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选题策划的九个误区

2013-04-29邓玉琼

知识窗·教师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书稿选题误区

邓玉琼

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图书的选题策划显得尤为重要。策划,需要从选题到营销进行一系列定位准确、运行精确的规划。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图书选题策划能力是决定出版社竞争力的重要指标。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图书编辑的工作经验,对选题策划过程中常见的误区进行了分析。

误区一:“短、平、快”选题出效益

现代出版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快速发展的压力最终落到编辑头上,沉重的经济指标使很多编辑为了完成任务,而热衷于“短、平、快”项目的选题。这虽然能在短期内赢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会大幅度减少有创新意识和文化积累价值的精品选题,这对出版社品牌的建立和长期可持续发展都是很不利的。热衷“短、平、快”项目,还会造成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减少了编辑潜心思考和研究选题的时间,最终影响图书的质量。

出版社需要耐得住寂寞的编辑,能够潜心研究出版物的生命周期及市场情况,把握总体趋势,制定长远规划,估算实现预计目标的大致时间,明确手头要掌握的资源,预测下一个市场热点,建立市场的引导和培育机制。

误区二:目标读者越多,营销市场越大

图书,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它是以精神内容来满足读者需求的。读者群之间的文化基础和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如果不细分读者群,就会失去市场定位的准确性,读者从中获得的有用知识就会越来越少。而图书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一旦减少,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谁都能用,谁都没有大用,谁都不怎么用。笔者曾策划过一个生活保健类选题,最初的读者群定位是所有久坐的人群,包括教师、驾驶员、办公室白领等。在与营销部门反复讨论和斟酌之后,最后定位在年轻一族的“车友网虫”,读者面看起来窄了,但是针对性更强了,书稿也针对年轻读者的喜好,内容紧凑、行文风趣、版面活泼,并配上诙谐幽默的插图。图书出版上市后,获得了读者的好评。

如果简单地认为目标读者越多,市场就越大,而不是根据每个选题的特点准确定位目标读者,就会使一个可能做成畅销书的选题变成平庸书,甚至滞销书的选题。

误区三:写稿时间长,更能保证书稿质量

留给作者的写稿时间太长,会带来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可能造成作者写作拖沓,二是可能造成书稿内容过时,三是其他出版社同类图书的出版上市会影响图书的销售。

因此,留给作者创作书稿的时间要适宜。在组稿时,编辑应该充分了解作者的实际情况(身体状况、科研状况、社会活动状况、写作状况),再根据书稿特点,合理设定作者的写作时间。之后,在作者写稿的过程中,编辑还要按照时间,有节奏地催稿,同时还要注意催稿的艺术性,使作者感受到编辑的关心,从而更加自愿按时按质地完成书稿。

误区四:从社会热点中就一定能挖出好的选题

社会热点是选题策划的一个重要资源。但是,跟进社会热点也要慎重。当出现一个热点时,就会有许多编辑和出版社思考如何利用热点策划选题。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不做深度分析和挖掘,社会热点也不一定能挖出好选题。

首先,编辑要尽可能地了解情况,通过搜索相关的信息和新闻,获得大量的信息。此外,编辑最好能了解到读者对已出版图书的看法。只有充分了解了读者和同类产品的信息,才能找到独特而有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创新选题。最后,编辑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实力,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作为地方中小出版社,只要善于寻找大出版社无暇顾及或不屑一顾的市场,认真分析,走小而精之路,就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误区五: 名气大的作者,才能写出畅销书

名气大的作者对一部书稿有利有弊,其利在于作者的影响力有利于书籍的营销宣传,其弊在于作者的名气大,社会活动多,可能需要承担多家出版社的书稿编著任务,从而造成作者自己写稿的时间较少。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交稿时间,而且也难以保证书稿质量。

因此,在选题策划时,编辑应该划分好选题的类型。如果是学术性专著,编辑可以选择专业造诣较深且有一定科研成果的作者;如果是实用类图书,编辑可以选择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和能力的作者。像《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杜拉拉升职记》等畅销图书的作者,之前都是名不见经传的。

误区六:包销图书成本低,风险小

随着出版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出版单位竞争的激烈程度进一步加剧,编辑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编辑往往愿意做一些包销图书,即作者在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下,自愿包销一部分图书。这样既增加了选题通过的可能性,又减轻了出版社的负担,对出版社也是较为有利的。但是,片面追求包销图书,会导致某些编辑只顾眼前利益,要求作者包销图书,否则不予申报选题。这样容易导致作者的反感,甚至还会降低图书的质量,有损出版社的形象。长此以往,还会降低出版社的整体竞争力。

误区七:选题批准了,选题策划也结束了

选题策划应该贯穿于图书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选题获得批准,仅仅是选题满足了出版社对选题的基本要求,是出版社对编辑前期工作的肯定,是后续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对于整个图书的出版过程而言,这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如何体现图书的特色?采用什么样的编排方式?应该搭配什么样的装帧设计?营销方式的设计是什么?选题批复后,在选题实施阶段还需要编辑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协调、更多的思考以及更多的细节关注。

误区八:营销不是编辑的事儿

传统的出版以生产为主,现代的出版以经营为主,编辑与营销不应该各管一摊。选题实施了、图书出版了,并不意味着编辑的任务就完成了。一本书只有走向市场,得到了读者的认可,才算取得了成功,成功的选题策划往往离不开编辑和发行人员的全程营销理念。

因此,编辑应该树立强烈的营销意识,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积极与发行人员配合,参与市场营销,并与他们共同开拓销售渠道。此外,编辑还要考虑图书的发行应该做些什么宣传工作、什么时候是最佳的发行时机、发行后如何提高再版率等问题。对于专业类书籍,编辑可以利用学术会议或相关的专业网站及时发布新书预告或书评。这样既能在较为确定的读者群体中扩大影响力,又能拓展销售渠道。

误区九:选题策划是策划编辑一个人的事儿

编辑劳动是一种知识密集的创造性劳动,市场竞争的加剧对编辑策划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编辑成为全才,熟悉图书生产的各个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编辑要包办所有的工作。

策划编辑要和编、印、发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充分而又有效的沟通,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不能一意孤行,将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人。同时,策划编辑还要及时从发行人员那里收集相关选题的市场反馈信息,对市场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编辑不是全才,单靠策划编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做出好的选题策划的。综上所述,策划编辑在选题策划中一定要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做好信息采集与调查研究,熟悉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与作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与编、印、发各环节工作人员密切沟通,注重细节,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认真履行编辑职责。只有这样,策划编辑在进行选题策划时,才能避免进入以上种种误区,才能切实实施选题策划,从而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出版人。

(作者单位: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书稿选题误区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