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3-04-29张志纯陈文知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张志纯 陈文知

摘 要: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合作紧密性不强、实践教学内容单一、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师资培养作用不强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通过一条主线、三大平台、四项工作、三项保障措施,在实践中构建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04-03

据世界酒店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酒店业发展最快的第一大国[1]。为了更好地满足酒店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酒店专业也在不断探寻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与市场联系极为紧密的一个专业,酒店管理专业需要不断完善提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层次与方式,加强与企业的深化合作、紧密联合,使学生真正的将理论知识落到实处,掌握行业一线工作要求及技能。我校在2004年开始,就与酒店行业开展多方位深层次多层面的酒店人才培养合作,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探讨高职院校酒店专业与酒店企业在酒店人才培养工作中校企合作的新发展模式与路径。

1 现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校企合作紧密性不强,缺乏深入合作机制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现阶段校企合作的酒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看起来似乎既满足了学生实践教学的要求,也满足了酒店企业的用人需求,但实际上这种校企合作大多数仍停留在“打工”层面,即酒店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而非将其作为培养对象;酒店对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未能形成比较完善的深入合作机制,合作仅停留在形式。

1.2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缺乏深层次认识

由于多方面资源的限制,现阶段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的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的合作方式比较粗浅,学生实践内容较单一,大部分院校的学生在近半年的企业实践中往往都只在一个部门学习,无法对酒店管理的总体情况有全面了解;学校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缺乏对企业的认识与沟通,难以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酒店企业方对学生培养积极性不足,对学生更多的是管理,而非实实在在的指导与培养,无法有效地实现学生整体素质与职业技能的提高。

1.3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师资培养作用不强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学校与企业各自为政,导致了教师与企业的联系不紧密,课堂理论教学与酒店的实际需要相脱节,学生在“学校学的”与在“企业做的”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同时,企业也缺乏对教师进行指导与培养的意识与行动,不仅不能发挥实践教学基地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用,也导致了在专业建设中企业未能发挥其行业先导作用,不利于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

2 构建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为,新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目标体系的引导、内容体系的构建及保障体系的支撑。因此,在长期的校企合作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以下“一三四三”模式。

2.1 一条主线

目标主线。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中,我们始终围绕着“培养具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精神,系统掌握旅游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扎实服务技能和实操本领,以宾馆、酒店为主、一专多能、适应面广的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主线,进行人才的培养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期满足酒店越来越高的用人要求。

2.2 三大平台

校内平台、酒店企业平台及网络信息平台。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好校内教学及实践平台与校外酒店企业实践平台,构建“校企合作网络平台”,实现“校内教、校内训、校外学、校外用”,将学校内部教学、课堂实践、校内实践及酒店企业培训、酒店企业实践操作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体现实践在各门课程中的重要性,加大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以网络为媒介,实时公布行业、企业、学校的重要改革及发展信息,及时与行业、企业进行交流与沟通,提升校企合作的效率及效果。

2.3 四项工作

(1)师资队伍建设。

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缺乏酒店一线工作经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针对这种情况,可让专职教师在企业“顶岗工作”,如作为学生所在部门的领班,并定时轮岗。这样既可一线了解学生的实践及工作情况,也可进一步对酒店的经营管理及实践操作有更深刻认识,密切与酒店关系,加深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专职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将实训教学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使理论教学更具目的性,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促进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

(2)酒店企业高管进校。

“酒店企业高管进校”是促进校企交流的一项有效措施。即在学生刚进校及在校学习过程中,邀请合作酒店高管为学生做酒店培训讲座,并参与到课程教学过程中来。一则可使学生在进校之初就初步树立对酒店的感性及理性认识;二则可通过与酒店高管交流,对酒店一线工作有更好的认识及把握,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初步规划;三则进一步加强了酒店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企业高管可以对学校教学情况有较深入了解,并依此提出相关意见及建议,学校也可通过与企业高管的交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计的科学性。

(3)酒店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在高职院校酒店管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邀请酒店企业参与,双方针对实际工作过程,共同合作进行岗位分析、能力分析,共同探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多方面的要求,就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能力构成、专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科学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贴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满足校企双方需要的课程体系,合编实践教材,避免“闭门造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及效果。

(4)高职院校为酒店提供常态服务。

本着互惠互利原则,高职院校要建立对企业的常态服务机制,形成主动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为酒店定期提供人员相关培训及技能鉴定等培训服务;建立人力资源动态共享机制,为酒店旺季解决短期人手不足的情况,减少酒店运营成本。

2.4 三大保障措施

(1)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相应的适合校企双方情况的合作管理制度。

具有长效运行机制的校企合作是双方共同履行的责任与义务。签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建立有效合作管理制度,将双方合作管理情况制度化,对校企合作中双方工作职责、实习岗位要求、职业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制订企业兼职教师、学校实习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与管理办法等;强化道德约束,使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要求、制度要求与道德要求,把对方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与自身利益的共同体,保证合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确保实习顺利进行。

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由学校领导、企业负责人及其他相关负责人组成,具备一定权威性,能很好协调双方利益,解决实习中遇到的各种合作问题。

(3)培养高效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实习指导老师队伍由专业教师组成,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及管理水平,熟悉企业业务,具有较丰富的实习指导经验,能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与复杂事件;能结合教学需要及实习大纲,指导开展好实习工作并做好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见图1)。

3 新型“校企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创新点

3.1 确立新型的培养目标,校企共同合作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体系

“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工作”是校企合作的目标,更应成为我们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常态。通过到企业调研、邀请企业专家到学校进行授课、讲座,以及教师到酒店顶岗工作、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等,针对市场及工作需要,校企共同作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与课程体系,共同编写校企合作实践教材,建立全方位的实习实践计划。酒店企业全过程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及质量控制,使酒店专业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够满足高职院校的教育标准,更能符合酒店企业的行业标准要求,“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3.2 改变单一的校企合作实践模式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单纯地让学生到酒店实习并不能满足酒店行业发展的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因此,改变单一的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势在必行。

(1)校企合作教学。校企双方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调整课程设置、承担教学任务和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施。酒店企业根据其用人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过程中提出要求及建议,将行业要求与高职教学要求相结合,思考更合适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方案;邀请酒店高管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一部分的教学任务,负责实践操作要求较强课程的教学,同时,为在校专职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促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

(2)完善培训机制。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企业指派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并给予较高水平较多层面的相关培训,建立并完善企业培训机制。通过实训及培训,加强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弥补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缺陷,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培训不仅是在学生进店之初,更要贯穿于学生实践的全过程;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相关的实践操作,更要涵盖酒店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如企业文化建设等。

(3)构建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所谓的开放性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不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景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社会能力及基本素质等;其二,不仅是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且还包括职业岗位一线行政及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评价;其三,学生也可对实习实践情况、教师指导情况、企业培训及指导情况进行开放式评价。这种开放式评价,通过以对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及训练为中心,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及评价体系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保证学生的知识及技能掌握水平。

(4)校企共同研究开发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并进行相关的横向课题研究,并将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直接从企业生产一线提炼出的生产性案例作为教学素材,可作为校内学生教学、在职员工培训的实用教学资料;进行横向课题合作,以课题形式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发展瓶颈。

3.3 树立新型合作观,构建酒店参与激励机制

通过调研发现,酒店企业普遍存在参与动力不足的情况,对此政府及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探讨构建酒店的参与激励机制。如在政府层面上,对合作酒店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实行资格认定机制,对校企合作酒店进行适当的舆论宣传,表彰那些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为高职酒店专业作出贡献的酒店;高职院校也要形成主动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从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出发,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与技术支持,走校企互动合作之路,主动为企业服务,为酒店定期提供人员相关培训及技能鉴定等培训服务;建立人力资源动态共享机制,为酒店旺季解决短期人手不足的情况,减少酒店运营成本。

3.4 摆脱单一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校企合作质量情况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双方进一步合作情况。但由于学校与企业的机制不同、利益不同、目标不同,因此,对校企合作的评价就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评价模式,而是应该分别从企业、学校、学生不同的角度出发,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并给予不同的比重,充分考虑三方的利益需求,构建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质量多层次、综合性、科学化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总之,只有改变旧有的、单一的、低层次的校企合作实践方式,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深层次的产学共赢。企业和学校需要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拓展校企合作层面,提升校企合作层次,找准校企合作的结合点,稳定合作关系,加快合作进程,促进酒店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为企业与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 范松璐.LE调研:中国酒店业发展速度全球居首[N].第一财经日报,2006-06-13.

[2] 王昶,袁军平,申柯娅.“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三方共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8(7):47-48.

[3] 王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54-55.

[4] 张伟.利益机制,高校产学研结合赖以形成的基本动力[J].科技与管理,2005 (2):156-158.

[5] 孔凡成.简述国外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及特点[J].教育研究,2007(6):16-17.

[6] 李继廷.构建高职教育产教结合良性互动机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6):40-42.

[7] 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8.

[8] 明立军.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6(10):9-10.

[9] 崔承琦.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7(6):1-4.

[10] 殷开明,李洁.酒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1(1):41-44.

[11] 魏银霞,杜小峥.国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析及启示[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2):66-68.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潜流失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