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企业在国际技术转移中的现状及对策

2013-04-29杨雨曦明希蔡继鸣尹玲娜秦晓萌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现状

杨雨曦 明希 蔡继鸣 尹玲娜 秦晓萌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技术转移活动日益频繁。本文结合四川省近年来国际技术转移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目前四川省相关企业进行国际技术转移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四川企业 国际技术转移 现状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在科技全球化潮流的引领下,人类科学技术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科学研究开发资源的全球配置;二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全球管理;三是研究开发成果的全球化。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源泉。而技术进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依靠本国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创新;二是技术转移,即科学技术通过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在地区、国际间输出和输入,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目前,技术转移体系完善与否和功能强弱,已成为制约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

一、国际技术转移的相关理论

Samli在关于技术转移的文章(1985)中指出,在国际技术转移中,企业对技术的评估、需求、能力认知和技术转移方式的选择都极为重要。这样,技术转移中的有利因素对于技术接收方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表1 企业在技术转移中的有利因素

Samli A C (1985), Technology Transfer, Quorum Books, University of Bradfor)

通常情况下,技术转移的失败通常归结为:组织、技术和行为三方面的原因。但也并不意味该组织缺乏技术管理能力和竞争力。技术转移的成功与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行为,包括其中任何一个个体、地方政府、服务机构或是企业。国际调查显示,技术变化不仅仅只依靠研发领域的正常运转,而设备的适应性和功能性与当地条件的局限也对其有一定影响。因此,这种情况会导致技术故障和转让技术不能满足技术接受者的目标和要求。至于文化和道德方面,也是技术转移成功不能被视为主要问题。成功的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转移过程,是依靠其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价值系统的技术接受者。

二、四川省全面展开国际技术转移的背景分析

《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这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也是转变机制,优化环境,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技术转移体系是连接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转移体系完善与否和功能强弱,成为制约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

2008年,四川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居全国第15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1.7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40%。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是当前我省创新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目前,国内创新资源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面对省内技术市场的需求和产业转型的需要,解决制约四川省技术发展的关键难题,发展四川省高科技产业,进一步提高四川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坚持在立足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丰富资源,面向全球获取创新资源,积极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加强对发达国家现有成果的引进消化吸收,加速四川省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在国际技术转移愈演愈烈的今天,四川省已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了准备:

为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四川省始终坚持执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逐渐增多,力求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转移“引进来”,吸引国际创新资源向四川聚集,满足我省企业对最新国际技术成果的需求,促进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在四川实现产业化。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转移“走出去”,将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转移。

积极建立省内国际技术转移网络渠道,在四川省政府和省科技厅的支持下,四川国际技术转移网平台已初具模型,征集了一批四川企业对国际科技成果的需求,建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及项目成果库。

国际技术转移活动愈发频繁,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目前,四川省已与美国、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2011年,全省召开了2-3次大型的技术转移对接活动,成功组织500家以上科技企业与国际技术转移机构进行技术对接活动。

四川省政府、省科技厅及相关单位大力支持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营造国际技术转移发展环境,并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四川省共组织实施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49项,省财政投入经费总计600万。组织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成果转化三项,经费300万元,其中,成都华气厚普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于美国企业合作技术研究开发,获得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及国家级防爆合格证。截止2011年10月,已签订LNG加气机及加气机成套设备市场订单量达到260台/套,总金额近6亿元,居世界同行业之首。

三、四川企业利用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的问题

国际技术转移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不仅需要企业对技术转移过程中所需的基本要素有一定的意识,更需要转移对自身组织有利的技术,以完成组织的特定目标。国际技术转移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国际技术许可、国际间合作生产、设备和软件购置和合作R&D。

四川省连续几年来进行国际技术转移主要集中在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三个方面。2008年四川省吸纳境外技术金额占吸纳技术成交总金额13.6%。2009年四川省共组织实施《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发计划》项目35项,投入经费总计420万元;向科技部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项目13项,其中8个项目获得支持,经费总计1016万元;申报执行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5项,执行7项,新批准7项。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了我省研究开发、技术创新和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推动了四川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协调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国际技术转移的一个典型案例,荷兰弗里斯兰省与四川省马铃薯变性淀粉关键技术的合作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于2011年签订了合作意向书,旨在利用并引进荷兰弗里斯兰省先进的马铃薯淀粉加工技术和设备、管理经验和项目资金,组织四川省马铃薯淀粉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在马铃薯产地有条件的地方建设高端马铃薯精制淀粉厂,全面提升四川省马铃薯淀粉加工业的科技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创收并扩大出口创汇,实现产业升级。通过近10年的考察、谈判和协商,也暴露出目前四川省国际技术转移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技术转移的主体不明显,企业对引入技术缺乏科学的选择。

目前,四川的国际技术转移主要集中在大型企业,形式较为单一,忽略了一些有需求的中小企业。另外,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很难掌握技术商品信息和技术市场信息,导致企业无法引入合适的技术。

(二)员工素质较低,缺乏针对性的人员培训。

在国际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企业往往过于重视对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而忽略了对员工,特别是技术人员的再培训。国际技术转移作为我国技术引进的一种重要方式,旨在通过企业对先进技术的学习、吸收、消化直接促进企业技术积累,并为企业“二次创新”提供可能。因此,只有重视培训,才能使企业不至于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中。高层次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技术吸收能力的关键要素。

(三)企业本身吸收和改进技术的能力较弱。

以产品、设备或其他形式引进的技术并不能自动转化为企业的自身的生产力。目前企业普遍缺乏技术能力的现状下,企业对选择、吸收、利用和改进技术所必须的技能和知识的开发进行投资是必要的和紧迫的。

(四)四川省国际技术转移中介科技机构的力量相对薄弱。

科技中介机构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也是各种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对提高本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有着日益重要的影响。未能很好地为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并成为维系合作关系的纽带。

四、对四川企业进行国际技术转移的建议

(一)建立人员培训机制及建立国际化的文化体系。

企业应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学习机制要与更多自主创新的策略相匹配,使培养的人才能够迅速进入生产过程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要发展有效的学习方法,组织员工有目标地进行系统化学习,发展学习型组织与建立国际化的文化体系,积极推动知识管理,重视与外部的知识交流。

(二)依托有丰富经验的国际技术转移中介机构。

经验丰富的国际技术中介机构,不仅需要对本地区国际科技合作需求进行调研,还应为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有效信息,并组织项目对接和提供咨询评估等服务,以知识、技术、经验、资金和信息等为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三)企业自身应重视对先进技术的吸收与实践。

企业的吸收能力主要涉及到四个环节:知识的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换能力、开发利用能力。主要会受到产业环境、自身的资源和所吸收的技术特性的影响。

如果企业只是一味地引进而不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那么企业只能获得短期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通过加大对技术消化吸收的投入,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实现自身在技术能力上质的飞跃。

总之,国际技术转移的迅速发展,对四川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应从自身出发,根据国际技术转移的特点,调整内部结构与企业战略,以全球的视角、合作的意识、发展的观念和改革的思路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核心竞争力,以促进四川省创新科技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

参考文献:

[1]M Mahboudi and B R Ananthan, Effective factors in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of iran(2010).

[2]John H. Barton, New Trends in Technology Transfer (2007).

[3]Samli A C (1985), Technology Transfer, Quorum Books, University of Bradfor.

[4]王新新,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技术转移趋势及发展路径研究(2010).

[5]黄卫平,李娇,国际产业转移平台与技术转移探析 (2008).

[6]王光辉,王祎,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2009).

[7]吴晓波,陈宗年,技术跨越型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探究,(2005.3).

[8]许璇,我国企业基于国际技术转移的技术创新研究,(2007).

[9]何保山,顾纪瑞,严英龙,中国技术转移和技术进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6) 第一版.

[11]四川科技年鉴 2010.

[12]四川科技年鉴 2012.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