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全”“三心”“三成”的使用
2013-04-29范晓泉
范晓泉
摘 要:“后进生”是学校永远存在的现象,“后进生”多了,就会影响学校的质量和形象,影响可持续发展。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一直是学校和班主任老师比较头痛的事。现从转化的方式中总结出了“三全”工作法、“三心”教育法、“三成”培养法、“二人情境”法和“短期目标”法,从而对“后进生”进行有效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三全”“三心”“三成”教育法
“后进生”是指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相对较差的学生,是有明显缺点或不足的那一部分学生,“后进生”不是“坏学生”,通过正确的教育是可以转化的。
一、采取“三全”工作法
教育应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立足“三全”,即:面向全体“后进生”,面向“后进生”的全方面,面向“后进生”转化的全过程。“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工作,班主任老师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后进生”的各个方面,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并持之以恒。“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要改变“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思想品质和综合素质。
二、实施“三心”教育法
班主任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具备“三心”,即:“爱心、信心、耐心”。爱是最好的老师,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说:“爱孩子老母鸡也能办到,只有爱那些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孩子”。越是“后进生”平时受到的冷遇越多,也越能感受到爱的温暖。如果说爱心是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基础,那么信心就是转化“后进生”的动力。尤其是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效果不明显,甚至出现反复时,班主任老师千万不能灰心,更不能有“前功尽弃”“恨铁不成钢”的感叹,因此,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关键是耐心,班主任老师一定要有心理准备,能正确对待,有耐心、有恒心,善于总结,改进方法。只要我们具备了“爱心、信心和耐心”,就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三、坚持“三成”培养法
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根据“后进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我提出了“三成”培养法,即:“成功、成人、成才”。人生活在希望之中,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之处,并及时鼓励。清代教育家王阳明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要多采用赏识教育。“十指连心”,班主任对“后进生”取得的成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不应当视而不见,更不能求全责备,看到学生的本质、主流,鼓励他们克服缺点,不断进步。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从业人员,“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师应当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不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需求的毕业生。我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但我希望对每一个学生的教育都是成功的。
四、注重“二人情境”法
有些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经常在办公室或教室批评学生,其实,这不是一个好办法,更不是一个可以经常用的办法,对“后进生”改正缺点,对树立班主任的威信,班主任要学会“换位思考”“心理置换”,要学会创设并充分利用“二人情境”来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使他们真正感到你是爱护他,关心他,而不是故意找他的麻烦,“小题大做”……真正帮助他找到犯错误的原因,诚恳地提出改正错误的有效方法,只有当学生接受你这个班主任的时候,他才会接受你的教育。“二人情境”有时是班主任创设的,有时是无意中偶遇的,如,劳动时与某学生在一起,途中相遇等等,往往偶遇时谈心的效果会更好。“二人情境”法,二人是条件,情境是关键。班主任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创设最佳的“二人情境”,力争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五、实行“短期目标”法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些班主任对“后进生”提出的目标过高,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短期目标”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和健康成长。一个目标实现后,再制定另一个目标。制定目标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阶段和情况不同而异,不能统一标准,鼓励学生通过努力提前实现目标,作为教师或班主任,做“后进生”的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千万不能有操之过急的想法或做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一个成功的乃至高明的班主任都不可能制定出适应所有“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方法。时代在变,教育的对象在变,班主任要针对新形势下“后进生”的新情况,调整新思路,找出新方法,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种力量,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赵海涛.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探讨.中国电化教育,
2007(9).
(作者单位 江苏省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