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长桥欲化龙
2013-04-29吴友元
吴友元
东溪是诏安县最大的水系,发源于平和县的大芹山,流经11个乡镇,流域面积1066.9平方公里,长达93公里。东溪流到南诏镇梅峰村后,又分出洋尾溪(又名龙尾溪、浒溪)。洋尾溪在宫口港与东溪主流汇合注入大海。
古代时,诏安沿海陆地比现代低了好几米,海水涨潮时可沿东溪入灌至西潭、溪东一带。潮汐属正规半日潮,潮流性质为往复流,每昼夜出现二次涨潮和二次落潮,一涨一落历时12小时25分,最高潮位3米以上。
因此,洋尾溪中潮涌浪大,“雨水时溢,风潮迅激”,“先年官设渡船,往来获济”。但两边滩涂泥泞深滑,“路泥深数尺,岸没泥中,崎岖泞滑,舆莫乘而马莫驰,商旅消魂,男妇泪滴。”
而洋尾溪为“闽广往来络锋之津”,其“西咽百川,沟浍附焉;东支大海,潮汐咸焉。”若“假船以济,第风涛每怒涌,舟楫且颠危矣。”后因行军需要,架设简单的木桥,“梁之以木,而频年修葺劳费,且无巳时。”
明代嘉靖年间,闽南倭祸严重,倭寇勾结诏安梅岭和广东潮汕一带海盗,抢掠烧杀,民不聊生。据《诏安县志》(康熙志)记载:嘉靖三十五年(1556)任诏安知县的龚有成多次带民兵与倭寇作战,“四十年(1561),又以民兵与倭数千人战于三都之土桥村”。“四十一年十月,倭复以数千人至县城,攻其栅,有成御退之。”
接任知县梁士楚“继龚有成而治。士楚调度经营,不遗余力……先后相机剿抚,擒斩海贼一千余名”。嘉靖四十五年(1566),梁士楚协助戚继光“擒斩吴平海贼一千八百余名,抚散余党五千余众。”
为平息海盗倭寇的啸乱,明朝官兵在闽南粤东一带驻扎防守,洋尾桥上“日夜过师”。至今在梅岭果老峰上,还遗留了大量明代驻军将领的诗词石刻。较早的有明嘉靖五年(1526)福建布政司右参政蔡潮题刻的“望洋台”。此外,还有隆庆、万历、崇祯年间的诗刻。如洋尾桥建成的万历九年(1581)南澳副总兵于嵩(兵部尚书于谦之子)题刻:
地险壮嵬峨,行穿翠霭过。
潮平千岸调,云出万山多。
剑舞吞牛斗,旌飞剪薜萝。
年来经几汛,瀚海息鲸波。
由此可见,洋尾桥又是军事上的交通要道。
明万历七年(1579),邓于蕃任诏安县令。邓于蕃,南海人,字价卿,号白屏,举人。先为福建宁洋县令(今龙岩、永安一带),多惠政,“以拊循爱养著名,比加秩进俸来诏(加五品服),一下车即询疾苦,矜寡弱,轻徭役,省里甲,平讼狱,修废堕。洁已玉身,未尝分毫有所过取于民,民之信公深于慈父。”当年,邓于蕃建洋尾桥的想法因“会岁且荒歉未遑。”
万历八年(1580),“年和民悦,诸务稍暇,乃召匠计直,鸠众授役”,由耆老沈阳烈等协助,于十月十二日凿石兴工。(《诏安县志》、《诏安地名志》皆把建桥时间误记为万历七年(1579),即邓于蕃就任诏安县令之时)。石桥于万历九年(1581)五月十五日峻工,太史林偕春叹曰:“逾年能举数十年未兴之役,期成之以数月!”
万历九年正月,邓于蕃已擢升为三山(今福州)二守,桥梁尚未完工,接任的县令慈溪人进士张大器续建工程,于五月建成,历时七个月,耗资一千一百六十两白银。
万历九年(1581)林偕春应邓于蕃之请,撰写了《诏安广南桥记》。题其名曰:“广南”,以应图谶。林偕春(1537-1604)云霄人,字孚元,号警庸、云山居士。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两浙学政,湖广右参政。
据林偕春《诏安县广南桥记》说:“桥之长六百三十丈,广九尺,为趾九十有八,酾水为九十九道。”这里说的长度显然有误,经实际勘测,长为591米,宽2.8米。后来桥墩增至102个。
石桥建成后,“通行称便”。后来继任的诏安知县夏宏、通判俞咨益重修之。至万历三十年前后(1602),由于“事属初创,且中流深泊处专力,江皋夷地草草焉,迄今水道轶响激荡,平夷易为冲流,计覆败三十余空。”桥面桥墩倾圯三十多处。
万历三十五年(1607),郑化麟任诏安知县,“诸乡老进言曰:洋江一渡,孔道也,桥而圯矣,与无桥桴同。”郑化麟“即捐俸赀如千金,命西衙李君釐焉,而以耆民林汝韬、许梗、叶练率群匠计程”,开始重修,至第二年(1608)初夏,便巩固了堤基,铺上了石梁,三十几道颓圯的桥墩接通了。“舆者从者,自是乎坦夷矣。”
郑化麟改称广南桥为“龙尾桥”。桥头原一寺庙,为邓知县所建的“广南庵”,扩建后亦改称“龙尾庵”。“广南”两字,可能是指邓于蕃为广东南海人,也可能含有开拓南方之意。而郑化麟改为“龙尾”两字,也可能与“化麟”有关联,皆所谓“图谶”也。
郑化麟,嵊县人(今浙江绍兴东南),举人,万历三十五年至四十一年任诏安县令。
洋尾桥建成后,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四百年间都在使用,桥上的石板被行人车马踩磨得光滑如镜,方便了千千万万旅客的交通,又不知拯救了多少条在风浪中渡江失事者的性命?
1957年我县兴修水利时,拆除部份石材,仅存16墩,石桥始废。
万历年间,本县绅士沈介庵又于二十四年(1596)倡建东溪石桥,四十七年(1619)修建港头官道,使福建到广东的官道畅通无阻,坦若周行,为闽粤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闽南自唐宋以来就有凿石架桥的传统和特殊技艺。如宋嘉祐四年(1059)建成的泉州洛阳桥长1200米,扶栏五百个,石亭七所,石塔九座,是世界最长的石架古桥。又如宋嘉熙元年(1237)建的漳州江东石桥(又名虎渡桥)长335米,桥孔15道,墩间每跨以5条石梁铺成桥面。有些石梁长23米、宽1.2米,厚1.3米,重达200吨。这么重的石梁,工匠们如何把它们架在波涛汹涌的急流之上?至今仍然令人为之惊叹!
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我国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也说:“江东桥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性问题。”
洋尾桥的长度虽不及洛阳桥,石梁的重量不及江东桥,但其建造也是一个浩大工程。
洋尾桥的桥墩以0.35×0.45×4米的条石交错叠砌,呈六菱形,两端如舰首,以减小浪潮的冲激。桥墩长8米,宽约4米,(两边浅水处约6米×3米),高约8米(从泥沙上开始量至桥面,在古代不知深几许)。桥墩计102个,建造总石方约23000立方米,重约69000吨。
桥墩下的地基据说以乱石装在毛竹编的大筐中下沉堆积而成,大约估算为长10米,宽6米,深2米,102个桥基约总石方为12000立方米,重约36000吨。
洋尾桥墩间每跨以4条石梁铺成桥面,现存几跨的每条石梁宽0.9米,厚0.9.米,长8米,重约20吨,中间的石梁据说每条长近10米,宽1.2米。靠岸两边的石梁较小,约4.5×4.5×8米,桥梁有100个跨间,用石梁计400条。总石方约2600立方米,重约7800吨。
桥梁总计耗用花岗岩约37600立方米,总重量约112800吨。
这么多立方的石材,这么粗重的石梁,是如何开采、运输、架设的?至今仍是个迷。而且在短短的七个月内建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不可思议!以现代的技术、工艺、采用大型挖掘机、吊车来建筑,也不可能完成。
据传说,古代没有钢材,工匠便用铸铁锅溅出的“鉎珠”,烧钳在铁錾的尖头,以增加硬度,能凿开花岗岩。
工匠在大石上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沿这条直线每隔15厘米左右凿出一个个长方形的锲孔,每孔约7×4cm,上宽下窄,再用铁锲子塞进孔中,用大锤从左到右,从右至左轮流敲击,使锲子慢慢吃进石孔,把大石涨裂。
在沉填桥基时,工匠以竹片编成猪笼状的大竹筐,放进大大小小石块,再把竹筐口绑紧,以舢板船运到桥基处,两脚轮流踩踏晃动舢板两侧,使船侧翻,整筐石头便沉至江底。等桥基沉填到浮出水面,再以条石迭砌桥墩。
开采花岗岩的地点选在洋尾溪出海口的腊州和洪州大屿、小屿。石材开采后放到木筏上,乘涨潮时,浮运到建桥桥址,架到桥墩旁,再用绞车吊装上桥墩。退潮时,木筏又驶回采石处,但这长8米,重达20吨的石材如何放到木筏上?木筏要有多大?木筏如何撑得稳,要不要用绳子在岸上牵?而且一天只有白天这一涨潮时间可利用,400条长石梁和数万条短石梁怎么可能在几个月内运完?
这都是令人费猜之谜。
洋尾桥建成后,被称为“龙桥亘渚”之景观,与“南山石塔”、“良峰古庙”、“樟垅春云”、“长湖秋水”、“黄塘荷香”、“赤溪腻涨”、“初稽玉泉”、“西峤海月”、“钓屿临江”、“钟门巨浪”、“渐岳晴岚”等景观并称为“丹诏十二景”。历来文人墨客皆常至此游览,并留下许多咏赞的诗文。
清康熙《诏安县志》主篡戴冠赞曰:官屿西堤,潮来不绝,如带东流,竭奔放之力,以齧龟山。非长桥锁之,天潢洩矣。朗朗百间屋,蜿蜒如龙。桥截而诏之人士,隽者不爽。度桥而岭,古道长亭,委轮如织,亦农桑鱼盐一都会也。召棠未剪,岘首碑存,后有过此而停车者,何人也?”
清道光进士黄开泰诗云:
薄宦离家久,重来续旧游。
渚清明远树,浪急下轻舟。
啸咏长桥静,低徊古寺幽。
溪山残照里,策蹇满程秋。
清道光拔贡沈祖庚也有“龙桥亘渚”诗:
望洋兴叹苦难过,固垒而今利涉多。
龟麓萦纡环一带,长虹万丈驾银河。
清举人沈堃年咏“龙桥亘渚”:
未云波上已垂龙,踏遍长桥倩短筇。
夹岸有山皆露顶,扶欄无竹不成胸。
现代诗人、教育界前辈沈光先生亦有诗云:
浩浩汤汤水势汹,更加暮鼓与晨钟。
秋风秋雨驱潮至,百丈长虹欲化龙。
洋尾桥1985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却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遗址已快湮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