少为二十五岁,进而可推知他们出生的年代为60年代末期之前;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在“文革”中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而在那段知识与身体同样大幅增长的时间里,他们没有获得足够的物质与精神食粮,对外界基本是一无所知。在恢复高考后,他们先后参加了高考并取得成功,在大学里继续学习。70年代末改革开放,重新开始重视知识分子,他们雄心勃勃,正值移民大潮,于是走在时代的尖端跟随大队人马挤上了奔赴加国之路。在《安》里,华人们移民的时间有长有短,如林莺是1995年移民,穆求思是1996年,都是在取得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以后,而尤杰则是“半年前”才移民过来,因此在年龄段上较《曾》更大,但主要应是70年代左右生人,在“文革”时期他们还处于幼年,未曾深刻体会“文革”带来的痛苦。他们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度过的,见到、学到了许多新东西,眼界要开阔得多,对于新奇的东西也更愿意、更能够接受。他们在国内也大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已经有着体面的工作,不愁吃穿,而出国的原因也就更为丰富,不只是为了赚钱。

(二)对移民国的了解

根据杨令侠的论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加拿大史研究》所述,在起步阶段(1978—1997)的前十年,也就是1978—1988年间,“在国内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加拿大史论文全国共有10篇,其中仅有5篇是由历史专业的学者撰写的。”而在第二阶段(1988—1997年底),“发表的论文有104篇,对于一个大国国别史学科来讲,二十年的研究历程,这个书目仍然是相当少的。而且不少论文是以介绍、描述为主,研究深度相当有限。”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先后为硕士生开设加拿大课程并指导硕士、学士论文,选题新颖却“略显稚嫩”。也就是说,第一阶段里移民的华人们对于加国的了解远远不足,仅限于“介绍、描述”的文章,只会让人心生向往,而无法看清全面。因此战略估计不足,往往受到意想不到的折磨。

“中国加拿大历史研究起步晚,前期发展缓慢,后期突飞猛进。”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加拿大,《安》中的移民们显然有着更为清晰全面的了解,加之他们本身的视野就更为宽阔,出国目的又不再那么单纯,更多的自立自强,为了实现精神的价值。

(三)对待情感的态度

《曾》中以高力伟与妻子林思文及张小禾的感情为主要线索。高力伟与林思文在出国前的关系是很融洽的,林思文也履行着自己做个“贤妻良母”的职责,而自从移民有门路之后,林思文就不再是从前温顺、小鸟依人的林思文了,她变得暴躁,情绪极不稳定,对高力伟的崇拜也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认为自己比他强,什么都要靠自己。高力伟是一个心思细腻、敏感、犹豫、自尊心强的人,“情绪的触角那么脆弱,轻微的伤害也会引起强烈的难以摆脱的痛苦”。自从林思文发疯似的要出国后,两人就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感情一落千丈。出国后,林思文表现得很精干,包圆了自己的事,甚至管起了高力伟,这让他感觉驾驭不住,找不到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感觉,“我抱她倒像抱了什么,别别扭扭着很不自然”,“没了心理优势就没了情绪”。于是在思想上,他将林思文置于PK台,两人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激烈角逐。在林思文三番两次地出手打他后,这个传统的大男人再也无法忍受,对她再也没有“爱”的感觉,有的只是“阴暗”及“报复”,甚至想到了“离婚”。

他认为,“一个男人,他不能征服世界,就不可能征服女人。”张小禾即是他在离婚后认识的漂亮、能干又温柔的女孩。他们彼此都很有感觉,张小禾甚至说只要他愿意留在这里,就许以未来。而他不敢,仍选择了逃离。不管有没有爱情,都无法成为他将心灵的根、精神的根扎在异国的理由。

两次恋情中,都是高力伟选择了退避,这说明在当时的移民中,男人自尊心受到了更大的伤害,在国内的受人尊敬、大男子主义与在加国的备受打击、无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更容易导致男人在婚姻与爱情的选择中犹豫与逃避。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的无能:才华无用武之地,精神毫无着落,而物质上则是捉襟见肘。没有自尊地“飘”在加国、给不了爱人宽裕的生活,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失落,都使他对未来没有把握。

在《安》中,爱情只是故事的副线,围绕着主线——争取正当权益的斗争——铺展开来。穆求思与林莺、刘有道与汤嘉钰之间的感情都属于婚外恋,因为四人原本都有自己的家庭,穆林两家是圆满、稳定的,而刘汤两家则各自发生了感情问题,两人是患难见真情。到最后,林莺在与穆求思浪漫一回后就恢复了理智,不再有感情纠葛;汤嘉钰则是等待过后失望离开,最终未与刘有道修成正果。

在这个故事里,选择逃避的是女人,而原因与物质无关,更多的是在于她们内心的纠结,是主观原因。林莺短时间内的热情如火与冷漠如冰让穆求思摸不着头脑,以为是自己“什么地方得罪了她,忽视了她,让她生气了”。而在后来的沟通中,林莺告诉他,这只是一场“crash”(撞击),就像两条相交的线,相交过后仍是各走各道。林莺是一个理智的有责任感的人,她对穆求思有感情,但趁它没有产生任何恶果时用理智将它结束,并认为这才是最好的结果。而汤嘉钰原就是在家庭中受过伤害的人,她已经对婚姻感到恐惧、有防备心理,当她遇到刘有道,慢慢地将心打开后,却发现他的前妻金奇芬又有回归家庭的意思,这让她不知所措。她是一个处世认真的人,发现“被拉进了人家夫妻的纠纷中”,自然“感到完全无法容忍”。在刘有道全副精力都投入到与前妻打官司办理离婚、争得女儿的抚养权时,她在等待刘有道给她的说法。而她失望了。于是在与前夫离婚后对这段感情选择了逃避,远去美国念书。

可以看出,移民在加国的婚姻、爱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曾在天涯》中是男人处于被压制的地位,自尊受挫,精神压抑,各方面甚至比不上原本手无缚鸡之力的妻子、女友,于是在婚姻及爱情里,他们没有实在感,觉得一切都很虚浮,尽管是彻悟了,也是虚浮的彻悟:痛苦地活在“龙尾”,不如快乐地活在“蛇头”。《安》则互换了角色。我们可进行一个对比,看出近十年来他们在婚姻、爱情方面的变化。十余年来,男性由自卑、受挫逐渐自强,恢复了原来在国内的地位。可以说,相较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出国的男性移民,新一代男性移民更为自信。因为在精神上,他们少有“心灵的故乡”一说,于是在加国更容易找到精神的落脚点;物质上他们也更为丰裕,有较为体面的工作,自尊得到满足,在女人面前能抬起头来。

三、小结

两部作品呈现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曾》中主人公高力伟的最大困扰始终是是否回国,而《安》中“是否回国”已经不在选项之列,最大的难题已经变成争取合法权益。这种对比说明了在十余年的发展中移民们已经逐渐“落地”,真正地将“加”当成了“家”,关注的不再是是去是留的问题,而是留下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问题,这明显是一种更高的层次。

两部作品表现了不同时期移民者的生活及精神状态,由开始的出租屋、打工场到高级公寓,由开始的消极无助到后来的积极争取,表示了移民者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精神世界终于找到落脚点。作者的心态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从开始的奉劝回国到后来的争取平等,显示出移民已逐渐融入加国。而要完全停止白人的歧视,《安》的作者告诉我们这条路还很漫长,而移民者在不满及斗争之外还要认真思考自身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闫真.曾在天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 余曦.安大略湖畔[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3] 杨令侠.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加拿大史研究[J].史学月刊,2009(4).

[4] 穆雷,姚锦清.文化冲突:加拿大的中国移民[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5] 刘俊.斗争·爱情·语言——论余曦的《安大略湖畔》[J].华文文学,2006(4).

[6] 陈瑞琳.突破“重围”——从余曦的长篇小说《安大略湖畔》说开去[J].华文文学,2006(4).

[7] 秋尘.《曾在天涯》与《陪读夫人》的比较解读[J].华文文学,2008(5).

[8] 汤晨光.男人·知识分子·中国人——论《曾在天涯》[J].中国文学研究,2002(1).

[9] 莫聿.论《曾在天涯》的精神气度和文化品味[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作 者:容旖旎,暨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叙述视角情感态度比较
叙述视角与人物形象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016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简评
高中体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被风沙掩埋的古城》中叙述层次及叙述视角分析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同曲异调共流芳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集《百万英镑》的创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