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综述
2013-04-29刘佳艳
刘佳艳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分别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开发过程、实践与反思以及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几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以便更好地研究校本课程,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资源;校本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在我国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本文对近年来校本课程开发的论文进行了梳理,以便更好地研究校本课程,并为实践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
一、国外研究
关于国外校本课程研究的论文并不多,主要介绍了国外校本课程开展的模式,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思路。
李介在《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中介绍了国外的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实践模式和情境模式这四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对美国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研究的主要有王斌华和胡洪伟,对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校本课程的概念和实践进行研究的分别为王斌华和科林·马什。
二、国内研究
1.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胡献忠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1)导致以相互作用为其特征的民主的课程开发模式的产生;(2)充分关照师生的主体价值及其独特性和差异性;(3)有利于实现政府、学
校教师和课程专家的良性互动;(4)形成的课程更为清晰、易懂,易被学校教师所认同和执行,而且可以不断地、及时地得到检查和
调整。
2.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
(1)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研究的论文比较多,共有21篇。这些理论的研究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指南,以下是比较有代表的几种观点。
徐玉珍认为校本课程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坚持“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她指出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课程开发都必须同时考虑到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发展、学生的需要和学科知识体系,但不同的课程开发模式对这三个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国家本位的课程开发更关注社会发展和学科知识体系,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个体学生有差异的学习需求;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所表达的
是一种“学生为本”的课程观念,因而更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重视个体学生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同时兼顾社会需要,但缺点是容易忽略学科知识体系。”
吴刚平指出:“学校自主开发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任意作为,它还必须考虑到许多相关因素的影响,反映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流程,才能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有序运行。”“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也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必须纳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中通盘考虑。”
(2)校本课程评价
林一刚关于校本课程评价发表了《校本课程评价》《略论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方案评价概述》等文章。他借鉴了斯基尔贝克的校本课程开发程序,从而得出了校本课程评价的主要对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与目标定位的评价、对校本课程方案的可行性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教学过程)的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同时,并强调:“对于这些方面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说明,而是为了改进。”
在研究校本课程可借鉴的模式和方法方面,斯塔弗比尔姆的CIPP模式,其中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
校本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对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定位的评价、对校本课程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教学)的评价(其中包括学生的评价和教师的反思性评价)和对校本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对学生进行学业成绩评价时,人文类的校本课程应该着重于知识获取与情感培养。
李臣之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与实做》提出校本课程应该坚持持续发展、人本自然主义的取向。在“实做”的过程中要界定评价范围、研究评价的尺度,同时也要注意方法的选取。在方法选取方面,对档案袋评定、公示、综合评定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在解释综合评价时,他还引用了杨立龙教授校本课程开发表。
3.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反思
关于校本课程实践与反思的论文占校本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总数的三分之一,这说明了校本课程的理论已经应用到实践当中,而且学校对于校本课程的认识和重视也逐渐增强。关于校本课程实践方面的论文主要分为两大方面:对校本课程开发整体的探索,如崔允漷的《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徐玉珍的《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另外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的研究,如石惠新的《小学国际教育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刘素美的《走向经典——校本课程开发实践》。
靳玉乐在《校本课程的实施:经验、问题与对策》中,总结出了“概念模糊,影响品质;定位过低,权利分享不足;教师的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薄弱”这四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对策:实现课程发展机制的多样化转变;给教师赋权增能,使之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进行学校组织结构的变革,实现权力再构;建立学校新文化,实现文化再生。
4.教师与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傅建明在《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的准备》中,提出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课程知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林一刚在《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养刍论》当中也提出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质量,使其能够真正体现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许多现实性的支持条件,其中教师的素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其中教师的素养与傅建明提出的教师的准备基本一致,包括:科学的课程意识、娴熟的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的精神以及行动研究的素养。郭翠兰在《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中,从教师的观念层面、素质层面、能力层面对教师提出了要求。
与此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教师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姜亚芳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发展》一文中,指出校本课程开发实现了教师的角色转变,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开始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增强了教师的幸福感,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实现了新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9).
[2]吴刚平.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及其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04).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