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定位思考
2013-04-29李强张庆凯
李强 张庆凯
摘 要:目前,三本院校的ESP教学一般定位于由专业教师来传授专业英语课程。但由于受到专业英语教师英语水平的限制以及以基础英语教育为主的打压,ESP教学的发展长期得不到重视。鉴于最近几年ESP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也需要有一门衔接性课程,我们认为三本院校的ESP教学应定位于职业英语(EOP),以提高毕业学生未来的就业能力。这一定位的意义不仅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而且为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乃至整个未来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学术英语 职业英语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
教育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教育部为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要求》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发展的需要”。2007年修改后的《课程要求》确定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纲要》与《课程要求》为大学英语教学重点由基础英语教学向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转移创造了条件。刘润清(1996)指出,将来的英语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将来的英语教学是越来越多地与某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某一个学科结合起来,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成为21 世纪的英语教学的主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将逐渐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方向转移”( 蔡基刚,2004)。那么,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学该如何定位,它的发展方向何在,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以及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关系,这些问题将成为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新课题。
二、ESP的定义及其分类
ESP 属于应用语言学范畴,它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后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要了解ESP,我们首先要从其定义及其本质着手。Strevens(1988)认为“用于专门目的的英语通常是指一种课程,一般地,这种课程能向学生传授与某一特定工作、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运用能力”。他指出ESP有四个基本特征:1)教学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特定需求而设计;2)教学内容与具体的专业、行业相关;3)在词汇、语法、语义及语篇分析上,重点关注与特定专业或职业有关;4)与普通英语相对照。这个定义被后来人们广为接受。Dudley-Evans和St. John(1998) 对Strevens 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提出了ESP三个根本性特征:1)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要;2)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特定学科特有的或潜在的方法论和活动;3) 重点关注与特定专业活动的语言运用。从以上ESP定义及其本质来看,ESP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
根据Hutchinson & Waters(1987)的分类,外语教学可分为基础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简称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王守仁(2011)把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大致分为三类: 1)普通英语/通用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2)特殊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3)通识教育类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ESP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Jordan(1997)认为,ESP主要分为两大类: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简称EAP)和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asional Purposes,简称EOP)。根据EAP的特点,又可细分为ESAP(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s)和EG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s)两种,前者是以某一学科领域为内容的英语教学,如软件英语、医学英语等课程,偏向知识性;后者则主要训练学术口语交流能力和学术书面交流能力的课程,偏向能力性。根据我国的实际教学情况,蔡基刚(2010)把ESP课程分为学术英语(EGAP)、专业英语(ESAP)和职业英语(EOP),这就避免了大家在翻译上或认识上的混乱情况。
三、三本院校ESP教学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和教师的知识结构等问题,ESP教学在我国起步很早但发展却十分缓慢。我国目前的ESP教学状况是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和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的两种教学模式。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看,我国各大院校都开展了ESP教学,但定位有所不同,高职高专主要开设EOP(职业英语)课程,如旅游英语、秘书英语、会展英语等。其目地就是进行岗前培训,为就业做好准备。高职高专的职业英语定位准确,因此教学发展很快,深受学生喜欢(蔡基刚,2010)。而我国一本、二本院校则定位于专业英语,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等,其目地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行业的专业术语,顺利阅读专业文献,以便做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三本院校在大学英语教学定位方面则处于两难境地,是职业英语?还是专业英语?目前还尚无定论。因此,ESP教学在三本院校效率低下,举步维艰。
1.基础英语依然占统治地位
众所周知,三本院校大都是民办高校,生源可以说是各三本院校的生存之本。迫于招生的压力和宣传的需要,绝大多数三本院校的教学目标都定位在考级、考证上。因此,目前多数三本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基本上都是基础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教学模式,即集听、说、读、写、译于一体的综合英语,教材的内容侧重于文史方面的题材,强调趣味性和情节性,但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这种英语教学模式与现实是脱节的,与学生自身的英语学习实际情况也是脱节的,既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的的就业需求。“教学目标出现定位错误必然导致教学活动的错位”(刘润清、戴曼纯,2003)。吴树敬(2003)就指出,在许多大学,领导的观念是“只要四级成绩上去就说明英语教学成绩显著,是成功的”,这种功利主义思想和做法为“应试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学校第四学期终止正常的教学活动,大搞模拟考试;有的甚至在新生阶段就停下其他课程,集中辅导四级考试。据笔者了解,这种上述做法在三本院校还是相当普遍的,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基础英语在三本院校的统治地位。
2. ESP教学受到师资制约
“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Williams & Burden,2000)。ESP教学能否获得成功,关键是有没有合格的ESP教师。Dudley-Evans 和 St. John(1998)认为,合格的ESP教师应具备五种角色:1)英语老师;2)课程设计者;3)学生与专业教师的合作者;4)研究者;5)ESP的测试与评估者。ESP教师不但要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并积累相关专业的从业经验。但ESP教学长期受到种种挤压,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ESP教师素质普遍不高。讲授ESP课程的多数英语教师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用讲授基础英语的方法进行ESP教学,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讲授ESP的多数专业课教师由于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仅把ESP作为专业知识课进行教学,以翻译为主。
四、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定位
王守仁教授(2011)认为,特殊用途英语课程是从普通英语课程到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其教学目的不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有效进行专业交际的语言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提高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就要改变现在的教学现状,需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即建立基础英语教学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而在ESP教学中,则以EOP(职业英语)教学为主,以EAP(学术英语)教学为辅。英语学习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学习者应该以基础的语言知识为起点,逐渐过渡到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语言技能(如图1)。
1.EOP(职业英语)更能满足三本学生的就业需求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三本院校仍然是教学型大学,主要任务仍然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
技术型人才。课程设置必须首先考虑它们能否适应现在社会的需要,能否培养出当前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对学习者进行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学生的需求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学生学习了语言后,要用它干什么,这是目标取向的需求定义,是与终极行为相关的,是学习的结果;二是学生如何做才能获得学习目标所规定的能力,这是过程取向的需求定义,是与转换行为相关的,是学习的措施(张德禄 2005)。
大学英语教师更适合教授ESP课程
三本院校的英语教学定位对英语教师来说意义深远,这不仅是一个挑战,更是一个机遇。尽管“基础英语”在绝大多数学校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消失,但是一部分英语教师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既然ESP课程是一种从基础英语课程到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其教学目的不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有效进行专业交际的语言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只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准备就完全胜任ESP教学要求,没有必要有太大的压力。蔡基刚(2004)也认为,ESP教学应主要由外语教师来承担,而双语课程可由专业教师授课。前者侧重语言方面的,而后者主要是专业知识方面的。当然,一些专业性较强的ESP课程需要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Bailey et al. (1992)的研究表明,合作教学模式具有较大的优点。建立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跨学科合作将有助于ESP教学水平和ESP教师的教学能力。
五、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进一步扩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过去长期沿用的传统而单一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已略显过时陈旧,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英语教学需要重新定位。“只有把基础英语教学拓展到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我们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刘法公,2003)。这种定位既符合三本院校当前的实际情况,又有利于三本院校长期发展,因此,我们不能只把ESP教学定位流于形式上,而更应该尽快付诸于行动。
参考文献:
[1] Bailey,K. M.,T. Dale & B. Squire. Some reflections on collaborative language teaching[A]. In D.Nunan(ed.).
Collaborative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162-178.
[2] Cohen, L., L. Mansion & K. Morrison.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M]. London: Routledge,2000:390.
[3] Dudley-Evans,A. & M. J. 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4] Hutchinson T and Water A. English f or Specific Purposes[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5] Jordan,R.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253-254.
[6] Mackay, R. & A. J. Mountford.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 Theory and practice [A]. In R.
Mackay et al. (eds.).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London: Longman,1987.
[7] Str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 [A]. In M. Tickoo (ed.). ESP: 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er,1988:1-13.
[8] Wilkins P. Notional Syllabus[M]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19.
[9] Williams,M. & Burden,R.T.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0] 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11] 段平,顾维萍.我国大学ESP 教学的发展方向探讨[J]. 外语界,2006(4):36-40. [12] 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31-33.
[13] 刘润清. 21 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2):125-130.
[14] 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63.
[15] 吴树敬. 大学英语教学:问题与解决办法[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226-228.
[16] 王守仁. 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17] 张德禄.功能语言学语言教学研究成果概观[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9-22。
作者简介:李强(1983-),男,河南尉氏人,中原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张庆凯(1976-),男,河南永城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二语写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