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秋夜》《采菊图二首》赏析
2013-04-29辛昕
摘 要:元好问是金末元初的一代文坛盟主。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本文通过对元好问《秋夜》《采菊图二首》的欣赏和评价,并结合元好问在金亡后的经历和遭遇,探析《秋夜》《采菊图二首》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以及元好问在金亡后的遗民心态。
关键词:元好问 《秋夜》 《采菊图二首》 遗民心态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忻州秀容人,北魏鲜卑拓跋氏后裔,是公认的金末元初的一代文坛盟主。元好问的著作题材丰富,体裁多样,现存诗歌1380余首、词370余首、散文230多篇、散曲小令11首,残套1篇、志怪小说200多篇,此外还有《中州集》《续夷坚志》《壬辰杂编》等作品。元好问于1232年在汴京被围,其间经历了崔立叛变、立碑事件以及上书蒙古中书耶律楚材推荐亡金儒士入新朝的行动。于1233年以亡金故官被羁北渡至山东聊城羁管两年,后客居冠氏四年,之后才得以辗转归乡。元好问晚年同样四处奔波,并没有在家乡过着隐居生活。君死国亡的经历,被羁管、漂泊的遭遇使元好问在亡国后,同样创作了许多表现遗民心态的诗歌。本文以《秋夜》《采菊图二首》为例,对元好问的遗民心态进行分析。
一、《秋夜》赏析
九死余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春雷漫说惊坯户,皎月何曾入覆盆。
济水有情添别泪,吴云无梦寄归魂。百年世事兼身事,樽酒何人与细论。
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中,认为此诗作于天兴二年癸巳(1233):“此亦指甘露碑(崔立功德碑),然是至聊城后作。”在■钺先生《元遗山年谱汇纂》中,未编。狄宝心先生在《元好问诗编年校注》中,将此诗编在天兴三年甲午(1234):“味诗‘萧条句,应属聊城所作。关于为崔立撰功德碑引发的士林非议,应在天兴三年甲午崔立死后。刘祁《归潜志·序》言:“甲午岁归乡,其《录崔立碑事》当甲午岁应对士林非议之辩解。诗应作于天兴三年甲午。”细味“九死余生”、“百年世事”、“何人细论”当是在金朝灭亡后,对国家及自己人生的反省。1233年金哀宗尚在蔡州,1234年哀宗自缢,末帝被杀,金朝彻底灭亡。应从狄宝心先生的观点,将此诗定于天兴三年甲午(1234)。这一年诗人被羁管在聊城,从一位左司都事沦为亡国囚徒,身份地位的转变加上崔立碑事件、上书耶律楚材事件致使的名节受累。元好问在一段时间内不被世人理解并遭到士人的非议。而关于元好问是否参与了为崔立撰写功德碑文的问题,在当时便因刘祁《归潜志》与元好问《外家别业上梁文》的不同记载而成为悬案。当代学者亦对此问题进行了多方考证。无论如何元好问确实是参与其中的,我们从元好问以及刘祁的记载中都能明确地看到。这个事件也在一定的时期内是导致元好问意志消沉、心情抑郁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九死余生气息存,萧条门巷似荒村。”元好问开篇便如实地记录了汴京沦陷的经历以及战乱后的荒凉。九死一生的惨状,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那种“围城十月鬼为邻”生死一线的恐怖。曾经繁华的城市如同荒村一般。一句话,不但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同样让我们看到了战乱后世界的荒凉。“春雷漫说惊坯户,皎月何曾入覆盆”二句,元好问化用了唐骆宾王《幽絷昼情通简知己》诗中语:“覆盆徒望日,蛰户未经雷。”化用其中深意,表明自己沉冤难白的苦闷。“济水有情添别泪,吴云无梦寄归魂”二句出自杜甫《奉寄高常侍》“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以及《东屯月夜》“天寒不成寝,无梦寄归魂”句。有情的济水增添离别的泪水,是对故国的留恋?对曾经好友离别的伤感?还是从此将作为一个亡国囚徒在与自己过去的生活告别?而无梦吴云寄托着谁的归魂?是对已经身死的国君招魂?还是对故国的追悼?还是梦里对于家乡的思念?太多的情感熔铸其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那么沉甸甸的伤感。此诗的最后一句话最值得推敲“百年世事兼身事,尊酒何人与细论”。金朝自1115年建国至1234年灭亡,历时一百多年,中间同样拥有繁荣与昌盛“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从元好问在金亡后深情的追忆中,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可惜繁华已逝,如今国家兴亡、盛衰转变就在百年间。人生同样如此。元好问不但对国家的灭亡进行了反思,同样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面对国家灭亡而无力挽回的悲哀、面对世人的嘲讽与不理解的伤痛,元好问是苦闷的,他在金亡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的极度消沉,以“老阮”自任的借酒消愁的行为,正可以是他此时心情的佐证。在面对现实后,诗人所能做的便是“尊酒何人与细论”,借酒消愁,以酒来消解自我心中的不
平。“何人与细论”体现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忧伤与孤独。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人愿意去听他的辩解,诗人只能独自承受这分忧伤。
这首诗并没有杜甫诗史式的如实记录,也没有元好问丧乱诗式的反映广阔背景下国家的兴亡与百姓在战争中的苦难。在这首诗中,元好问抒发着自己的遭遇与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诗人最后并没有爆发出荆轲式的金刚怒目,而是归于沉默,归于“何人与细论”的孤独与哀伤。
二、《采菊图二首》赏析
其一
信口成篇底用才,渊明此意亦悠哉。
枉教诗景分留在,百绕斜川觅不来。
其二
梦寐烟霞卜四邻,争教晚节傍风尘。
诗成应被南山笑,谁是东篱采菊人。
提到“采菊”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成了陶渊明的代表,而采菊便体现着其生活中的那分怡然自得、悠闲自在。陶渊明在宋代以后备受文人追崇,更是成为失意文人的人格理想;陶渊明式的生活,也就成为士大夫隐逸生活的典范和心灵寄托。历代亡国士大夫几乎都面临着仕隐的抉择问题。而这一问题在宋、明、清又上升为与人格挂钩的名节问题。但是元好问所处的时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而元好问本人又是一个特殊的例子,所以我们要特殊看待。元好问是北魏鲜卑族后裔,生活在北方广漠的土地上,而金朝又为女真族完颜氏所建立,所以在金朝时期中国北方的广大土地上,便形成了一地区域的多民族文化融合。而金末随着蒙古族的南进,在北方便形成了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女真族的渔猎文化、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的大融合状态。所以在金亡后,生活在北方的金遗民对新朝大多能够持相对合作的态度。元好问作为金遗民同样有遗民情怀以及对故国故土的眷恋情感,但却能够面对亡国现实,与新朝持合作的态度。金亡后,元好问虽然结交蒙古权贵、汉族官僚,可惜却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政治抱负,当理想遭遇到现实的打击后与许多士大夫一样,转向山水田园,追求陶渊明式的隐逸生活。关于《采菊图二首》的具体创作时间,并未得到确切的考订。李光廷《广元遗山年谱》、缪钺《元遗山年谱汇纂》都没有对此诗编年,而在狄宝心先生《元好问诗编年校注》中,将此诗编入卷六《姑从原编之作》谓其“晚节傍风尘”句,大抵应归于其晚年作品。元好问在其青年时代所作《论诗绝句三十首》(其四):“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元好问对于陶渊明除了“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诗歌风格的欣赏外,更有对其“羲皇上”人的人生品格的倾慕。《采菊图二首》便是元好问诗风归于平淡、人生理想倾慕陶渊明的表现。在蔡厚示先生《论元好问诗风的衍变》一文中,将其归纳为三个时期:“元好问的诗风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年、金亡前后和晚年。”并在此文中,将元好问晚年诗风归纳为:“晚年的渐趋老成、闲适,感情更深挚,语言更质朴。”在这两首诗歌中,正是体现出元好问晚年老成、闲适的特点,所以也许是其晚年作品。
“信口成篇底用才,渊明此意亦悠哉。”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那分悠然自得、潇洒风流倾倒了古今多少文人士子。貌似信口而出的语言,却让我们都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共鸣,元好问是崇拜陶渊明的,不仅仅是他的才华,更有他的那个悠然自得的心境。“枉教诗景分留在,百绕斜川觅不来。”中国古典文化讲究诗、书、画一体。更因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之语将诗画一体推向了极致。元好问因爱其诗而慕其人,通过诗歌能够想见其文采风流却千载之下难见其人,不能不引为憾事。
在这首组诗的第二首中,元好问更是将自身的经历写入诗歌中:“梦寐烟霞卜四邻,争教晚节傍风尘。”杜甫《寄常徵君》“徵君晚节傍风尘”在《九家集注杜诗》中,解释为:“句谓其晚节末路乃傍尘出为官也。”元好问化用杜诗句,而在前加“争教”二字,由此可见其归隐山林向往陶渊明境界的心态。“诗成应被南山笑,谁是东篱采菊人。”大自然的美景是难以用诗歌完全诠释的,诗人追慕的不仅仅是欣赏那份美景,更应是手持菊花站在东篱边上,遥望南山的那分心境吧。
元好问从《秋夜》中体现出的对君死国亡的伤痛和对国家和自身的反省,以及因嘲讽与不被理解的抑郁难言与《采菊图二首》中对陶渊明诗歌和品格的倾慕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仅是元好问在两首诗歌对比中所体现出的内容和风格的转变,同时还要看到他在这两首诗歌背后所体现出的心态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狄宝心.元好问诗编年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2] 顾廷龙主编.续修四库全书(卷552史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缪钺.缪钺全集(第1卷).冰茧庵读史存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4] 蔡厚示.论元好问诗风的衍变[J] .文学遗产,1990(4).
作 者:辛昕,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元代文学。
编 辑:张晴 E?鄄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