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

2013-04-29刁冉旭

考试周刊 2013年70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刁冉旭

摘 要: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作者分析了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方法

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仅是学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的任务不单单是灌输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学。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目的不仅是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学习的“金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由于受社会和传统教学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化学比较被动,在学习方法上,还是以依赖老师的讲解为主,不太会主动归纳总结。学生较重视“学会”而轻视“会学”。“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会学,重在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探究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新信息及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是一种创新性学习”。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即便有充足的时间,也很少有学生是预习。即便是预习,大多数学生也不知道怎样预习,认为翻看一遍书本即可,预习没有目的,走马观花。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习化学的方式依然比较传统,习惯于“老师讲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模式,学生的学习是依赖型的、服从型的、观众型的。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很多时候没有自己的想法,仅仅是盛装知识的容器,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多数学生课后不注重复习,有时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才迫不得已翻书进行复习,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复习是很少的。大多数学生课后做作业时,缺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旦遇到难题,自己不愿意动脑筋,就向别人求助,要别人给自己讲解,甚至拿别人的作业抄袭。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做作业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做作业的速度也比较慢。这种被动学习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魏书生先生曾说:“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主体的范畴,是较为复杂的特殊能力。这就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行动的过程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每次自学过程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体。培养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这个关键一接通,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就持久地运转起来了。”大多数学生之所以自主学习能力差,主要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呢?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习惯,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首先,利用化学学科的特点,多做有趣的化学实验,多与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其次,对于化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理论,教师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语言表达艺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讲内容,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最后,教师还可利用多变的教学方式,保持教学形式新鲜多样。例如九年级沪教版上册第四章“化学方程式”的教学,采用教师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讲、学生评、教师评、学生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有新鲜感、好奇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动力。

2.制订自主学习计划,巩固自主学习习惯。

一种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制订一个长远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执行。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笔者给学生提出了几点要求:每天做好课前预习,能提出一两个问题或自己的看法;每节课坚持归纳要点、收获,以及自己还存在的疑惑;每天把作业上错题进行自我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做好记录。有了自主学习的计划要求,再通过老师、同学的经常督促,学生慢慢坚持做起来,习惯不难养成。教学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进行课堂提问、问题抢答,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键

事实证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方法。

1.课前利用预习提纲明确学习目的、学习重点,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化学课本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解答化学问题的主要依据。自主学习课本、归纳知识的重难点、提出疑难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阅读化学课本对于学好化学尤其重要。但是,很多学生阅读后找不出重点,回答不出老师提出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预习,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看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预习提纲。这样不仅为学生思考问题提供了线索,指明了自主学习的方向,而且暗示了教材的重难点,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使阅读更有效。例如,学习第六章“溶液的组成”时,可以对其中的知识点,设计成预习提纲:(1)溶液由什么组成的?(2)常见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是什么?(3)怎样判断溶液中溶质和溶剂?(4)溶液如何命名?(5)溶液、溶质和溶剂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细细品味、思考上述问题,相信会对溶液的组成有一定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听课目的比较明确,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解、分析,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当然,预习还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上课时集中精力听讲,弥补知识的漏洞,提高学习效率。

2.课堂上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时,教师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小组讨论、交流,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或实验,并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教师作为主导,当好课堂的领路人,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和积极反思,从而使学生认识、理解化学知识,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重视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化学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魅力。当前化学教材上的实验处理方法,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后排同学根本观察不出实验现象的细微变化。长此以往,学生心中的化学实验形同教师讲述的实验现象,而不是学生通过自主实验亲自观察出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将实验内容、步骤和要求简要地罗列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完成实验预习报告,也就是实验前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能像有些学生进到实验室里,不知道干什么,或者边看书边操作,或者看旁边其他同学怎么做就跟着怎么做,这样实验效果会非常差。教师将学生分好组,成绩好的和差的、动手能力强的和弱的组成互助组,这样有助于学生仔细地观察实验现象,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还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教师创设好教学情境,营造出探究的氛围,让学生变身为“小科学家”去发现“新”的现象,再根据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推理,总结出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动手等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总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我们坚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一定会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沈红英.初中学生化学自主学习的调查及优化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3,(1),71-73.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培养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