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和互动:新闻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三项尝试
2013-04-29李凌凌
李凌凌
摘 要:传播业的深刻变革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单向灌输式”的传播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传媒人才的培养需要。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作者在新闻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三项改革:本周新闻播报和评论;传播热点的课堂讨论和专题讨论;分组进行专题研究和课堂讲授。这些做法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并引导他们进行了初步的学术研究和分享。
关键词:新闻专业;课堂教学;启发;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17-02
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业的面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受众正越来越多地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平台集结,跨媒体全媒体移动媒体的传播成为趋势。报道平台的转变对传播从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来源增多,竞争态势明显,要求记者具有更高的传播素质。舆论更加多元,分辨、挑选信息和观点的难度加大,通过多元信息形成独立判断的要求提升。国内和国际局势日趋复杂,分析、思考、逻辑推理、质疑、求证成为基本的从业素养。受众期待不断提高,传播者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素养的养成成为必须。媒体融合进一步加快,灵活开放的心态和多媒体传播的能力需要在反复锤炼中不断提升。
新闻教育作为培养未来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基地,其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未来媒体竞争的高度。笔者在多年的大学新闻专业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专业兴趣、人文素养、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一些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和敏感,没有形成关注新闻、发现新闻、评论新闻、研究新闻的职业习惯;一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核心价值观错位,常常用功利的判断取代基本的是非判断;一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讨论问题时不能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也不能迅速把握对方的核心观点;一些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仍然停留在背诵正确答案和重复他人观点的水平,无法对事物做出独立自主的判断。诸如这些问题,在毕业班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甚至保研的学生撰写科研设想时都时有发生。这些基本专业素养的缺失也将很快传递到媒体的报道质量上,从而影响到全社会的精神食粮。
鉴于此,最近几年,笔者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和学生的互动,训练他们发现新闻、独立思考和有效传播的能力。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作者在所担任的三门课程《传播学概论》、《新闻心理学》和《网络传播》中进行了三项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项教学改革是利用每次课前十五分钟,请同学自发进行本周新闻播报,播报分国内外新闻和本校新闻两个板块,每个板块中又设播报和评论两项任务。国内外新闻来源于传统媒体和网络平台,训练的是同学们筛选、编辑新闻并用简洁的口语进行信息传播和分享的能力。本校新闻来源于同学们对于身边事物的有意识观察和采集,训练的是发现新闻、写作新闻和播报新闻的能力。评论部分训练的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论辩能力。
第二项教学改革是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当下的传播热点,进行随机的课堂讨论和专题讨论,并鼓励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比如,2012年3月,纪录片《科尼2012》风靡全世界,组织学生观摩影片,讨论创作动机、选题价值、制作技巧、传播策略、效果预判,甚至传播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传播和政治社会科技因素的互动等种种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行业热点现象,思考背后深层问题。2012年6月,南方周末《枪手在行动:南方周末记者卧底2012高考河南替考组织》在高考当日发布,引发强烈反响,我们及时组织同学就这一报道背后的新闻伦理、采写技巧、发布时机、报道效果、受众反应等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和辩论。
第三项教学改革是由同学自由结合成5—10人的小组,自选与本课程相关的主题,收集资料,进行专题研究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用不超过15分钟的时间和同学分享并组织讨论。一共有十四个团队提交了他们的专题研究并参加了课堂的分享,这些范围庞杂、视角独到的“新知分享”弥补了教师个人信息的局限,扩大了师生的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也锻炼了同学寻找选题、搜集资料、参与研究和主动分享的能力。
学期末,利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考察教学改革的成果。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同学们对各项训练的认可程度、参与各项训练的频率、是否从训练中受益、从训练中学到什么、各项训练的难点、未参与训练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共发放问卷135份,全部回收和有效。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处理,结果如下(见下表)。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认可并积极参与了三项教改实践。三项训练的参与度均超过了80%,从项目中受益的百分比则超过或接近90%,这说明一些没有主动参与训练的同学(纯倾听者)也从中受益。相关性分析发现,对教改项目的认可程度、参与教改活动的频率和是否从教改中受益三个项目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越认可该教改项目,参与教改活动的频率就越高,也就越能从项目中受益。
教改项目究竟提高了学生的哪些思维品质和能力?从下面的表4-1、表4-2、表4-3中可以看出,通過新闻播报和评论的训练,大多数学生比以前更加关心时事和新闻,训练培养和提升了他们的新闻敏感。三项训练在培养思考习惯、提升表达能力(或展示自己想法)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们受益最多的是学会了倾听不同的声音,而在课堂讲授项目中,学生们学会了全面查找资料以研究某个特别的问题。
课堂训练发现,活动存在着一些积极的参与者,他们充满热情,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积极发言,乐于和同学老师分享观点,但也有相当部分同学,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问卷就训练的难点所在也进行了调查,发现除了“人多机会少”这个客观原因之外,“不知道如何表达”是困扰他们的主要原因。这也反衬出训练的必要性。
在主观回答部分,很多同学充分肯定了课改的成果,谈到了“对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专业犀利的点评”、“不同意见的碰撞”、“活跃的讨论氛围”、“独立查找资料研究课题的过程”“老师专业化的总结”、“对独立思考的鼓励”、“多元开放的内容”等印象深刻。
事实上,“讨论班”式的教学是世界名校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美国的大学,特别强调“讨论班”(seminar)。在这种讨论班中,教师不过是个主持人,不停地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的深化。老师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经验和学识中挖掘洞见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加大讨论的比例,对教师和学生都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更宽的阅读面和开放的心态,才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有效率地主持讨论,并让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学生把大量的阅读放在课前和课外,在课堂上,更多地通过表达、倾听和互动式参与,挖掘自己主动思考、有效沟通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的积累,将为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并通过自己的工作启发民智、提升公民素质打下基础。
注释:
①薛涌《北大批判》第47节《讨论班:大学的教学与文化》[EB/OL].腾讯读书频道,http://book.qq.com/s/book/0/18/18929/4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