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即美德”视域中学生美德的系统培植
2013-04-29邱兰君
邱兰君
【关键词】知识即美德 学生美德系统培植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20-02
苏格拉底一生致力于探索伦理哲学和公众教育,“知识即美德”是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的重要命题。“知识即美德”观蕴涵着去私存理、智中存美、德行可教等伦理哲学,不失为别具一格的美育方法,与学生美德的系统培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而,在“知识即美德”视域中探讨学生美德的建构颇具意义。
一、关于“知识即美德”的几点认识
(一)去私存理
站在智者的肩膀上看智者,苏格拉底赞同智者学派“沿袭旧俗的时代已经过去,个人的独立判断须代替权威”的观点。但是,“智者萦回于各人的‘意见,最终证明不是囿于一己的偏见,就是陷于各种私见的混战”,鉴于这种混乱的哲学状况,苏格拉底认为,“正是通过个人取得独立思考的过程,通过解放个人的感情,事情才变得清楚,在各个领域中人的才能在于他的知识。这是因为,首先,知识不是‘意见,而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公共的和客观的认识,知识使我们摆脱了私见的束缚,成为真正能行独立判断的主体,因此,人的本质及主体在于理性而非感性(意见)”。①即通过知识和识见,人们不再盲从于自己的主观偏见,去私念而存真理,能客观地认识事物真的一面,从而更好地坚持内在的善。这个观点正如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一样,即“唤醒别人的伦理意识,使人意识到在自己的思想中便拥有善和真,亦即拥有产生道德行为和认识真理的潜在力。我们不再是直接拥有这些东西,像随处都有水一样;而是像在某些地带的一只船上,必须自己预备水。直接的东西不再有效准了,它必须对思想说明它存在的理由”。(《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65页)
(二)智中存美
智中存美在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命题下体现在两方面:道德知识和社会的意义。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要行善,首先要学会分清何为善,何为恶。知识本质上是善性的,只有了解善的知识,我们才能进行善的行为。“例如,公正和勇敢的美德就是知道在特定的环境中如何行动,‘知道如何行动就是知道在那种情况下那样做是‘最好的,故可以说美德是对善的知识,作恶是由于无知”。②此外,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从古至今,公民的美德皆在于学有所成,进而尽其所能奉献社会。“只有知识能使一个人成为有用的人,从而是有美德的人。一个蹩脚的匠人、一个屡战屡败的将军不能尽其本分,故亦无工匠或军人的美德,甚至不能称其为工匠或军人;而一个不能各显其能各尽本职的社会必定是无法存在下去的”。③因此,可以说知识是美德必不可少的因素,知识本身也含有美德的内涵。
(三)德行可教
“正是因为道德是知识,为恶是出于无知,致德之途就在于致知,要再‘认识你自己,而‘未经思考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这样,对人进行道德教育不仅可能而且必需,通过教育可以使人知道什么是善,从而引导他到善良的道路上来”。④从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苏格拉底旨在反对血统遗传论,打破社会习俗和惯例的权威,认为知识不是天生遗传的,从而提出了理性思考、反省批判的道德教育。同时,他承认人天生有区别,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当中,伦理、道德问题是中心问题,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美德,教人怎样做人。他指出“把精力用在高尚和善良的事上……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禀赋最优良的、精力最旺盛的、最可能有所成就的,如果经过了教育而学会了应当怎样做人的话,就能成为最优良最有用的人”。⑤虽然他的这种思想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在我们现代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这个观点仍然在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知识即美德”观对学生美德建构的启示
首先,传播真理正义,抵制自私心理。苏格拉底在当时提出“知识即美德”的命题,一方面是针对当时的贵族血统个人遗传决定论,同时也反对智者提出的从社会传统向个人意见转变的论断。他认为一个人要掌握善的真理,就必须根据人类的思想是普遍的、理性的作为先决条件来探讨,即善为普遍的。正如休谟的《人性论》中提到的:“当人们认识到,‘让别人占有他的财务,对我是有利的,假如他也同样地对待我,一种共同利益的感觉便在全体社会成员中产生”,“人们因而对他们行为的未来的规则发生一种信心,而他们的节制与戒禁正是建立在这种期待之上。”⑥今天,正当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之际,我们却看到了一些商家为私利而把地沟油当食用油出售等一系列骇人听闻、严重危害社会、败坏道德的事件。究其根源,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部分社会成员还存在过重的自私自利心理,没有从内在领悟人类的善的真理,从而在现实实践中被自私心理所误导。鉴于此,我们应该注意在学校中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向学生传播善的真理,淡化进而逐渐达到抵制人的自私心理,最终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其次,挖掘知识中的美德,感化人性。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观中的“知识”包含着两方面的内涵,即善的知识和社会奉献。很多教育者甚至学者均认为传授知识即为智育,而批判当代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其实不然,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本身也有善的性质。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柳宗元说:“君子学以植其基,信以笃其道。”这些不仅是文学诗句,里面也包含着一定的德育道理。另外,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正是因为他的专业知识,才能从事救死扶伤的善事。因此,现在的学校并不是缺少德育内容,而是在21世纪的经济科技时代,教育者没有注意挖掘知识本身善的一面,过分看重知识功利化的一面。或许更多的是,德育只重形式,德育内容空洞而趋于表演化,缺乏实质的教育意义。由此,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建构新世纪学生的美德,教育者必须挖掘专业知识的善性,在说教的基础上更重视情境的感化,引导学生道德观念的内化与自省,从而有效实现德育的目标。
第三,德行可教,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同的学生,由于遗传和环境的不同,其世界观、道德观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个别学生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平低下。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命题提倡德行可教,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学生的道德水平高低不一,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对某些学生失去信心,甚至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应如苏格拉底所说:“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的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⑦现代学校的德育也应该坚持这样的德育原则,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此外,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还应该重视学生个性,采取说教、榜样示范、情境熏陶等方式,有的放矢,并结合学生的实践进行教育,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悟并内化美的品德。
注释:
①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版,第23页.
②③④同上,第24页.
⑤色诺芬著,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M].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39页.
⑥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版,第100页.
⑦柏拉图著,余灵灵、罗林平译.苏格拉底的最后日子——柏拉图对话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66-67页.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