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穿衣戴帽”偏误分析

2013-04-29郑晴

群文天地 2013年7期
关键词:字源偏误分析

郑晴

摘要:具有英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学习穿着类动词,易将“穿”与英语“wear”对应产生“穿戴”混淆的偏误,如“穿帽子”。本文从字源角度探究以区分二者用法:穿+重要衣物(通过),戴+附属饰物(加……上)。

关键词:穿;戴;字源;偏误分析

一、“穿”“戴”的使用规则

《说文·穴部》:“穿,通也。从牙在穴中。”《汉字源流字典》“穿”本义 ①“穿通”引申为②“从孔中通过”,在此基础上引申出两个义项③用绳线穿过物体把东西连贯起来④穿戴,例:

①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 ②穿针引线③把珠子穿在一起 ④腰系丝绦,脚穿麻履“戴”篆文从“異”,形如双手将物放于头上,本义①顶在头上,特指②戴帽子,引申泛指③加物于上,引申又指④推崇,如:

①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②乘轩戴絻(冕)③戴红花④庶民不忍,欣戴武王作穿着义,“穿”暗含从孔或洞中通过的动作,对象多为十分重要的、不穿不能出门的物品,如:穿衣服、穿裤子、穿皮鞋、穿袜子。“戴”则是以各种方式加于头、脸、颈、胸、臂、手之上的装饰之物。如:戴帽子、戴眼镜、戴领带、戴胸章、戴袖章、戴手套、戴戒指。

“脱”“摘”与“穿”“戴”意义相反,实例考察发现,上述用“穿”表示“使之上身”的衣物,若表示“使之离身”必须用“脱”不能用“摘”,如“脱(衣服、裤子、鞋、袜)”。用“戴”表示“使之上身”意义的物品,表相反意义都可以用“摘”,大部分也可用“脱”,更为正式和书面化:

摘帽子(脱帽致敬)、摘(脱)头巾、摘(脱)领带、摘(脱掉)眼镜、摘(脱)围巾、摘(脱)手套、摘(脱)口罩、摘(脱)戒指、摘(脱)耳环、摘掉(脱下)假发、摘(脱)袖章、摘(脱)下胸章、摘头花词义的引申以人们的认知为基础,其引申义进一步塑造影响着其组词搭配的能力。教学中,顺着词义发展的线索进行引导,有助于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记忆及正确运用。

二、特例分析

有人会心生疑问,手套、戒指也需要“通过”,说戒指是饰品尚可理解,难道手套也是饰品?袜子是非穿不可的服饰吗?

这就和中国的服饰文化有关了。考古发现过与今天相似的手套,如湖北江陵战国中期墓葬中五指分开的皮手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带丝绣无指手套。此外,文献中并没有关于手套的记载。受当时生产水平限制及劳作便利的考虑,士兵及农民用布缠住虎口来保护手部,古代衣袖通常很长,因而戴手套既不美观又不实用,只是象征地位的装饰品。现代手套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虽然后来发展成为实用的护具,其动词搭配仍遵循了时人对手套的已有认知(饰品)而选用“戴手套”并沿用至今。袜子古称“足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透过文献材料,不同时期名称、形制、对象不同,可见袜子在古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词汇的搭配习惯,可以验证服饰在历史上的地位;反过来,服饰文化的历史脉络又可以解释固定搭配的缘起。可见,语言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反应和承载,两者互相印证。

三、汉语史中穿着类动词的更迭

王力先生“每个词的意义都有它的时代性”,与服饰搭配的穿着类动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据黎曙光(1996)、王文红(2011)的研究,我们试着梳理不同时期核心穿着动词的演变。

先秦时期,既有专门表示穿着的“衣”(去声),表示戴帽的“冠”,表示佩戴玉饰的“佩”,表示佩戴带状物的“带”,表示衣物覆盖于身上的“披”,又有通指穿着佩戴的“服”。此时“穿”表穿着的意义还没有出现,“戴”作戴帽义也只是在先秦晚期少量出现。相对于先秦,魏晋时期“衣”“服”都脱离本身的名词义,发展为成熟的动词,“衣”后宾语多为普通衣物,“服”更强调人物身份,“被”仍指身上覆盖被状物,“带”词义扩大为随身携带一切物品,“佩”取代“带”为专指挂在束带上的配饰。“戴”开始专门指戴帽,但直到隋末,东汉后发展起来的“著”(兼表穿服戴饰)在使用上都超过“戴”,“穿”仍以表“通过、破洞”义为主。唐宋时期,随着白话文和复音词的发展,“衣”“服”“佩”的动词义彻底消失,并以复音词的形式(如著衣、衣服、珂佩)专指名词,与此类似“冠”活用做动词的现象也退出了历史舞台,“戴”完全取代了“冠”的地位。“著”“着”表穿着成为这一时期的核心词,但已经出现了虚化的用法(如遇著)。唐宋后“穿”取代“著”表穿着义。至此,穿戴分工的动词搭配格局形成,并沿用至今。

词汇史中先后出现了16个穿着类动词,有的虽一直未成主流,但并不妨碍人们在交际中特定语境下的运用。暂且不论民族间思维方式的差异,语言的社会性、时代性,词汇尤为活跃的特点,试图在两种语言的常用词之间形成稳定的对应关系是难之又难的,所以打消学生已学语言与目的语之间对等词的观念十分必要。

四、小结

近似混淆在词汇偏误中比例最大,单音节汉字是现代汉语词汇的基础,汉语的内在系统性,要求学生、教师充分重视对汉字音、形、义的全方位学习。教师有意识地避免词汇对译对学生造成的干扰,教材、词典注释在标示意义的基础上说明用法;针对已形成的偏误,可以利用字源义和文化背景进行解释,逐步打消学习者已学语言与目的语间对等词的错误观念。

参考文献:

[1]曹先擢.汉字形义分析字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3]黎曙光.“衣”“冠”活用辨[J].古汉语研究,1996(4).

[4]鲁健骥.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双色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苏培成.现代汉语辨析字典:音序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6]王文红.“穿着”类动词的历时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字源偏误分析
求“源”有度,识字有“法”
探寻字源妙处多
结合字源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和能力的初探
外国留学生使用“把”字句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从话题一焦点结构审视连动式中的偏误问题
《识字7》(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偏误分析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