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团队发展研究

2013-04-29王洪艳杨宁陈建明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改革

王洪艳 杨宁 陈建明

摘 要:本文以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为牵引,以推进新军事变革为契机,探讨了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问题,从团队构建、团队管理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及与科研协同发展等方面探讨了高效团队的建设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团队 教学改革 团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178-03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活动,其内在机理和内部矛盾运动的力量源泉在于人际间的协作互动,区分高效组织与低效组织的关键可变因素,就是组织成员的行为。教学团队首先是一种教育组织—— 政治性育人组织,其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 既要育人又要育己的专业学习性组织。

2007年1月和2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1、2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作为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在借签国内外一些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多年实践标明,教学团队能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团队内教员能力优势互补,一方面:使教员获得业务成长平台;另一方面使使课程建设获得有效的建设力量和途径,同时学员获得优质共享教学资源,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教员队伍是实施“质量工程”的一个新课题。

1 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的构建

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依托于计算机教研室,始建于1999年,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硬件基础》等系列课程为基础形成的,由高职教员和博士作为团队带头人,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良好的创新性学术思想和敏锐的学科前沿方向洞察力,在团队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威望。近几年,通过积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措施,提高团队梯队成员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形成了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良好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成员以中青年骨干教员为主体,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组成梯次合理的队伍如表1所示,团队中既有教学、科研骨干,又有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还有相应的学科依托和支撑(如表1)。

2 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的发展

长期以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本着团队精神,以军队信息化建设为研究方向,努力打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平台,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从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几个方面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发展。

2.1 教学团队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

教学团队能否高效、有序地运行,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套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制度或规范。因此本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结合学院的发展规划,制定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管理规章制度》,如建立了引进机制、评价机制、奖惩机制、晋升机制、交流机制、培养机制,其体系如图1所示,并定期制订教学团队发展规划,确定教学团队发展的目标。《教学团队管理规章制》把团队成员的行为统一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合力,这是完成教学团队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体现了规范对团队行为所起的合力功能(如图1)。

2.2 教学团队人才梯队的培养

为推进新军事变革,加速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教员队伍的培养,这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院校教员队伍中有多种编制形式,既有军事教官、技术军官教员、文职干部教员,又有非现役文职教员,有的穿军装、有的又不穿军装。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主要是由文职干部教员和非现役文职教员组成,既具备大学教员队伍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军队人员的特殊性,因此对于教学团队人才队伍的建设,不能完全按照地方大学教员师要求,也不能严格按照军事指挥员要求去做。为此,教学团队在遵循人才工作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教育转型,制定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主要包括青年教员的培养及队伍人才的培养,以形成高学历、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团队人才队伍。

在青年教员培养方面,教学团队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配备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指导教师,主要是博士、教授,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引导和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以提高青年教员教学和科研能力。同时,鼓励青年教员在职读硕、读博,提高青年教员的学历和职称。

同时,教学团队还密切关注教员梯队的建设,力争带好一帮青年教员,团结凝聚一批学术骨干,建设一支富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某一阶段的教学团队的结构要以一个相对稳定的固定形式存在,但纵向来看,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特点的人员的参与。因此,高效合理的团队还应结合任务和目标的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调整人员的进出。

几年来,教学团队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激励教师提高学历和职称,而且让团队成员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教师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最终形成了职称和学历结构相对合理的师资队伍,提高团队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2.3 依托教学团队平台,促进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发展

教学团队建设目的是提高教员素质和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因此,高效的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开展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和实践,具体包含如下几方面建设内容。

第一,课程设置应放在整个专业培养方案的框架下来考虑。计算机基础各门课程都成立了课程组,大部分课程都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教育资源,其中素材类教育资源有试题库、试卷素材、媒体素材、文献素材、课件素材、案例素材和常见问题素材等。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结合不同专业学员的不同专业背景,在有限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有选择地融入专业基础的教学。在第一层次进行介绍,在第二层次时要求理解原理,而在第三层次实现应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非计算机专业的学员在本学科领域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获取、处理等计算机应用能力。

第二,构建“教、学、实践”穿插和同步的新的机房授课模式。计算机基础是一系列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让学员多动手、多实践,通过编写调试大量的程序、进行大量的实例操作,才能使学员理解软件的思想方法、积累软件操作的经验,体会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这类课程,我们的做法是:采用“教、学、实践”穿插和同步的新的机房授课模式。精讲、案例分析演示和学员实践相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和展开,科学安排实验课教学。在机房授课的环节中,严格贯彻“实验教学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针,教员精讲一、两种知识点,演示1到2个典型案例,学员根据案例和新的任务实践一类知识点,以达到知识扩展和巩固的效果。

第三,教学手段先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教师或学员现场操作”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的优势互补的教学手段。课后利用网络课堂为学员提供多种答疑渠道。许多学员如果疑点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学习信心。现在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手段,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课堂录像、学习论坛、FQ等即時交流工具在网上进行,这种答疑方式不但实时高效,而且深入透彻。

第四,考核模式多样化,积极推进计算机无纸化考核方式改革。课程考试是为了评价和改进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 除了具有检验功能外,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结合我院课程设置,考查课程的特点与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为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探讨课程理论考试方式与内容的针对性,总结课程理论考试形式的局限及采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的优势,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学员对计算机无纸化考试应用前景的评价,充分论证不仅该课程采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的可行性,研究无纸化考核方式适用的课程,率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进行无纸化考试的改革。

2.4 教学与科研相促进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关系,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并鼓励团队成员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工作中,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近年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在努力搞好本科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支持教员跟踪新装备。教学团队不断加大投入的力量,鼓励团队成员到部队代职、跟研跟产,调动成员科研攻关的积极性。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了多项重大课题,取得许多科研成果,对部队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与此同时,团队成员将科研成果与内容引入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中去,大大地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题理论教学气氛,增强了学员们的工程意识,同时也使学员能更快、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3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的成果

团队成员通过不断地努力,教员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教员队伍年轻化,一批年轻有为的后起之秀迅速成长,逐步担当起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任。三位教师被评为副教授,一位评为教授;90%以上的成员参与或主持科研项目,在学术上积极组办和参与科研学术交流活动,发表了数百篇教学和学术论文,编写教材4部。在全军计算机基础教学观摩比赛、总装和学院优质课竞赛及青年教员基本功竞赛中相继获得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突出培养学员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对《微机原理》《计算机硬件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等课程进行了课堂授课模式和考核方法的教学改革,取得的良好成绩。计算机无纸化考核除了考核学员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促进了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健康发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的全年级一次性通过率逐年提高,已经由2007年以前的40%左右,提高到80%;同时,考试改革促进了学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提高,学员积极参加学院的软件设计大赛、全国的软件设计大赛,数十名学员获得了全国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教育教学课题“生长干部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总装二等奖、全军三等奖的好成绩。

4 结论

总之,教学团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通过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员培养,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全方位打造信息化条件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合力的教学效应,对于培养高水平的转型条件下新型军事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勤,李楠,胡青,等.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9):16-19.

[2] 宋秀芹.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团队建设之我见[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6):50-51.

[3] 宁正元,钟一文,陈琼,等.计算机基础课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7(11):68-70.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教学改革
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研究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校企双师团队建设研究
网络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