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诗狂欢

2013-04-29王炯垚傅宗洪

青年文学家 2013年7期
关键词:结合新诗新媒体

王炯垚 傅宗洪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梨花体”和“羊羔体”为代表的网络诗歌在网络上、媒体中(主要是平面媒体和广播电视媒体)引起了不少的论争。透析“梨花体”和“羊羔体”所带来的论争之本质,实则是广大新诗创作者和研究者对新诗前途和命运的一次有力拷问,也唤醒了更多的新诗爱好者重新把关注的目光投入到新诗之上。

关键词:新媒体;新诗;结合

作者简介:王炯垚,女,山东淄博,四川省西华师范大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傅宗洪,男,重庆,四川省西华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西方国家率先开发了以数字化为标志的新兴传播技术,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新一代媒体”,简称为“新媒体”。在这个文学越来越倾向于大众化和娱乐化的时代,在传统媒介中逐渐缺乏生存空间的新诗,却在新媒体中则再度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当然,在机遇的背后,也需要接受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下文学的变革

新媒体在当下被定义为:“以电脑、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具有互动性和多媒体功能的资讯与传播科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个定义必定会随着高速发展的新传媒科技而改变,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对这个概念来进行严格的界定。可以确定的是,现在我们所说的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来说有着质的飞跃:一方面表现在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传播技术,以互联网为核心融合了多种媒体技术;另一方面是新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互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媒介在传播效果上的不足。新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主要表现为受众传播地位的转换和大众传播策略的改变。在传统媒介的传播过程中,“把关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起着决定是否传播信息和传播什么样的信息的作用。“把关人”既有个体的存在,也受集体的制约。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传媒组织就是社会信息传播的把关人;而从媒介组织来考察的话,把关人则存在于信息的采集、编辑和报道的各个过程,如报社的编辑。信息的传播要经过把关人的层层筛选,因此也只有特定的媒体工作者,才能够在不影响媒介组织利益的前提下进行信息的传播。

另一方面新媒体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大众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之中,因此传播者与受众地位的转变,瞬间成为了现实。网络媒介的出现和电脑的普及,也使得个性化传播成为了可能。通过连接到互联网的电脑,我们可以浏览各种自己需要的信息,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信息完全可以置之不理。针对受众对信息的差异化需求,大众传播也越来越有分众传播的趋势。这种趋势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媒体时代“受众本位”传播观念真正地到来。

新媒体中传播的变革更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写作方式的改变,面对电脑屏幕的键盘输入代替了传统的纸笔书写,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作者的心理状态和语言表达;其次,在网络媒体便利性与互动性的基础上,读者对网络文学作品的介入程度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再次,网络媒介的多媒体性给文学作品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展示手段,传统纸质文学作品的阅读方式逐渐走向没落,硬盘中电子书的数量远远超过书柜中的出版物。那么,新媒体中文学创作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是否会给当下处于“边缘化”地位的新诗带来新的生机呢?下面本文就以网络诗歌为例,对新媒体中新诗的发展问题进行解析和思考。

二、新诗的狂欢:网络诗歌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中国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商品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变,文学也被迫从幕后走向台前,身不由己地踏入市场经济的洪峰之中接受检验。曾经由国家出钱资助的文学刊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才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杠杆。据有关资料显示:“在80 年代诗歌报刊最多可以发行15万份,而到了90年代最多只能发行3万份。”我们无法忽视在电子媒介的商业化运作之下,诗歌刊物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遇。正是因为以广播、电视为主要特征的电子媒介的兴起,使得传统的印刷媒介遭遇被时代“遗弃”的命运。诗歌刊物的衰落使得诗歌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大不如前。同时,作为新诗创作主力军的诗人们也遭遇了自身的思想困境。“由于旧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工作长期都回避了利益问题,因而当商品经济大潮袭来之后,知识分子顿时失去了经济地位(也包括心理适应)上的平衡,最浅显的表现即是坚持纯粹精神劳动的作家不能凭此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而与此同时,他所从事的事业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日益被挤向了社会的边缘。”这样的失衡,使“有的知识分子主动地放弃了自己的岗位和使命,而把所谓‘生产放在第一位……”没有了观赏的市场,诗人不再搞创作反而跑去搞经济生产,至此,新诗逐渐陷入到了“边缘化”的境地。面对这样的困境,新诗并没有彻底偃旗息鼓,相反,网络媒介兴起后,新诗尝试走出一条与新兴网络媒介结合的道路来冲破自身的藩篱,试图扭转自身的命运。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变革,网络小说、网络戏剧、网络散文层出不穷。而作为文学主要体裁之一的诗歌亦不能免俗——网络诗歌的出现,即是新诗在新时代的呼唤下对新媒介所作出的时代回声。网络媒介出现的意义不仅仅是改变了诗歌的传播方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重新塑造了诗人和读者的关系,并直接地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形态,对当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网络时代的“诗歌事件”——前段时间在网络媒介中被热议的网络诗歌的代表作品——“梨花体”与“羊羔体”。“梨花体”,又被称为“梨花诗歌”,是指女诗人赵丽华的诗歌作品, 2006年9月,有网友将赵丽华《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张无忌》等诗歌发帖摘录至网上。随后该贴被众多国内论坛转载,引起了网络上极大的关注度。不少网友在看完摘录的赵丽华诗作后痛斥其作品没有文学价值,是“口水诗”,还有网友模仿赵丽华的诗作进行恶搞和模拟,并将赵丽华的诗作风格极其模仿者称为“梨花体诗歌流派”,以此掀起了一场沸沸扬扬的“梨花体”事件。

“羊羔体”诗歌是指诗人车延高的诗作,羊羔也是取自其名字的谐音。“羊羔体”事件的起因是因为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诗集《向往温暖》在2010 年10 月19 日获得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有网友随后将其发表在博客上的旧诗复制到网上,引起了网友极大的讨论和关注。其话语直白,缺乏诗歌美感,部分网友认为“羊羔体”诗作根本不配称作诗歌,认为是继“梨花体”之后,“口水诗”的又一代表。

口语化诗的特点是诗歌形式杂乱,长句被肆意拆开成若干断句;缺乏审美情趣,语言直白。但笔者发现,在赵丽华和车延高的诗作中,诚如《一个人来到田纳西》、《刘亦菲》这样的诗作只是信手而作,寥寥几篇而已。车延高获得“鲁迅文学奖”的诗集《向往温暖》中基本上都是符合诗歌规律,抒发感情的“精华之作”,并没有诸如《刘亦菲》、《徐帆》这样的“口水化”诗歌。

可以看到,新媒体的确给新诗的传播注入了活力。但终究,“梨花体”和“羊羔体”并不能代表当下网络媒介中新诗发展的真实形态,把它们归类为新诗在网络媒介中写作的一种“变异”似乎更为准确。而由这种变异所带来的“口水化”论争,实际上是网络媒介为新诗营造了一个“超真实”的幻境:新诗在这场论争中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当中,诗歌仿佛再度成为网络媒介中文学复苏的标杆。

其实,这种幻境只是网络媒介以小放大、“以讹传讹”技术复制的结果,也注定了这种看似“热闹”的论争只能昙花一现。

三、对新媒体诗歌的再思考

网络媒介传播的便利性一方面给新诗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在网络诗歌喧嚣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负责任的作品,完全是跟读者玩弄文字游戏,使得网络诗歌成为人们调侃的对象。“梨花体”和“羊羔体”在网络媒体中之所以能够受到大量的追捧,其实质是网络所营造的一种“幻境”:不管是不是诗人,都能够通过网络发表若干自认为不错的作品,以此来博得众人的或者赞誉或者谩骂。这些对于他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过了一把当“诗人”的瘾。遣词弄句不再是文化精英的专利,网络诗歌成为大众消费文化的代表。这种幻境是身在网络媒介中的人们难以觉察的,以为这就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对此,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巨擘让·鲍德里亚不无忧虑地指出:“在今天这个电子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与远近事物的关系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无所不在的电子传媒向人们呈现的已经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超现实。人们生活在一个虚拟复制的文化中,被各种多余的、丧失意义的符号和信息所包围,无法逃脱。”这就是鲍德里亚的传播理论“超真实”为我们揭示的真实意义,也是新媒体传播中无法调和的矛盾。

诚然,无论是媒介机构还是受众,在新媒体的传播中都更加具有了主动的选择性。但是依托于新媒体中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在爆炸式的信息传播中,依然会有大量的无用信息湮没了受众真正需要的有用信息,因此人们找到有用信息所花费的时间也将会越来越长。鲍德里亚认为,先进的网络媒介能够为我们营造出一个虚拟、幻象的世界,并创造出一种“仿真文化”。仿真不是人们在现实中对物质现象的直接感知,而只是一种对“幻想的模拟”,通过这一系列的模拟,让人们在缺席与某种场景的时候,依然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官享受和神经快感。由此,网络媒介中的仿真营造出一种“超真实”的普遍幻境:真实与非真实的界限已然模糊,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非真实超越了真实,达到比真实更加“真实”的高度。网络媒介凭借优越的交互性和直接的虚拟性,极大地激发了人的潜能,在现实中难以展现的情感在网络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宣泄,“超真实”成为网络中的一种常态,人类社会也逐渐步入鲍德里亚所描绘的“虚无”世界。从鲍德里亚对新媒体和新传播科技的批判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批判学派学者对新传媒科技有着更深层次的分析。他们没有因为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忘乎所以,更没有盲目地认为新媒体是解决一切传播问题的万能钥匙,而是清醒地看到,科技作为一种工具,是不能超越人而存在的。

因而,新媒体时代的诗歌创作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文学作品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丧失话语权,新诗亦然如此。新诗与新媒介技术的结合,面临大众化挑战的同时,带来更多的还是发展的机遇。随着网络媒介以及其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化的互动文学样式将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新媒体有望取代传统的印刷媒体成为诗歌创作的主要平台。然而,无论传播媒介发生怎样的变化,始终只是为诗歌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一种技术手段,新媒体诗歌中不变的仍然是诗的灵魂。新时代的诗歌创作者,应该在遵循诗歌创作规律的前提下,熟练地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借此来实现诗歌与新媒体的融合,新媒体诗歌将逐渐成为未来社会主流的诗歌样式,这是我国新诗伴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必然出路。

参考文献:

1、胡适:《五十年之中国文学》,中华书局1993年版

2、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蓝棣之 :《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猜你喜欢

结合新诗新媒体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新诗之页
新诗画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带来的双面性效果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