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思中国国学热现象

2013-04-29邹佳素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透视传统文化

邹佳素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的瑰宝一直都得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但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力量使得更多的中国人将目光转向了金钱、贸易和市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逐渐的减少,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人似乎在精神文化上显得越来越空虚和迷茫。伴随着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节目的开设,社会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也似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社会群体似乎回归理性,逐步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也是一件好事,但是面对当前中国社会上这种非理性的传统文化学习热,更多的是需要冷静的反思。本文主要是通过当前社会上对《弟子规》《论语》《三字经》等一系列传统文化作品的盲目推广和死记硬背的学习现象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发展趋势等做以理性的分析。

关键词:传统文化 透视 伦理教育 教育热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a)-0012-04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国学作为中国的文化精神,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及人群的价值观、金钱观和人生观有着较大的改变。在20世纪中期,中国对西方文化热崇一时,而对中国自身的文化却是显得较为冷淡,传统文化也同样没有得到同步发展。但是,在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一定满足之后,对中国民族自有的精神即传统文化也就越来越体现其重要性。特别是近些年,中国人们看到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大力宣传,加上中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的逐步丢失,随着许多学者、大师的呼吁,中国国学精神逐步开始寻求其回归,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在西方文化大力宣传的背景下逐步复兴的。

文化的发展是不断向前且呈现动态性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几经波折最终形成当前的传统文化复兴热潮,从五四文化思潮开始,中国的文化发展一直是曲折但也从没停止向前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传统文化的复兴逐步走向成熟。在许多西方国家看来,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深入骨髓的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中国人生活中思维方式和接人待物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相联系的,所以说传统文化热必将回归理性也成了必然。

传统文化热也同样作为一种文化热潮是应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也会应时代要求而冷却。面对西方文化的强肆传播,传统文化应做出怎样的应对转而成为自身主流的文化,著名学者任继愈说:“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也不应抱残守缺,嗜痴成癖,要用两分法”。历来面对中西文化我们采用的是“体用”之论,此时这样的论调似乎不符合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我们不能说谁是“体”,谁是“用”,在承认传统文化理性工具性价值不如西方文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传统文化深层价值观念在中国人中的体现。这样的价值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处事规则及文化基调,而西方文化的工具性很强,但是相对于文化的思想影响力却相距甚远。近些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学习潮的兴起,“论语班”之类的国学热潮愈演愈烈。从幼儿开始学习《百家姓》《弟子规》到央视节目中专家学者的谈古论今,使得传统文化的学习达到了如火如荼的地步。可是,在这份传统文化热的背后,中国人看到仅仅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热爱和回归吗?无可厚非,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精华体现,但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国学将如何在死记硬背中与时代相结合而发挥其作用呢?

有媒体报道,美国士兵在攻打伊拉克时,每人手里都持有一本《孙子兵法》;中国北大的国学班中坐满了无数的南北儒商;商界人员都以参加国学班为荣;在学校,也是着力推广学习《弟子规》《百家姓》《孙子兵法》等等,有的甚至成为选拔学生的必考科目;学生家长甚至也以孩子学习《弟子规》《百家姓》《孙子兵法》等等传统文化为荣耀,由此也催生了社会上一系列鱼目混杂的传统文化培训班。作为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学习与回归,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盲目的传统文化学习热似乎已经偏离了文化学习的目的,当前的这种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盲目性也同时体现在对传统文化本身的宗旨和精神的一种盲目。本文将从几个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读,进而对当前国内的伦理教育进行理性的探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要不断的更新、摈弃、发展和进步的。所以说,传统文化虽然是先人在历史长河中智慧积累的产物,但是其本身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说,对于当前社会上传统文化学习的回归,对国学的追捧热潮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和必要,但是中国在面对传统文化的热烈追捧现象时,更需要的是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态度来面对,这个问题可以分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研究当前中国国学热的发展历史。传统文化学习的回归,使得国学热逐步在中国国内兴起,这种兴起是有其历史渊源的,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足够的历史积累,才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经久不衰。中国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文化思潮就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变革,每一场变革都造就新的思想和文化。也正是这源源不断的新思想和文化的结合才形成了今天中国的传统文化。第二,研究国学热兴起的现象和原因。当今中国社会国学热的兴起原因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是由很多方面的原因组成的。对于国学热兴起的现象和原因进行探讨,不仅有助于深刻分析国学热文化背景后面所影射的社会现象,更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上如何合理进行伦理教育也是具有它的实际意义。第三,讨论研究当前社会对于伦理教育的误区。伦理教育是一个既严肃又重要的话题,当前的伦理教育更多的关注于表面现象,充斥于社会上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表现方式等充分表明了当前伦理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所以,本文的研究拟通过对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中出现的各类现象来说明现代社会中,对于新一代伦理教育的误区进行研究和分析说明。

(2)研究意义。

以中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些盲目追捧学习现象为基点进行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参考性意见。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本文对于国学热的研究以及传统文化的学习、伦理教育等相关学科方面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当前社会上对于传统文化热、国学热等社会现象的评析大部分都处于分析层次比较片面或者浅薄,而专门针对传统文化和伦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研究也就较少,因此,就传统文化学习热现象的分析有利于对中国当前的社会伦理教育状况进行深层次研究。另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来说,把国学、传统文化与当前社会上的主要伦理问题紧密结合,并由此对折射出的伦理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希望有助于社会上伦理教育的良性发展。

1.3 研究现状

中国在80年代后期,传统文化热逐步兴起。这个过程是一个从文化批判、文化重构到文化定位的过程,在80年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争论非常热烈,各个学派的学者对传统文化的取舍以及优劣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等到90年代,有关传统文化的争论已经真正到了白热化地步,而儒学也成为了真正的重点显学,90年代之后,更多的中国学者都侧重于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加深了对其中问题的反思和讨论。新世纪的到来,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更为热烈。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中国经济的持续升温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日益升温。中国目前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方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文化兴起原因的研究。

传统文化兴起的原因主要有宗胜利的《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陈占彪的《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热之考察》、才爽的《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热研究》等。在这些研究著作中,陈占彪学者认为传统文化的学习具有明显的道德化倾向。宗胜利则认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是由当前道德精神需求的一种回归,是当下社会的道德状况的恶化以及失范所引起的。同时,他还对传统文化热的回归进行了分析。他提出,传统文化的回归学习,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得文化需求也随之发生变革,而且,这也是本民族人群在面对当前多民族文化泛滥之下所进行的评判和选择;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新选择也是由于社会人群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对传统文化和现实需求的平衡所进行的反思和评估。

其次,是关于传统文化热的认识态度。

对于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学习回归,许多中国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有万本根的《东方文化的复兴——试论季羡林先生的东方文化观》、刘爱存的《传统文化热的再思考》、王蒙的《从热读“弟子规”说起》和钟友循的《孔子与“传统文化热”》等等。季羡林是一个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赞同者,《东方文化的复兴——试论季羡林先生的东方文化观》这篇文章主要是对季先生的中华民族传统观念进行论述。首先,季先生赞同东方文化观念,也认同当前出现的这种传统文化热现象。其次,也表述了这一热现象之后的种种弊端。昙花一现的推崇只会带来短暂热烈之后的虚无。而《传统文化热再思考》主要是对于当前这种传统文化热的现象进行深一层的思考,作者提出,任何一种传统观念的推广,必须要符合时代的需求,吸取精华、弃之糟粕,推陈出新才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其余的代表性文章主要是利用专门的国学热点来对当前传统文化热的现状进行分析。

综合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以来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的复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存在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目前关于传统文化复兴的研究虽然在中国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还在许多方面存在着问题,例如传统文化热的具体优劣分析、影响、作用以及传统文化的发挥脉络等都缺乏较为详细的分析。

2 概述

2.1 传统文化的概述

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存在的方式。因为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所以中国的文化就具有明显的中华民族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较为广泛,不仅涉及哲学、制度、习俗、艺术,也包括宗教及其他神秘文化因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值得传承的优秀文化。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包含一些落后的、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消极,所以说,传统文化在寓意上可以看成是一个事物的整体,它是由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积淀而形成,同时这种积累和延续是由社会对其产生影响的文化的结晶体,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当前的社会中,传统文化逐步复兴,就是对传统文化出现的一种社会认同感,但是中国社会在对优秀文化赞扬和继承的同时,也应该有着对已不适应现时代发展的落后部分的摒弃精神和勇气。

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都有自身的主流文化及人文精神。中国几千年发展积累出了自身的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从古至今,儒、释、道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牟宗三说:“察业识莫若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题,莫若儒”。通过他的这番话,很明显的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作用不言而喻,正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性质符合中国文化的发展国情才促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力发展。根据张岱年先生的论著,他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归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由此可见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质在于仁、礼、中庸这三种思想。

2.2 传统文化的推广

(1)传统文化推广的原因和推广对象。

传统文化的发展总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多次的沉浮和漂泊之后,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逐步重新引起了中国人的重视。从普遍性来看,传统文化的推广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促使了对精神文化的一种需求。而这种精神文化的需求会随着社会文化的传播逐步进行相互选择,从而推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渴求,而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说是其坚实的基础。第二,中国文化回归的自信力。这是因为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奥运会成功举办,面对经济危机的平稳过渡,持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成功的事件促使了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自信。第三,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驱动。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使得任何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经济活动都一样具有吸引力,基于这个原因,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开始自己的逐步推广与发展的步伐。

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是对整个社会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广,主要是对社会上主要文化群体进行的一个影响。根据当前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捧分析,可以看出当前传统文化的推广对象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社会上的研究者,这类人群作为社会文化的研究者,对传统文化有着与普通人不同的眼光和视角,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这些研究人员是主要受推广者,也是主要的推广者。比如于丹等国学的研究者,他们是新时代传统文化的主要学习者,同时又兼具传统文化的主要推广者。第二类是社会上的文化群体,这主要包括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较强爱好的社会人群,他们会通过电视、广告、书本、参加辅导班等各种方式来接受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影响。第三类是社会上的学生群体。这是传统文化推广的主要对象。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基于对下一代的培养,传统文化又是培养其爱国意识、民族意识以及加强对其人文素质培养的主要方式之一。

(2)传统文化的推广方法。

第一,媒体的渲染。广告媒体的宣传推广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基于传统文化的较大影响力,一些广告媒体就会抓住一切机会来进行宣传。当然,这也是和当前国家政策对于文化回归的一种支持和鼓励分不开的。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媒体、电视、广告、收音机以及书本、网络等各种方式来对传统文化进行推广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这些方式都成为传统文化推广的主要方法。 比如,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开设等等。

第二,学校的推广。学校是培养一个国家下一代的最重要场所,受整个社会传统文化学习的回归思潮影响,学校也逐步开始将传统文化的学习变成学生进步、成绩优秀与否的标准,甚至有的学校的学生招录也开始和学生是否学习传统文化或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考核来进行。这种方式无疑就使得传统文化学习的动力增强,而学习传统文化的动机也变得更为复杂化和功利化。

第三,专家的推崇。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累,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时代学者研究的重点,所以,专家的学习、出书、开设讲坛等各种方式的出现都成为对传统文化推广的一种重要手段,专家学者作为思想文化领域研究的领头军,他们思想的不断变化都会带动整个社会对相关领域的波动。

2.3 传统文化学习的现状分析

(1)传统文化在城市的发展现状及表现。

由于国学热的回归,使得一些盲目跟风的社会现象竞相出现。举例来说,有的学校规定,学生不能背《弟子规》就不让进学校门。而各个地方组织的与《弟子规》有关的活动更是此起彼伏。更有甚者,有的公司进行人员招聘,《弟子规》之类的传统文化内容都在考试或者考核范围之内。甚至,有一段时间,在国内某个省会城市,各界名流纷纷以参加国学的会议、培训班乃至讨论班为荣。学习传统文化固然可以,可是当前这种学习的态势已经是炒作大于学习,表面工作大于实际教育。虽然《弟子规》现在广为流传,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其并不是一个万能的完美之作。在著作之中,主要是用训诫式的方式来对人们的各种行为做以规定,这些规定对于发挥孩子的天性有时不免显得过于绝对和强制,对于学生们个性自由的发展和创新精神都是有不利因素的存在。所以说,在部分国学著作里,有关道德规范是可以传承和学习的,但是对于学习的方式和目的不应该过于行政化,目的化。

举例来说,《百家讲坛》的兴起就是传统文化回归,逐步兴起的重要现象。易中天、于丹等学者的讲解不仅仅带动了一群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衷,更是带动了整个社会的传统文化热。从文化的传承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表示着现代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逐步重视和回归。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热度的背后,都体现的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吗?撇去盲目炽热的传统文化追从,揭开传统文化热之后的真相,不难看出其中更多的是一种盲目的跟风和利益的炒作。

除了中国传统的国学文化以外,对于传统的风水、戏剧等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人随意翻出一堆老古董,随意冠以“优秀”桂冠,堂而皇之地大肆宣扬,如将算卦相面、拆八字、看风水,祭祖祀神……等都冠以“优秀神秘文化”,原封不动、不加分析地加以肯定。实际上,正真属国学经典的部分,因不加以创新,也变得没有生机,缺乏生命力的。如:传统的京剧,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国宝”,如不吸收现代戏剧、舞蹈、音乐……等现代艺术而加以创新,似乎终难摆脱日渐衰微的命运,不创新而空喊振兴,或人为的扶植措施,皆难以奏效。

(2)传统文化在农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国学的经典是华夏民族的文脉,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是中国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可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和经济超常规高速发展,国学经典教育的不足早已在各个方面显现出来。虽然传统文化热在城市广为推广,但是在农村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一般来说,农村的教育条件是十分落后的。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的孩子更多的是在国家普及教育的范围受到的传统文化及伦理教育。除此之外,比如国学班培训之类的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几乎为空白。所以相对而言,农村的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后的,其对伦理的教育也是简单的,相应的负面效果也相对较小。

首先,农村的宣传媒体较为落伍,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热的推广效应较小。这就使得农村中的传统文化发展缺乏一定的市场。其次,是农村与城市发展极不均衡而导致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注定了传统文化在农村很难有推广市场,加上农村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种需求就进一步被忽视,就算个别家长有这样的攀比想法也因为求而不得或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得不作罢。最后,农村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广更多是侧重于学校统一使用的教材,在这些教材中国学等其他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起到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综合来说,和城市当前学习传统文化的炽热度相比,农村显得较为冷清和平淡或者不足。

3 传统文化热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的本质体现是对人的发展期望,无论是孔子的“仁”还是孟子的“善”均是对于个人的内在要求,即要求自我实现,同时这种自我实现又体现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后中国人的精神面貌也是中国文明复兴的表现,这样的传统文化本质对于个人发展或者是国家发展是有利的。“刚健有为”的思想及道德规范回归促进个人发展,“刚健有为”是反映儒家思想的重要部分,“自强不息”的观念激励着青年人不断进取,“刚健有为,君子以自强不息”反映出的自尊、自重、自信及自立思想为年轻人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树立了中国人的自尊,凸显了中国人的骨气。“刚健有为”同时要求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敢,勇者不惧”,即面对困难不退缩,艰苦奋斗。道德规范回归。传统文化热潮推进了道德规范的回归,这不仅体现在社会秩序的巩固,也体现在个人发展中的道德内涵。中国的道德观要求在道德的实践上具有自觉性和必要性。忠、孝、仁、信、礼义廉耻是中国道德规范的主要原则,这些对于个人的道德要求伴随着传统文化回归再次附加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是支配行动的指挥棒,道德思想的深入也带动道德行动的增多,个人道德意识的增强也势必推动社会道德意识的进步。

3.2 负面影响

传统文化热在某些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如出现了新兴的传统文化产业,养生馆、周易馆等等。但是传统文化中的保守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仍存在着巨大的思想阻碍作用,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其弊端是使在高度文明发展的社会中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很难清晰面对,如: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等无疑对于民主化的实施起到阻碍作用,正如土建康所说:“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由于根植于皇权至上、小农经济、儒家思想盛行的封建时代,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消极的因素,对我国现阶段民主工作的推进造成了相对消极的影响。”这样的消极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经济中。80年代后期科技的发展催生了计算机等经济行业。传统文化的复出在经济上的体现主要在企业文化、新兴行业上。企业文化在传统文化回归之时将“和为贵”“德先行”等观念带入到竞争激烈的经济发展中,对于经济发展的方向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同时,由养生热带动的养生经济、周易热带动的周易经济及文化传媒中的传统文化宣传都是传统文化滋生的经济类型,这些并不规范的经济形势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并迅速发展,而国家在没有具体管理措施和经济规范指示出台以前,对于其中真伪也只能听之任之,无从管理。

在传统文化中保守、上下有序、中庸思想及思维方式也不能不说在一定方面阻碍着人的个性发展。中国人独有的思维铸就了古人在个人发展中的保守与博学,即中国人的个人发展中注重博学却忽略精学,博学多识成为判断个人价值的标准而非个人成就。《礼记·中庸》中写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样的博学观念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现代生活中也成为当代人的一种自身追求,“读书热”掀起的是广读群书热潮,但是对于不同专业领域里的知识技术的提高却鲜少有人提之,仿佛又回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时代。于是,“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高低之分”在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中又将趋向淡化,现代文明社会提倡的尊重每个个体及平等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将消退其根本意义所在。

4 传统文化热的理性传承

4.1 社会对待传统文化的理性化

面对中国当前的传统文化热,是中国人追求自己文化精神的需要。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不仅仅是实现全球化的需要,也是中国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文化的基因使然。但是,面对当前传统文化热的,中国更需要的是一种理性,需要改变那种利益炒作的动机,真诚的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改变社会意识,教育下一代。只有抱着理性化、创新化的传统文化学习态度才能实现逐步实现社会的科学的、良性的伦理教育,促使中国社会及世界次序的和谐发展。

理性的面对当前这种传统文化的回归热,才能逐步实现文化创新和发展,就像创新需要继承,继承是为了创新。最近,中国社会各阶层都在谈应该在青年学生和国民中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这是很有意义的,身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中国,道德水平下降,文明行为日差,确实令人焦虑和担忧,但是,也应同时注意的是,传统美德必须赋予其现代意义,应当同现代文明、时代精神相融合。将传统美德中的有益成分融注于现代文明中去,切不可误解为用传统美德去束缚、扼制青年争胜好强、创新进取、求新慕奇的精神风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需要支持孩子们和年轻人不要被旧的思想条款给套住,要勇于大胆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在社会上形成尊重每个个体意见,人人畅所欲言的社会风气,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美好理想。

4.2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传统文化热作为一种现有的社会现象,是中国当前对于文化学习回归以及伦理教育的反思。但是,作为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积累,中国的传统文化必有其精华一面的同时,也一定存在不适合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不要一味的认同和学习,人云我云,要冷静地对传统历史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不能简单化跟风,走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遗产,认真加以搜集、整理、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这样的目的也应该是为创造新的少儿读物寻求借鉴,从中获得启发。但是,让21世纪的中国青少年再去死背《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名贤集》等,甚至蔓延到整个社会,就有点脱离了其原本的目的了。从客观的角度来说,从学习传统文化来说,虽然对于当前儿童的伦理教育的创新和繁荣是十分有意义的,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是要创新。

在浩繁的传统文化遗产中确实有说不上是精华还是糟粕的,或根本就难分清的,过去对待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往往带有某种短视的狭隘功利主义倾向,又往往只以政治标准辨别或判定精华与糟粕,这样很容易造成随心所欲地对待传统文化,时而说这是精华,时而又变成糟粕,反复不定,这样也就很容易误将精华当糟粕,或将糟粕当精华,因为每次中国传统文化冷热病发作总和当时的中国政治紧密挂钩,结果造成思想认识上的迷惘混乱和心理上的畏惧,使人长期处于“不知所从”或“心有余悸”的状态。面对中国当前的境况,不仅仅是要传承,也要学会创新。只有做到坚持科学的、客观的态度来面对传统文化,在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进行传承的同时也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在接受传统文化洗礼的同时,不脱离现代社会的步伐并能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意义。

4.3 城乡伦理教育的差距

根据以上对于城乡居民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其方式的教育,不难看出在中国城乡伦理教育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的。这种差距是和城乡居民之间经济、文化和政治背景所引起的,所以更需要引起整个社会对于农村伦理教育的重视。综合全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传统文化的吸收,尤其是对其核心价值观念吸收,也应当成为当前全面反思的问题,传统文化热潮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对社会的发展到个人的发展均需冷静思考。

文化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氛围,在社会发展中深深影响人们的言行,对于道德的追求提高了自身的境界,但是对于竞争的间接阻碍也是社会之不幸。在传统文化复兴为中国带来道德回归这个软实力的同时,对于硬发展的阻碍也不能视而不见。这样的影响无法推断出是优大于劣还是劣大于优,但可以肯定的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中国人必须接受也同时是可以改进的。对于中国的振兴来说,中国不能仅仅做世界的加工厂,中国更需要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这就需要文化复兴,而文化复兴就须依赖中国人对于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的吸收,推陈出新,尤其体现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上。中国要向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仅要发展经济,更要解放思想,这才是文化价值的根本所在,而这并非仅仅吸收一些手段和方法就可以达到的,也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才会走出迷茫,走向博大与繁荣。

参考文献

[1] 蔡世华.中华文化复兴的理性之源与价值重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10):102-107.

[2] 曹胜高.关于国学研究的理论思考[C]//国学与西学国际会议论文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2006(4).

[3] 傅永聚,韩钟文.20世纪儒学研究大系[M].北京:中华书局,2000:18-19.

[4] 郭武.道交教义与现代社会[C]//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77-80.

[5] 祁海文,陈杜香.对当前社会神秘文化回潮问题的思考[J].长白学刊,1995(2):77-80.

[6] 魏宏灿.90年代以来道家研究概述[J].哲学动态,1995(5):9-12.

[7] 杨汝华.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与道德重建[J].昆明大学学报,2004(1):1-3.

[8] 张丽云.文化全球化与21世纪的中国文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院,2003(4):39-40.

[9] 祝世呐.中医文化的复兴[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5).

[10] 宗胜利.80年代“文化热”研究综述[J].理论前沿,1996(16):20-22.

[11] 陈占彪.9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人之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院,2007(4):102-104.

[12] 才爽.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热研究[J].辽宁大学,2011:16-28.

[13] 万本根.东方文化的复兴—— 试论季羡林先生的东方文化观[J].中华文化论坛,2001(2):101-104.

[14] 刘爱存.传统化的再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10):80.

[15] 王蒙.从热读《弟子规》说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

[16] 钟友循.孔子与传统“文化热”[J].理论与创作.2008(4).

[17]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透视传统文化
户外写生课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语文因积累而富有灵性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透视”近视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