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益精神引领下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
2013-04-29张正州
摘要:文章试图借昆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EXiDEA”之例,借助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与理论,以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考察它的组织建设,从而探究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当下存在与行动的利弊得失,并给出其组织建设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社会公益精神;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组织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推进,社会公益作为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取向中的一种理性和正义追求,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赞同和参与。在这样一个宽松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层次和面貌的公益组织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视野之中。这些公益组织以其存在与行动引领着社会公益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孕育在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之中,使得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别具特色的印象。
一、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推进,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剧烈变革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逐年累积,社会公益作为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取向中的一种理性和正义追求,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赞同和参与。在这样一个宽松的时代背景下,各种层次和面貌的公益组织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视野之中。这些公益组织以其存在与行动引领着社会公益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孕育在大学生这一特殊文化群体之中,使得这些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和别具特色的印象。
作为新生事物,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还处于成长期,其自身组织建设与项目拓展都亟待规范。如果在萌芽发展之初即得到科学的规划与引导,这类明显助益于社会的青年组织将更能够发挥其作用,即此文章写作之缘由。
文章试图借昆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组织“EXiDEA”之例,借助公共管理学的概念与理论,以组织行为学的视角考察它的组织建设,从而探究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在当下存在与行动的利弊得失,并给出其组织建设的改善建议。
二、EXiDEA大学生志愿者組织简介
EXiDEA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创立于2006年,由一名外国慈善人士出资、昆明大学生自己操持(专职或兼职)。最初本着这样的理念:为各大高校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国际意义志愿者的机会,一个与世界NGO相互合作、为他们提供志愿者人群的机会,一个回报社会的机会,也给社会人群一个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机会,给不同的人群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经过前期各方面的准备工作,EXiDEA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于20007年正式成立。发展至今,EXiDEA已经拥有了自己较为成熟的团队和自己的办公场所。
EXiDEA鼓励大学生自己开发、设计、执行、管理项目,这些项目主要关注农村发展、城市社区、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以及文化(尤其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等。项目的开展以及与世界NGO的互动合作等组织活动的进行,使得EXiDEA在自身组织建设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衔接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其长远发展。
概而言之,EXiDEA旨在让志愿者精神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其愿景:让公益梦想点亮青春,让公益行动改变社会;
使命:特别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关注参与者的收获与成长,鼓励创新,推动志愿者精神的传播;
口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
三、EXiDEA组织建设分析
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是研究组织系统内的个体、群体,组织及其关系的行为规律,以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而提高组织运作效率的科学。在组织行为学的视野之中,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文化建设是其公益努力收获成效的关键所在。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生活中的反映。简单地说,组织文化就是一个组织的个性—“组织人格”、“组织气氛”或“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具有个体行为规范、心性陶冶、进取激励、人心凝聚、资源整合、决策支持、组织行为导向、辐射影响等作用,因而可以说是一个组织灵魂性的东西—它直接决定组织存在的价值。组织建设的成败即在于组织文化的养成与否。良好的组织文化环境无疑可以给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公益探索增添臂膀,以至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推动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为社会公益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具体而言,EXiDEA组织文化建设具有三个层面的意涵:
(一)物质层面
先看其标志。其文字标识“EXiDEA”由两个英文单词“exchange”和“idea”组合而成,含义不言而喻,其口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志愿者”(Every One can Be Vollunteer),体现了一种诚恳的态度和谦虚的精神。类似情况,不一而足。作为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成长起来的公益性社会组织,这种在标识上先声夺人的主动作为,无疑具有很强烈的激励人心作用,很能形成成员的认同和归属,并能够时时刻刻加强着这种认同和归属。
再看其具体组织活动时的规范程度。有统一的着装、严格的岗位职责、细致的收支核算与相对完善的项目评估、反馈。这些显性规范,在成员态度、行为激励以及认同感培养上,无疑发挥了巨大作用。
最后看其办公场所。对任何一个组织而言,办公场所的确定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是成员聚会、活动、沟通的重要场所,是组织在每个成员心目中具象化的表征,是一个组织正规化和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开始。EXiDEA拥有办公场所,无疑大大改观了其组织面貌,有利于加强社会认可,有利于组织文化的承载和具化。
(二)制度层面
EXiDEA有其完善的组织结构。有若干专职人员负责机构的日常运转,负责人(领导) 在其中,均为刚走出大学校门、志于公益的毕业生;有执行团队,一般是在校大学生兼职,遇组织下达的志愿活动即分工合作、协同做好;有具体活动所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往次志愿者强大的社会支持;有组织上下及成员之间信任的气氛和分工合作的平等感;有无碍的社会交际能力,可以妥善处置各种必得的社会关系。
其行为规范、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一般遵循便利行事原则,往往在具体活动和机构进行日常负责活动时凸显出来,因而并不做明确要求,但其规范性是不失强烈的。这主要是由于领导者个人素质的完备和组织成员高程度的社会化,也是因为处于大学生公益组织之中这一特殊情境成员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其实这样一种现实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指出了组织未来的改进方向:加强制度建设。
(三)精神层面
组织文化内化于其成员内心而成行为观念,即组织文化在塑造成员精神层面的胜利。EXiDEA较为完备的组织文化,糅合青年创新精神、时代使命、社会公益和文明规范诸先进要素,自然容易为其成员内化。有所作为的态度、融洽的人际、无碍的沟通、合宜的激励、卓越的领导、睿智的决策等等,都是这种自发内化的结晶。且看EXiDEA对于其使命的热烈召唤:
“EXiDEA会一直为志愿者提供更优质的志愿服务机会,并培养志愿者以更高的志愿者素质面向服务群体而努力。我们无法为您提供任何报酬,但我们可以为您提供:真诚、友善、有趣的伙伴团队!只要你热爱公益事业,你将能打开视野,接触更多珍贵的东西,体验真诚、有趣的工作和生活!期待您的加入!”
事实上,EXiDEA这种连接大学生群体和社会公益精神的组织,本身在吸引和号召知识青年上就很有优势,相对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其特殊的组织建设过程无疑更添砝码。长远来看,这些相对发展优势整合起来,其实是对未来社会文明健康秩序的一种重量级的贡献。
四、问题分析与改善建议
EXiDEA的成功有目共睹,那么凭藉其相对完满的组织建设,它对自身内外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自诩的未来抱负,又该对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组织文化做些怎样的改进?
作为青年精神和社会公益理念的结合,EXiDEA的组织建设成功实现了对内凝聚整合的目标,个体行为规范、心性陶冶、进取激励、人心凝聚、资源整合等作用都达到了一种相当好的、足以维持和加速组织成员自我发展的程度;也成功实现了对外有益影响的目标,决策支持、组织行为导向、辐射影响等功能都发挥得相当恰切。但是,相对于国内大型公益组织和世界性NGO,EXiDEA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它要实现其“让志愿者精神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的宗旨和“为各大高校的学生提供一个了解国际意义志愿者的机会”的理想,也必须更致力于自身组织建设。
首先,正视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发展起步阶段的制度缺位问题。
其次,以成文规则形式的组织文化自我规范,在与有着更好名誉和经验的NGO的互动中仿效学习、加快进步,打造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
再次,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学会抵御功利,坚持公益方向。
EXiDEA以确定了的愿景的方式表明要“让公益梦想点亮青春,让公益行动改变社会”,以使命的方式表明将致力于“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关注参与者的收获与成长,鼓励创新,推动志愿者精神的传播”,从而在事实上明确自我定位于大学生群体、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益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这是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的价值与意义的所在,值得付出青春去守候。如此,社会公益文化将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同,我们所希冀的和谐社会必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边一民,徐立,喻燕刚,周建新.组织行为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2] EXiDEA. EXiDEA大学生志愿者工作室简介[EB/OL]. www.exidea.org.
[3]史俊熙,邹然.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高效团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24).
[4]王震,刘珍.试论组织行为学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09(10).
[5]原强,王震宁,冯亚丽.组织行为学理论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8).
(作者简介:张正州(1988.10-),男,汉,河南唐河人,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际伦理与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