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同年龄幼儿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2013-04-29马晓利
马晓利
幼儿教师所要承担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众多角色中,幼儿教师相对于儿童所承担的角色最为重要。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已明确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这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是教师努力追求的特征。但孩子的身心是随着年龄的递增而迅速发展的,处在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是不尽相同的。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教师需要以什么样的角色去扮演“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呢?这也是我们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一、“妈妈”是送给小班幼儿最好的礼物
情绪对3岁幼儿的支配作用很大。他们容易激动,而且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他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的极为不安。他们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新入园小朋友普遍依恋亲人,不愿入园,情绪不稳,哭泣不止。这是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有的幼儿一接近幼儿园就会哭,有的抓住大人的手不放,有的在吃饭或是睡觉时哭泣不止,有的紧紧跟住第一位接待他的教师,这位教师一离开就哭。这里首先有环境的因素,进入幼儿园,他的生活中心要从家庭生活转移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和家人而单独生活,而刚到幼儿园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的活动领域扩大,有更多更新的学习任务,有更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更高的要求,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遵守集体规则等等,这些都会使刚进入幼儿园的孩子觉得处处受限制,样样受约束,很不自由,难免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感到不适应,从而产生和家人分离的焦虑。
在这种特定的时期,我们以一个陌生人“教师”的角色去安慰孩子,孩子从心里就不接受,容易产生排斥感,因为这时他们最需要的是妈妈的爱。如果在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环节我们始终以“妈妈”的角色进入:“妈妈”今天要带宝宝去做操,看看那个宝宝是最棒的;“妈妈”要和宝一起吃饭,谁自己吃,谁就是“妈妈”的乖宝宝;我们的乖宝宝要睡觉了,“妈妈”要给宝宝讲最好听的故事;哎呀,今天我们的宝宝表现最好,自己吃饭,自己睡觉,来“妈妈”亲亲、“妈妈”抱抱……就这样无形中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和交流,让孩子觉得我就是有两个妈妈,在家里妈妈爱我,在幼儿园里“妈妈”同样爱我,从而减轻了分离焦虑,便于我们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二、“玩伴”是中班幼儿最渴望的
小班幼儿已经有了游戏活动,但对复杂的游戏还不太会玩,需要成人领着玩。中班幼儿则大不一样,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能够自己选择和规定游戏的主题,寻找不同的玩法,游戏能力和游戏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游戏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需要不断拓展游戏空间,中班阶段是幼儿游戏水平蓬勃发展的时期。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在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到了中班孩子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非常喜欢玩游戏,在游戏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时我们以“玩伴”的身份进入到孩子们的世界,你会觉得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幼儿园有一块草地,像个小小的足球场。草地上放了许多的废旧轮胎和各种颜色的塑料大球,供孩子玩耍。
一天,我带领孩子们到草地上进行户外活动,孩子们自由的玩开了。有的在滚球,有的坐在轮胎上讲故事,有几个小女孩捡了许多的小花把轮胎当成了美发室,还有的正在进行各种比赛,玩得可开心了。“咦”在离我不远处,有四个小男孩正在搬轮胎,把一个轮胎放在另一个轮胎上面,又把大球放在了最上面的一个轮胎上。“以前没发现这样的玩法呀!他们要干什么呢?”我进一步的观察。这时孩子们排好队,一个跟一个。“哦”原来要玩“跳木马”的游戏。“嘿!这是一个新玩法”。我没有阻止孩子们,而且以“玩伴”的身份排队参加游戏。孩子们通过自己探索,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动脑筋,拓展了思维,把游戏材料进行了有机的组合,不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了游戏的玩法,也挖掘出了游戏材料的潜在价值。而我始终就是孩子的“玩伴”,但这个“玩伴”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的是却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
三、“朋友”是大班幼儿最需要的
大班幼儿的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互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他们之间有了共同的兴趣和目标,经常喜欢在一起玩,幼儿园在一起的时间都觉得不够,放学后或星期六、星期天也要在一起,同时非常在乎朋友想法,如果朋友一当离开,会觉得非常痛苦。特别渴望有朋友,听自己说说话,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正确的角色定位是个体适应社会达到一个良好的基础,是有效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妈妈玩伴一朋友是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对教师的需求,你只有抓住了幼儿的这种需求才能更好地做到“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运用各种角色去赢得幼儿的心,进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真正体会快乐,分享知识,获得友谊,使每个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个性都能和谐的发展,这也是我们教师的最大心愿。
(作者单位:云南蒙自军分区幼儿园)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