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特色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

2013-04-29卢松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

卢松

摘 要:随着原有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医学等模式的转变,社会对高级护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高职教育新理念,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所在的学校加大了临床实践课程的学时数,削减了正常人体结构的学时数。如何能用较少的课时数完成正常人体结构较好的教学效果,是目前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结合高职教育新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编写出一本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创新正常人体结构的教学模式,是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笔者就正常人体结构特色校本教材的编写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总结。

关键词:高职护理 整体护理理念 正常人体结构 护理应用解剖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160-01

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的教学多数是按照临床专业解剖学的教学过程,讲授的内容主要包括系基本组织、胚胎学、系统解剖学三部分。对于护理专业来说,许多内容偏深、偏多、与护理专业临床实际联系不密切。根据高职教育新理念,笔者所在的学校加大了临床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削减了正常人体结构的学时数。如何能用较少的课时数完成正常人体结构较好的教学效果,是目前摆在面前急需解决的难题。结合高职教育新理念,按照教学内容“必须、够用”的原则,编写出一本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特色校本教材成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为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就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特色校本教材编写提出几点体会。

1 要明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将来的就业定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目前日益增长的卫生医疗服务的需求,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护理技能服务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所以,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能培养出适应卫生保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社区诊所、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临床康复护理工作。因此,高职护理专业正常人体结构特色教材编写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理念,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把培养适应护理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新形势的护理人才纳入正常人体结构护理特色教材编写的核心。

2 按照“必须、够用”高职教育新理念,合理精简教材内容

笔者所在学校,在对医院等医疗行业单位调研之后,对原有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大的修订,其中,适当增加了护理专业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压缩了正常人体结构的学时数。针对此种情况,按照原有的教学内容,课程无法在规定的学时内教授完。根据高职教育“必须、够用”的新理念,对原有正常人体结构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筛选、序化。首先,把正常人体结构教材中的细胞学、组织胚胎学以及系统解剖学三项内容,删减为以系统解剖学为核心,组织学内容分解到系统解剖学的各个系统中讲授,同时,针对护理专业特殊工作环境,增设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护理应用解剖学的具体内容包括人体表面解剖学、护理操作技术解剖学基础,例如,护理穿刺技术、注射技术、插管技术相关局部解剖学知识。以临床护理实践为引导,开设护用相关解剖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整体护理思维,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3 依托护士临床工作环境,教材中增设护理专业特色实践内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正常人体结构护理专业的教材内容,多沿用临床专业解剖学的教学内容,以系统解剖学为主要顺序讲授。这种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护理的理念。特别是笔者调查在医院实习工作的学生发现,许多学生刚步入临床护理岗位之后,不敢进行相关的护理操作或者是盲目操作,究其原因是正常人体结构知识掌握不全面,造成许多学生护理操作中产生失误和盲目性。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多数老师讲授的的正常人体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和学生护理操作的工作环境紧密结合到一起。在实践课程中,更是很少和护理工作环境相一致,出现严重的脱节。因此,我们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减,精心设计实践内容。我们删除了原有的全身肌肉的观摩实验内容,增设与护理注射技术相关的表面解剖内容,茹额头,肩部、臀部的肌肉层次结构与神经、血管的毗邻关系结构等实验内容。

4 提高正常人体结构学教师素质,不断创新学生的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笔者所在的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如开展“班墨论坛”活动,邀请行业专家来校做报告;定期组织老师外出参加高职护理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笔者所在学校计划,五年内教师外出培训率达到专业课教师总人数的80%。一本好的教材很重要,但教师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教好正常人体这门课程,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PBL等方法,对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很有意义。在教学中,教师提前抽选简单的内容交由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讲授,教师转为听课、评课。这不仅使讲课的学生学会了制作多媒体课件,拓展了课外知识,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笔者所在的学校每年假期都组织专业课教师到医院等单位进行顶岗实践,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拓展了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正常人体结构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授课时,能紧密结合护理专业临床工作环境,合理的取舍教学内容,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正如一位护理学前辈所说,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成效具有显著的滞后性特点,需要长期的研究。正常人体结构教学过程也应该结合护理学科发展趋势和当今即将面临的老龄化社会形势,不断更新内容和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学生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教材建设与使用的探索[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58-60.

[2] 于艳秋.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的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03,1:46-48.

[3] 米志坚.突出护理专业特色的解剖教学创新初探[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3,13(2):59-60.

[4] 涂明华,汪娩南.论护理学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J].九江医学2001,16(3):52-54.

[5] 庄丽莉,林彩环.构建护理专业特色的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91.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医学机能实验技术课程的开设与探索
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改中微课应用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实践应用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析高职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