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实践和启示
2013-04-29罗亚泓
罗亚泓
[摘要] 本文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嵌入学院教学和科研的两个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究,从中得出启示,图书馆学科服务能以环节授课的方式嵌入专业课程教学,还可尝试直接嵌入科研人员的课题申报工作中。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学科服务; 嵌入教研; 案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 0085- 02
高校图书馆开展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模式和途径有很多种,如嵌入教学科研过程、嵌入式读者素质教育、合作进行馆藏资源建设、构建基于教学科研的知识库、联合参考咨询、加强文献传递服务、围绕科研课题查新过程开展服务,等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将嵌入教学与科研作为学科服务的重点,经过努力在嵌入教学中有了成功的案例,同时在嵌入科研中也做出尝试。
1 学科服务嵌入学院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一个中间环节
嵌入式教学是图书馆员将学科服务嵌入到课堂,将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相结合,把信息检索技能、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项新型的学科服务,嵌入式教学在美国图书馆界运用较为广泛[1]。国内高校图书馆也开始注重这种学科服务方式,从2009年开始,我馆连续3个学年成功嵌入广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业课“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36学时,2学分)”和“广告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36学时,2学分)”中。
1.1 专业教师提出要求
2009年,“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授课老师提出,希望图书馆为她的学生安排一场讲座,作为该门课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图书馆安排馆员到学院给学生讲课,时长为2学时。2011年10月,在前两年的受众基础上,该老师又带动另一相近课程“广告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老师,向图书馆提出要求。
1.2 根据课程需求制订方案、备课及授课
“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全面综合地介绍社会科学中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指导学生查找专业文献、论文选题、研究设计和提纲写作,帮助学生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学科馆员最终确定专业文献资源检索的授课内容。
授课内容集中在新闻与传播学的专业文献资源检索和利用,图1 是该环节的授课提纲(PPT原图)。其中第一部分文献资源概述主要介绍文献资源的种类、来源以及获取方式等知识,让受众对文献资源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第二部分纸质文献检索,介绍以纸为媒介的传统文献资源,从图书分类方法开始,介绍了纸质资源的分类,获取方法和利用;第三部分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是授课重点,馆员在对数据库进行分类讲解、举例示范的基础上,还专门介绍了CNKI(中国知网)的使用,尤其推荐了CNKI的一些辅助检索功能和工具,如:CNKI知识搜索、学术趋势报表、翻译助手和中英文摘要的链接等。此外,还详细讲解了英文数据库的检索技巧和新闻传播专业数据库,如:LexisNexis Academic、PressDisplay多语种报纸库、香港慧科实时搜索阅览平台等。
1.3 授课效果及启示
课后同学们表示对该环节的授课受益匪浅,今后会多关注图书馆开设的讲座,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任课教师给予肯定的评价,她表示:该环节的授课内容完全契合课程的总体教学计划,可以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专业文献资源的种类、来源和查找方法,是该门专业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另一位老师则表示:通过2个课时的学习,为同学们解答了在查找资料时候的困惑,为下一步毕业论文选题和设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从此次嵌入课程教学以及同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中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并得到启示。第一,图书馆嵌入学院课程教学可以首先作为相关专业课程的一个环节实施。当然这必须征得该课程的任课专业教师的支持,馆员可主动到相关的学院了解需求,尤其是对学院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目标做一些调查,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第二,意识到图书馆教学和专业课教学的区别,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上课方式。授课内容上,既要介绍概括性的文检知识,又要有针对性地介绍专业资源的检索技巧和利用;上课方式则需灵活安排,既可准确地嵌入进课程教学,也可以不完全按照课程的进度,相对独立地进行。第三,注重满意度调查和分析、积累经验以及图书馆内部交流。图书馆最好能设立教研小组,提升相关馆员的能力和授课水平。最后,可以尝试嵌入学院专业课程设置工作。从学科服务的角度出发,可努力与学院沟通,争取把专业文献资源检索与利用打造成专业选修课程。
2 嵌入科研——与科研人员合作,直接参与其科研项目申报工作
图书馆的信息咨询工作大部分是为科研服务的,却很少直接参与科研工作项目,以下案例为广外图书馆嵌入科研的新尝试。
2.1 及时了解科研人员的科研动向
2011年12月,广外图书馆召开年度图情顾问工作会议。其中,广外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一位教授邀请图书馆共同申报课题。此后,学科联系馆员积极地联系该教授,获悉他正着手申报关于“中国古代政治辩证法”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前需做一些前期的国内外文献检索,以辅助其论证课题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学科联系馆员立即主动将此工作承担下来。
2.2 前期文献资源检索服务——为申报科研项目做材料准备
为了做好前期的文献资源检索工作,学科联系馆员制订出检索策略和步骤。检索策略为先搜寻国内文献,再查找国外相关文献,同时还注意小语种文献的检索。在选取检索来源和工具方面,馆员也采取馆内、外各类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地扩大检索范围。检索结果则采取报表加截图的方式呈现。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以“中国古代政治辩证法”为关键词查找国内文献,通过对CNKI(中国知网)和常用搜索引擎检索得出,国内涉及该领域的相关科研成果不多。其次,馆员认真研读该教授在《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发表的综述性论文,了解“中国古代政治辩证法”的内涵与外延,着手查找国外相关文献。再次,经过与教授商讨,决定国外文献重点考察境外华人学者及国外著名汉学家的成果,检索以所涉学科、主题词、相关术语等作为关键词,最终确定14个中外文关键词,其中的中文关键词还利用权威词典确定了其英文译名的准确性。此外,对于小语种的文献,图书馆还特邀相关研究人员协助查找。
同时,在检索文献来源的选取上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图书馆相关数据库,如CNKI、JSTOR、SAGE、Springer-link、国学宝典数据库、CAIRN法文期刊全文数据库、KISS韩国学术信息数据库、CiNii日本国立情报研究所论文库等;②知名学术检索平台如Calis外文统一检索平台、读秀“百链”等;③公共搜索引擎和开放获取资源如Google学术搜索、Open J-Gate、FOAS、Socolar检索平台等。
通过以上检索工具,对关键词和词组进行多次检索尝试,得出结果后以报表的形式提交,报表涵盖了检索词、来源、文献类型、数量等详细的信息,并将检索结果以截图方式(见图2实例)发给教授,截图包含原文链接、摘要等信息。教授对检索工作十分满意,他认为,检索来源权威、范围广泛,检索结果报表和截图直观、翔实。前期工作达到了他预期要求,不仅能够佐证其申报课题的原创性,还可作为其申报相关科研项目的材料。
2.3 设想——后续文献资源保障、相关课题追踪、探讨再次合作
2012年1月,该教授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项目,课题名为“中国古代政治辩证法成对范畴研究”,并把学科联系馆员列为项目申报人。作为项目合作人,馆员做好了下一步工作设想。第一,后续文献资源保障。在前期资源检索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再次检索,并定期给教授提供检索结果报表和截图。对文献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具相关性的文献提交,对于相近资料则以撰写/节选文摘并注明出处以供研究人员参考。并且,从文献计量与分析学的专业角度对相关的文献资源加以总结和分析,争取为项目负责人出具翔实、科学的文献综述类型的材料。第二,做好相关课题追踪报告。对相关课题做追踪工作,包括搜集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的课题项目情况、相关科研活动的信息、国内外近期相关科研成果等,整理并作出报告以供参考。第三,探讨并计划进行下一次科研项目申请工作。关注相关学科的其他级别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及时获取各级科研项目发布信息,定期与教授探讨、交流,为下一次科研项目申请工作做好准备。
3 小 结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图书馆提供的嵌入用户信息环境和信息过程的学科服务,是一种用户需求驱动、主动交互、灵活支持知识创新的开放式信息交流服务模式[2]。学科服务以环节授课的方式嵌入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思路之一,而学科服务直接嵌入科研项目也是值得努力的方向。
一般认为,嵌入式学科服务方式分为物理嵌入(Physical Embedding)、组织嵌入(Organizational Embedding)和虚拟嵌入(Virtual Embedding)三种[3]。无论以哪种方式实现,嵌入式学科服务都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馆员的积极创造性、服务营销问题[4]、信息伦理问题[5]、大学学术氛围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 谢守美,赵文军. 美国嵌入式学科服务实践及其启示[J]. 图书馆建设,2011(5):60-62.
[2] 刘颖,项英. 个人信息环境与嵌入式学科服务[J]. 情报杂志,2010(5):189-190.
[3] Shumaker,David. Moving to Client—embedded Service[C]. Special Libraries Association Conference Seminar Briefing,2006.
[4] 张翔. 基于SERVICE的嵌入式学科服务营销——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探索[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5).
[5] 陈廉芳,许春漫.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信息伦理问题探析[J]. 国家图书馆学刊,2011(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