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015-08-19李玉军
李玉军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建设;师资建设;校本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辐射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蕴含在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之中,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凸显出来。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发诸多教育问题,大量的事实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势在必行。要想有效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和组织建设,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在学校教育中得到贯彻,必须拥有教育场所和组织机构,有了阵地和组织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得以实施。
心理健康教育的阵地建设要突出专业性、功能性、私密性、舒适性的特点。专业性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要有专门的测量工具和专业设施;功能性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教师专用办公室、接待室、团体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心理调节室等专用场地;私密性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室周边要安静,不能有过多的人出入或经过;舒适性体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室不能有嘈杂声,环境要优雅,使人有亲切感。心理健康教育室不同于普通教室,必须建立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用教室才有可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多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附属于德育工作,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保障,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处于被边缘化的一种状态,已经被程式化的德育所冲淡,没有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趋向。有鉴于此,在学校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计划、实施、调控、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关键,有了组织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才有可能与其他各育有机整合,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能否发挥教育功能,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但现在的教师许多从未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培训,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存在着很多的盲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强。因此,教师亟待提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全员观,所有教师都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工作性质角度出发,心育教师应分为三支队伍:一是专业队伍,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能指导全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具备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二是班主任队伍,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并能利用具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地发展,能较好地预防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三是科任教师队伍,应具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能挖掘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并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能整合到学科教学之中。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为了有效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学校必须建立相关的课程。由于心理本身充满个性化因素,课程的建立要体现校本化和人本化的特征。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要体现层次性。可设校级课程、年级课程、班级课程和个体课程,不同群体实施不同的课程,充分关注差异。从课程功能和形态上分可为心理辅导课程和心理活动课程。心理辅导课程要围绕学生的学习习惯、人际交往、情绪、自我等方面构建课程纲要,选编课程内容;心理活动课程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纲要》,通过心理剧、沙盘游戏、社团活动、亲子活动、班会等形式对学生实施心理干预,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通过校本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解决学生发展中心理上的问题,消除障碍,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解放小学,大连,116001)
编辑/丁尧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