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对湖南早期党史人物群体成长的影响分析
2013-04-29张钰珠
张钰珠
【摘要】所谓的湖南早期党史人物群体,其实就是指从当时新民学会成立之后一直到大革命失败这段期间,以新民学会为据点,受先进思想影响的一个党史人物集合。应该说,他们自身的成长主要受到了陈独秀先生的影响。从言行方面来说,由陈独秀负责编撰的《新青年》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转变固有思想观念的同时,开始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从身教这一方面来说,陈独秀先生对毛泽东等人在湖南成立的共产主义小组予以一定的支持和领导,使得他们在共产党内部开始崭露头角;而另一方面,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对陈独秀先生所提出的一些错误思想进行批判,使得毛泽东等一些湖南党史人物逐渐对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湖南省 早期党史人物 陈独秀思想 新青年 新民学会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15-01
当代湖南人才辈出,尤其是在党史人物群体这一方面,更是耀眼夺目。根据不完全统计,单是湖南一省的党史人物就已经占了我国党史人物的21%以上。应该说,他们的形成与成长,同湖南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有着密切的练习。近代随着湖南阶级斗争的愈演愈烈,尤其是当地工农运动的开展以及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更使得马列主义在湖南迅速的传播和发扬起来。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因素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那就是早期陈独秀的影响。
一、早期陈独秀所编撰的《新青年》对整个湖南党史人物群体的重要影响
上世纪初期,陈独秀在其所创办的先进刊物《青年杂志》中,高举科学同民主这两面大旗,并宣言“如果要维护我们的那德先生,必然是要同以往的孔教、贞节还有旧理论相抗争的;要想去拥护德先生,那便要同过去的旧文学做斗争”。而且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李大钊在《新青年》上陆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以及《法俄革命之比较》等多篇文章,在大力褒扬俄国革命的同时,也为我国革命指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所创办的《新青年》开始大力倡导马列主义,并刊登了李大钊先生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还有陈独秀所撰写的《读政治》以及《社会主义批评》等诸多文章。
虽然《新青年》是从什么时候传入到湖南省,已经无从查证。但我们知道,它传入之后,就成为了当时湖南省一些早期党史人物所信奉的精神食粮和启蒙读本,也是在它的影响之下,使他们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所以说它给当时的湖南带来了重大的影响,使得当时早期的党史人物开始逐渐放弃一些新思想,并转向马列主义。
应该说,湖南绝大部分早期党史人物就是在读完《新青年》之后,才开始逐渐摒弃以前的一些无产阶级思想,并转向马列主义的。晚年,毛泽东先生曾经忆道:“当年我在师范读书时就已经开始读这本杂志了,而且我十分推崇陈独秀先生以及胡适先生所写的一些文章,在我们心里他们逐渐成为了我的模范,并取代了我已经感觉到厌烦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而蔡和森先生也曾说道:“陈独秀先生对我的影响,或许超越了任何人。”也正是在《新青年》这本读物的影响之下,才会使得他的思想日益进步。而他在湖南岸编撰《百年国耻史纲》时,将他这种救国救世的思想体现的淋漓尽致。毛泽东和蔡和森先生作为当时湖南省最早开始接触《新青年》的党史人物之一,也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之下,才会使得他们周边的同学、还有朋友开始慢慢的关注和阅读《新青年》。
蔡畅也曾回忆到:“自从我哥哥那里发现了《新青年》这本刊物之后,它就像魔法般的将我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开始如饥似渴的阅读这篇文章,并接受了它所宣扬的无产阶级思想。”“应该说,我的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除了向教室上课之外,我都是要带着这些书籍的,而且这本书上所倡导的新文化,对抗旧礼教;推崇白话文,而反对文言文等等观点,我都从内心里深刻的赞同。此外这本书籍说,中国需要进行大改造,要从政治上以及经济上还有文化上与思想上需要进行一个根本性的改造,这里理论都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一个鲜明的观点,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应该说,陈独秀先生所编撰的《新青年》给当时湖南省早期的党史人物带来非常重要的影响,不仅转变了他们原有的思想观念,也更坚定了他们的参加革命的信心。
二、陈独秀对于毛泽东等人所创办共产主义小组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形成了早期党史人群体的骨干
若说,《新青年》的流入和阅读,只是陈独秀对当时湖南早期的一些党史人物的间接影响,那么对于毛泽东等人所创办共产主义小组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形成了早期党史人群体的骨干,则是陈独秀对他们的直接影响。
1918年之前,在湖南省的一些早期人物当中,除了邓中夏以及何孟雄还有罗章龙等几个人在求学期间听过陈独秀先生讲得课之外,就剩李中以及李启汉两人在开展上海工人运动时同陈独秀有所接触,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同陈独秀联系过。在1918年,毛泽东等人为了去法留学,也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并由其恩师杨昌济先生介绍推荐到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在那里毛泽东先生第一次见到了陈独秀。而通过几次交谈之后,陈独秀对于当时社会问题的分析和见解,让毛泽东十分佩服。毛泽东在晚年时,曾回忆说:“他(陈独秀)对我的影响要比其他任何人都大。”尤其是在毛泽东赶赴上海时,更是同陈独秀彻夜长谈。自此,陈独秀便同湖南的早期党史人物群体结下了不解之缘。
此外,在指导毛泽东等人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时,陈独秀和李大钊还将当时受其影响较深的一些湖南籍人员介绍入党,像邓中夏以及罗章龙还有何孟雄、陈公培等人。他们都先后加入到陈独秀还有李大钊等人所创办的共产主义小组中。而在1920年,林伯渠经李大钊介绍,只身前往上海去见陈独秀,并在上海法租界同陈独秀进行多次谈话,也就是从这之后,林伯渠加入到了共产主义小组。应该说,毛泽东等人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小组时,受到陈独秀以及李大钊等人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他们成为了当时湖南早期党史人物群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陈独秀对于湖南省早期的一些党史人物群体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正是在他的影响以及指导下,毛泽东等人才逐渐成长起来的。虽然在后期,陈独秀出现了“右倾错误”,但这并不能抹杀他以往的功绩。因此这也就要求我们看待陈独秀问题时,应从整体出发,公平、公正的去评判。
参考文献:
[1]李伟.陈独秀在建党前后的六个“第一”[J]. 党史文苑. 2011(01)
[2]景东升,苏全有.陈独秀、毛泽东与五四运动[J]. 党史天地. 2003(05)
[3]廖义军.试论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活动中的贡献[J]. 理论界.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