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视唱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2013-04-29罗美金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3年7期
关键词:音阶音高音准

罗美金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12-02

视唱就是看谱即唱,即不做任何准备,把乐谱上所标记的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准确的、有感情地唱出来。对于参加音乐专业高考学生来说,视唱是必考科目,考试要求也很高,既要唱准音高、节奏,还要演唱得富于“歌唱性”。笔者通过多年的音乐高考辅导,在视唱教学方面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现总结如下:

一、唱准音阶并巧妙运用和最大限度发挥音阶的作用

(一) 唱准音阶是唱好视唱的基础。

要想把视唱唱好,首先要唱准音阶。高中音乐特长生应先把C大调的音阶唱准, 我经常引导学生用轻松和自然的声音来练习,同时注意用耳朵感受音与音间的连贯性和音高的准确性。唱自然大调音阶音准要求:第Ⅰ级(主音)和第Ⅴ级(属音)要唱得平稳;第Ⅲ级(中音)、第Ⅶ级(导音)倾向性强,唱时应有倾向性高的趋势;第Ⅳ级(下属)应向第Ⅲ级靠近,构唱时标记如下:→平稳平唱;↑趋势向上;↓趋势向下。

(二)用音阶解决单音唱不准的问题。

单音是整个音乐里最基础的一部分,每段作品都是有一定数量的单音组成而来的。有的学生唱视唱听起来很“别扭”,其实就是没有唱准每个单音。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各大调音阶练习,进行调式感觉的稳定训练,培养稳定的调式感觉,因为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具有一定的调式调性,唱好音阶具有一定的调式调性结构的概念,对视唱好旋律以及乐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用音阶进行节奏的训练。

有人说,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骨干,旋律的直接体现就是音的高低走向。可见音准和节奏是视唱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学习节奏应该遵循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原则。在学习新的节奏型时,单纯的拍打节奏会显得枯燥无味,此时,将节奏融入音阶中,学生练习起来就会更有兴趣。

二、视唱前的练习很重要

建立良好的调式感是视唱音准的前提,对调式音级之间的音高关系要有正确的音感。为此,调式音阶的练习,稳定的音级(Ⅰ、Ⅲ、Ⅴ)的音感建立非常必要。因此视唱之前,针对视唱曲的调式,要做音阶和调式的练习。

三、在视唱教学中强调规范“击拍”

打拍可帮助我们掌握乐曲的单位拍的速度和时值。在视唱教学中,我非常强调规范的“击拍”法,即最简单的手上下动作击拍:“↓↑”为完整的一拍,“↓”表示前半拍,“↑”表示后半拍。在视唱时,用手击拍,禁止用脚打拍子,“击拍”动作自然、舒展、大方,节奏准确、有拍点,不能随意改变“击拍”图式,不能时快时慢,注意唱打一致,嘴要跟拍子唱,要有乐感。但又不能像舞蹈一样,不能将“击拍”当成摆设。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最好叫学生在乐谱上标记击拍的图示,并把速度尽量放慢,音准和节奏都准确的时候再适当加快速度,但必须以乐曲中间不打节、不停顿为前提。

四、重视视唱中音乐情感的表现

视唱也是音乐的二度创作,视唱时要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在日常教学中不光要求学生要看调号、拍号和速度, 注意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更要要求学生注意视唱中的表情记号、强弱记号等,做到有表情的视唱。视唱教材大多是优秀的音乐作品或是民歌,有表情的演唱可使学生获得一些音乐语言,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表现力。

五、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设备,事半功倍

以钢琴为音色主体、伴奏主体的视唱训练已远远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音乐文化,将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和多媒体系统引入视唱教学中,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体现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的方面:我利用TTCsetup12s(译为TT作曲家)的音乐制作软件为视唱曲目制作伴奏,因为制作合成的内容,音高节奏准确,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任意逐小节、逐句随教师意愿及学生熟练程度播放,其速度、音调和示范音色均可随机变化。这样,我在视唱教学中既省时又省力。学的方面:我将制作好的视唱练习曲目下载到学生的MP3、MP4、学习机等承载体中,将教材中的乐谱变成听得见的乐曲,让他们在课后跟着音乐进行视唱的练习,取得很高的效率和质量。

六、器乐进课堂是加强视唱能力的重要手段

器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对音乐的多种爱好,提高视谱、视唱、视奏能力,音乐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都起到良好作用。

不难发现,从小学习器乐的学生识谱和视唱能力都较强,由于我所教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乐器,音乐基础相当薄弱,因此学习视唱相对吃力,我尝试开设了钢琴课,还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吉他、口琴等乐器,让学生边看谱边唱,边唱边弹,实践证明器乐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视唱能力起到了特殊的辅助效果。

七、选择视唱的教材很重要

学生在初学视唱时,往往会因为害怕、紧张唱走音,从而失去信心甚至发展到排斥和抵触视唱,因此,我会选择学生熟悉的音乐作品如儿歌、流行歌曲等作为他们的入门练习曲。比如我选用了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流行音乐学院视唱练耳》这本教材供初学者使用,教材收集了时下较为流行的音乐作品,通过音程练习掌握音高概念,然后再练习基本节奏型,最后将音高和节奏融入拍子。练习曲都是根据难度由浅入深的安排。由于流行歌曲的旋律学生很熟悉,他们在练习时候能很容易找到音准和节奏,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建立了稳定的调式感和音感后,我才开始使用湖南文艺出版社陈玉香著的《高考音乐强化训练视唱练耳卷》以及冯往前著的《简谱视唱与听力训练》进行系统的训练,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较好。

另外,平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听音练耳方面的训练,学生通过听唱、听 记、欣赏等来增强耳朵对声音的听辨能力,对音高产生记忆,逐步形成 准确概念,发展学生的音乐记忆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让学生能熟练运用音乐知识去欣赏音乐、理解音乐、创造音乐,感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是我们广大音乐教师共同的心愿。

参考文献:

[1]许敬行,孙虹编著.《视唱练耳》(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版

[2]张迎芬.《如何提高幼师学生的视唱能力》

[3]尤静波编著.《流行音乐学院系列教材·视唱练耳》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猜你喜欢

音阶音高音准
乔治·克拉姆《大宇宙Ⅲ》音高组织分析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编钟、音阶、和声与数学之美
翻译的书与翻开的局——纪念《论各民族的音阶》翻译三十年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