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措施

2013-04-29郝大丽朱开育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

郝大丽 朱开育

摘 要:概述了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目标与任务及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对策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7-151-03

六安市裕安区是皖西白鹅的原产地和主产区,皖西白鹅作为全区农业生产的优势资源和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已初具规模。但随着产业的发展,白鹅生产现状不能满足或适应产业继续提升的需要。为努力构建现代白鹅产业体系,进一步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皖西白鹅产业,提升产业档次,特提出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1 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现状

1.1 主要成就

1.1.1 养殖方式实现了根本转变 全区白鹅饲养正由传统的分散型饲养向规模化标准化饲养过渡,规模养殖比重逐年增加,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建立,种草养鹅逐步推行,标准化饲养技术规程得到全面应用。

1.1.2 鹅业生产技术日趋成熟 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了种鹅反季节繁殖、商品鹅标准化饲养、鹅病综合防治和鹅产品加工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使鹅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0%。

1.1.3 鹅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我区两家羽绒、鹅肉产品加工企业已跃居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龙头带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

1.1.4 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皖西白鹅作为国内优良肉绒兼用中型鹅品种之一,被农业部列入首批中国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名录之中,已注册的“皖西白鹅”原产地保护证明商标及“皖西”牌羽绒商标获得了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皖西白鹅品牌已成为名牌,皖西白鹅及其产品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皖西白鹅及其产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态势,且价格持续上扬。

1.2 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皖西白鹅产业基础较好,并基本形成了产业体系,但与构建现代鹅业产业体系要求相比,尚存在一些问题和影响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一是投入严重不足,养殖基础设施条件差,加工企业工艺、设备更新速度慢;二是养殖空间及覆盖面减少,制约生产发展;三是环境污染严重,养殖风险增大;四是皖西白鹅品种繁殖率低,仍是制约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因素;五是鹅产品特别是鹅肉产品加工档次较低,制约产业提升;六是发展技术水平低,产业创新能力弱。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了皖西白鹅产业的发展,导致全区皖西白鹅的饲养量一直处于徘徊局面,甚至呈现下降趋势,本地出卖原料又成为外地加工产品市场的被动局面依然存在。因此,加快皖西白鹅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档次,是振兴皖西白鹅经济的当务之急。

2 皖西白鹅产业发展目标与任务及应遵循的原则

在未来的发展中,要把皖西白鹅产业发展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产业,应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需求,确立和坚持建立健全良繁体系、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推广现代鹅业生产集成技术、开发加工鹅类系列产品,打造品牌鹅业的总体思路,以培育良种、营建良舍、配套良法、研究良策、力保良价等环节为实施重点,努力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全区皖西白鹅产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

为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市场导向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消费需求,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鹅类系列产品。

2.2 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原则 皖西白鹅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是我区乃至国家的宝贵财富,在其产业转型升级阶段,要更加高度地树立品种资源保护的理念,制定妥善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要有计划地引进外来品种,根据新产品开发的要求,有目的地开展繁育、改良和杂交利用,真正使品种资源优势变为经济增长优势。

2.3 科技兴鹅原则 要突出科技创新,重点引进、培育、推广良种繁育技术、标准化饲养技术、鹅产品加工技术和生态养殖技术,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发展轨道。

2.4 产业化经营原则 要着眼皖西白鹅产业建设,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建立产业体系,构建产业群体,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优势。

2.5 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始终坚持发展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要积极开展生态养殖,提高生产者的生态环境意识,加大产业提升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格控制养殖污染,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3 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3.1 继续开展种苗工程建设,健全良种繁育体系 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种”是基础。一要充分发挥皖西白鹅的资源优势,提升现有原种场的档次和水平,加大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力度;二要大力扶持扩繁场,扶持发展5~10个存栏种鹅5 000只以上的标准化扩繁场;三要引导种鹅饲养大户扩大养殖规模,改善饲养管理基础设施,全面推行标准化饲养,提高饲养技术水平;四要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广种鹅反季节繁殖技术,解决皖西白鹅鹅苗不能常年均衡供应的瓶颈问题。

3.2 大力建设标准化养鹅示范区,建立商品鹅养殖基地 商品鹅养殖要全面实施标准化管理和无公害生产。按照建设标准和饲养管理规程,集中建设一批标准化养鹅示范区,商品鹅规模养殖要逐步达到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饲养管理规范化、疫病防控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标准化养殖标准。全面推行商品鹅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探索商品鹅集中舍饲和种草养鹅模式,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采取集中育雏、标准化饲养、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商品鹅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基地化,使出栏的商品鹅达到无公害产品要求。

3.3 不断推动羽绒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羽绒产业 依托一批省内外知名的羽绒企业,借助“皖西羽绒”品牌优势,着力构筑羽毛羽绒加工园区,形成一条集羽绒羽毛清洗、羽绒深加工、羽绒服装、羽绒制品、羽绒家居、羽毛工艺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带动本地区整个羽绒及其制品出口市场的快速发展。一要推动加工技术的创新转型。针对现有的生产技术不断转型升级,建立完善的原料管理体系和生产质量管控体系,不断研究更新工艺流程,努力提高原料的制成率水平和自检自控能力,凭借先进的成本控制和优异的产品品质抢占市场制高点。二要推动产品类型升级。引导羽绒及其制品企业通过羽绒产品差异化设计,以满足客户不同用途的需求为最终的产品开发导向,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产品类型升级来扩大出口市场的份额。三要推动自有品牌转型升级。鼓励和支持羽绒及其制品企业跳出“贴牌加工”的怪圈,注重品牌的转型升级,形成具有“皖西白鹅羽绒”特色的自有品牌,并在产品的结构设计、款式造型、色彩搭配、功能组合等多方面进一步赢得国外客户的青睐,为做大做强羽绒及其制品产业提供原动力。

3.4 积极培育新型产业体系,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 实施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积极培育新型产业体系。积极加强与省内外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拓展加工产品的研究领域,在确保皖西白鹅品种优势的基础上,紧跟市场需求,改变单一销售活鹅的现状,突破鹅肉加工瓶颈,积极开展鹅肉休闲食品和新型鹅肉制品的研发,增加鹅产品附加值,提高养鹅经济效益。以项目为纽带,扶持和支持建设一批鹅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立一批国内知名的鹅产业品牌和名牌,拓展市场空间。建立紧密型的鹅产业体系,集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基地、现代化屠宰企业和现代营销系统于一体,以品牌为载体,形成新型的皖西白鹅产业体系,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鼓励现有鹅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养殖基地和开展产品研发,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投资白鹅产业,逐步完善“企业+基地(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同时,要积极发掘和开发鹅文化产品,发展鹅业旅游、鹅餐饮和以鹅为特色的农家乐,提升白鹅产业文化档次。

3.5 加强皖西白鹅产业的技术集成示范,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实施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科技兴鹅,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一是开展皖西白鹅良种选育与种质测定,进一步开展皖西白鹅原种选育,继续提高品种的统一性和生产性能,充分发挥品种潜力和饲养经济效益。针对皖西白鹅繁殖率低的品种缺陷,开展人工授精、人工醒抱与人工孵化、环境控制等综合技术研究,提高繁殖性能。二是开展皖西白鹅反季节繁殖技术研究与推广,实现皖西白鹅休蛋期不休蛋,保持常年产蛋繁殖。三是开展鹅病综合防控和检测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及时掌握鹅病发生与流行的信息,快速作出诊断,并得到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带来的损失。四是开展鹅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大力开发新产品。五是修订或制订《皖西白鹅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食品皖西白鹅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为产业升级提供标准保障。

3.6 立足品牌优势,积极开拓市场 市场是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的“总龙头”,必须把培育品牌和建设市场置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首位。要充分利用皖西白鹅国家产地证明商标的优势,加大品牌的保护力度。通过举办皖西白鹅文化节、参加展销展览会、发布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皖西白鹅品牌。同时要鼓励龙头企业开展鹅肉食品的国家“三品”认证,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全面提高皖西白鹅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培育销售队伍,建立健全销售网络,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窗口,启动白鹅产品进超市,实施连锁配送。充分利用“国际羽绒节”平台和固镇全国羽绒交易集散地的市场优势,建设裕安区国际羽绒大市场,配套建设集产品展示、电子交易、商务服务于一体的羽绒大厦,为国内外羽绒客商提供一流的商务活动环境。

4 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将发展皖西白鹅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放在“三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推进力度。成立“裕安区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产业转型升级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政策制定、目标考核等相关事宜。

4.2 落实部门职责 各级政府负总责,畜牧部门主抓,并负责技术标准制订、技术研究示范推广、验收考核等工作;发改委部门负责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扶持;财政部门负责各项扶持资金和奖励资金的落实;扶贫部门负责安排一定的扶贫资金用于白鹅产业发展;科技部门负责研发项目立项和研发资金的争取。其他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与协作,共同做好白鹅产业转型升级工作。

4.3 制定奖励政策 区、乡镇两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在促进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成绩突出的企业(农户)给予资金奖励。

4.4 加强人才培养 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技术人才,服务于产业的开发与研究。相关部门要安排人员和经费,主动积极为鹅农开展技术培训,使鹅农与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得到较大提高。

4.5 进一步加大投入 建立皖西白鹅产业项目库,抓住国家和省发展特色产业的投入机遇,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开展评定信用场(户)活动,对资金短缺的信用场(户)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民营资本和区外资金参与皖西白鹅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此外,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4.6 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用地 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发展白鹅养殖,将规模化白鹅养殖用地纳入用地规划。

(责编:陶学军)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试论集团公司如何实现财务转型升级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农村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