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发展方式 共建神韵随州

2013-04-29申明慧

招商引资 2013年7期
关键词:随州

申明慧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全市总人口258万,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辖一县一市一区和经济开发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随州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作为炎帝神农故里,这里开启了华夏5000年的农耕文明;作为编钟古乐之乡,随州出土的2400年前的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随州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编钟之乡”称号。

随州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凸现了随州发展的优势。随州山川秀美,生态环境堪称一流。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其中南部地区高达70%。境内山水资源富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洪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华山、全省十大水库之一徐家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银杏群落—洛阳千年银杏谷、亿年火山玉龙温泉等一批风景名胜享誉华中地区,其中炎帝神农故里和玉龙温泉被评为4A景区。

随州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现已形成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医药化工、食品加工七大产业板块,特别是专用汽车在全国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富集,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随州物产丰富,香菇、木耳、银杏、兰草、大蒜、茶叶、蜜枣等农副产品名扬海内外,是中南地区最大的食用菌集散地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花菇之乡”“中国古银杏之乡”“中国蕙兰之乡”。

地理交通

地球的构造作用造就了随州奇特的地势和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良好的地势特点和复杂的地貌观:山脉与河流交错,山谷与坡地相衔,丘陵与平地呼应,有“万山千泉百洞”之称。随州的北面是属于淮阳山脉西段的桐柏山,其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是褶皱断块山大洪山,其主峰宝珠峰海拔 1055米。其间为丘陵和坡地,中部是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这是古今南北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平原之上,有氵厥水流贯其间。氵厥水是汉水东面最大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大洪山北麓,流经随州、安陆、云梦,至应城与云梦交界的虾咀分流,西支经汉川北部至新沟注入汉水,东支由云梦入孝感至武汉谌家叽注入长江。在氵厥水两岸,爱百条支流呈叶脉状分布,其中流量较大的氵厥水、漂水、差水、均水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可称之为员水流域。可谓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同样,地球的构造作用也给随州留下了大理石、铜、金、铁、硫、石油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曾对随州的地理形势作了如是描绘:“随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要地;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其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樊,北临信阳,南达荆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为“鄂北重镇”,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随州交通便利,京广线、西宁线、汉丹线三条铁路,107、312、316三条国道,京珠、汉十、随岳和麻竹四条高速公路在随州纵横交错,穿境而过。从随州东到上海,西到成都,南到广州,北到北京,都在1000公里的半径之内;从随州到武汉天河机场约110公里。

自然气候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各,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据统计,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毫米,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摄氏度,无霜期220-240天。温暖的气候条件,良好地地貌特点,造就了优越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大洪山一带,保留着很多珍贵的植物种类,其中主要包括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和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繁茂的植和充足的果根,使随州的动物资源也相应丰富,从腔肠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到哺乳类,应有尽有,而且至今还保留有一些珍贵的物种如大鲵、金鱼等。可以说,自古以来,随州大地一直是动植物栖息和繁衍的理想场地。

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人类的远古时期,良好地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是原始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备条件。由于随州地区处摩擦生代以来气候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林木茂密、绿草成茵、果根丰富、动物繁多,加之大洪山一带石灰岩分布广泛、溶洞发育,因此,随州大地便成为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历史文化

以西周封国随为名。春秋分属随、厉、唐三国。战国末属楚,置随县。西魏大统元年(公元535年)置随州。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83年撤销随县,并入随州市,属襄樊市。1994年属省直管市。2000年设立地级随州市。

随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英才辈出,文人荟萃。5000多年前,炎帝神农诞生于随县烈山,他教人们制耒耜、植五谷,开创了农耕文明。1978年,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编钟在擂鼓墩出土,改写世界音乐史,同时出土文物1.5万多件,9件为国宝级。2011年,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叶家山,发掘出文物700余件套,主要是青铜器、原始青瓷。墓葬比曾侯乙墓早500多年。

考古发现,随州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50余处,新石器时代文物达几千件。淅河西花园出土的阴阳鱼太极园图案,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早的太极图,阴阳的分界就是北斗七星的形状。

春秋初期随国大夫、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季梁生于随州,比孔子早150年,首次提出“民为神主”的思想,被唐代大诗人李白称为“神农之后,随之大贤”。

西汉末年,王匡、王凤等在大洪山一带起义,反对王莽政权,陈牧与廖湛率千余人在平林 (今柳林古城畈)响应,史称绿林军起义。隋文帝杨坚发迹随州,建立隋朝,杨坚故居遗址位于白云山。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慕名游随州,写下了“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千古诗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随州居住20年,留有五眼桥、八角楼等遗迹。元朝有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建立大夏国。明代著名谏官杨涟乃广水人,因弹劾魏忠贤24条大罪,被诬陷,惨死狱中,后平反昭雪,谥号“忠烈”,有 《杨忠烈公文集》。武当派鼻祖张三丰曾在桐柏山修真。佛教传入桐柏山则始于隋唐,昌盛于清。乾隆四十九年,临济宗大和尚端德创太白顶云台禅寺。云台寺前殿供道,后殿奉佛,佛道合一,有“南普陀,北云台”之誉,为全国佛教圣地之一。1939年,李先念率领鄂豫挺进纵队进入随州地区,开辟白兆山根据地,在洛阳九口堰建立师部。1984年,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亲笔书写了“国民革命军陆军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政治部旧址”,1985年九口堰纪念馆建成。2011年,大洪山金顶开光,慈恩寺重建快速推进。大洪山慈恩寺,始建于唐代,香火鼎盛。

经济概况

2012年,面对日趋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和严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随州市各地在随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举工业兴市大旗,全力推进“圣地车都”建设,突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目标,着力培育特色产业,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综合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90.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14.2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84.39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91.85亿元,增长9.6%。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9.8%,金融业增长24.4%。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为103.2%。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5.5%,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7%,衣着类价格上涨2.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费类价格上涨1.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跌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7%,居住类价格上涨2.4%。

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缺乏大企业、大项目支撑,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足;财政实力有限;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显现。

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4.2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3%。粮食种植面积230.6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6%;棉花种植面积13.36千公顷,增加12.0%;油料种植面积30.89千公顷,增加64.0%。粮食总产量155.04万吨;棉花总产量1.81万吨,增长4.5%;油料产量6.71万吨,增产2.7%。

当年造林面积1.5万公顷,零星植树达到2492.65万株,木材采伐量2.08万立方米,减少10.2%。

畜牧、水产业稳步增长。肉类产量31.4万吨,比上年增长32.5%;水产品产量达到7.86万吨,增长7.1%。

农村用电量40915.37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3.6%;化肥施用量16.03万吨,减少0.01%。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52.9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18.13亿元,增长14.5%;集体企业增加值1亿元,增长9.2%;股份合作企业增加值0.3亿元,增长45.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95.5元,增长18.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長3.4%;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加值22.2亿元,增长15.5%。轻工业增加值98.3亿元,增长19.6%;重工业增加值154.63亿元,增长15%。

工业产品结构改善,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5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0.6%。

工业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869.83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8.1%。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66.24%。实现利润79.1亿元,增长54.1%。

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78个资质以内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51.59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实现利润2.66亿元,增长72.7%;税金0.47亿元,减少76.1%。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96.19万平方米,其中招投标承包面积478.29万平方米,招投标面为80.2%。新开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6.05万平方米,增长23.0%。

固定资产投资

2012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4.73亿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489.73亿元,增长34.9%;房地产开发投资19.79亿元,下降19.8%。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内资企业投资484.09亿元,增长81.7%;港澳台投资1.26亿元,下降16%;外商投资2.61亿元,下降39.7%;个体经营投资1.77亿元,下降43.6%。按产业划分,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26.59亿元、 298.88亿元和164.25亿元,分别增长100.5%、45.3%和14.1%。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零售额21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乡村实现零售额58.85亿元,增长15.8%。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43.2亿元,增长13.6%;零售业201.5亿元,增长15.8%;住宿1.46亿元,增长20.7%;餐饮业27.48亿元,增长22.1%。

对外经济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207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3.7%,其中:出口69596万美元,下降22.6%;进口12475万美元,增长139.2%。在出口中:国有企业13118万美元,下降25.9%;外资企业23383万美元,下降19.9%;民营企业33095万美元,下降23.0%。批准外资项目11个,全年实际利用外资7215万美元,增长16%。

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59137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3%;旅客周转量283926万人公里,增长10.7%。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0.8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光缆线路总长度12684公里,下降5.1%。其中,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752公里。本地电话总数190.82万户;固定电话用户33.57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68万户,乡村电话用户23.5万户,公用电话总数2.3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57.25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2.87万户。计算机宽带互联网用户21.63万户。

全年国内旅游人数1202.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3.2%;国内旅游收入72.91亿元,增长43.3%。接待海外游客12.13万人次,增长9%。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4亿元,增长8.0%。

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0.5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99亿元,增长34.7%。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7.08亿元,增长35.0%。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06.92亿元,比年初增加94.11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1.36亿元,增加68.56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1.20亿元,比年初增加50.8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4.27亿元,增加30.46亿元;中长期贷款114.37亿元,增加21.19亿元。

全年保费收入14.3亿元,比上年下降2.7%。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12亿元,增长15.3%;人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1.18亿元,下降7.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3.5亿元,增长31.6%,其中,财产险公司赔付1.7亿元,增长25%;人寿险公司赔付1.8亿元,增长30.4%。

资源和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有所提高。2012年,随州市空气环境质量全年达标天数为341天,达标率为93.2%。饮用水源水质较好。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先觉庙水库和水王福窑断面的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河流水质总体控制较好。水洪山镇断面、水王福窑断面、氵厥水厉山镇断面、厥水自来水上游断面、府河魏家畈断面、府河平林断面、淮河除山大桥断面、白云湖库心、徐家河水库库心、徐家河水库出口水质均为III类,达到III类功能区控制目标。

未来展望

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

扩大经济总量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发挥和提升第一产业的传统优势,突破性推动第二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切实提升第三产业的支撑服务能力。

进一步增加投资总量,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等领域。以主城区、县域商业中心和建制镇为重点,完善城乡流通体系和便民消费服务设施,扶持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平价商店建设,积极培育消费热点。

狠抓县域经济和开发区经济,推动县域经济均衡发展、争先进位。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着力巩固提升城东、深圳工业园,尽快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

工业倍增计划

深入推进“工业兴市”战略,建立健全工业产业专业化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调度服务,确保工业3年倍增计划顺利实施,力争今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

按照产业集聚发展规律推动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竞争力,巩固部省共建、厅市会商成果,加快构筑专用汽车信息、检测、会展、营销、物流“五大中心”平台建设,加强资源整合、市场整顿,引导企业强强联合、细分市场,大力支持整车生产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技改扩能。实施精品名牌战略,狠抓质量管理,开发高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强农惠农富农

着力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加快推进产粮强市建设,调整粮食产品结构,扩大玉米、馬铃薯等节水高效粮食作物面积,确保今年增产2.5万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重点推进食用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高农产品出口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加快发展现代水产业、畜禽养殖业,抓好“菜篮子”工程。探索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和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坚持一村一策,引导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严格农民负担监管,绝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截留、克扣、挪用惠农资金。

建设“神韵随州”

坚持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突出文化底蕴,提升城市能级和品牌,统筹城乡发展。

努力把随州建设成为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宜游的襄十随城市群核心城市、鄂豫门户节点城市。构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广水、随县城区为两翼,以重点镇为纽带,以农村新社区示范点为辐射的“一主两翼、多点支撑”城镇化统筹格局。

中心城区尽快拉开百平方公里框架,明晰功能分区定位,实现新老城区融合、城市和文化融合。

围绕构建“大城管”格局,确保城市综合管理工作在全省继续领先。加强建筑渣土运输管理,切实解决鞭炮扰民、丧事扰民、噪音扰民和油烟扰民“四大顽症”,还市民一个安宁的居住环境。

彰显“圣地”品牌

进一步推进世界华人谒祖圣地建设,探索市场机制,高标准举办癸巳年寻根节,着力打造一流文化节庆品牌。积极创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和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切实增强全球華人的认可度和向往度,建好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加强炎帝文化、编钟文化、曾随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利用,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深挖地域文化内涵。谋划推进炎帝文化、西游神话等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编钟文化软硬件载体,大力推进“中国编钟音乐之都”建设。

高质量编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争取打造更高的产业发展政策平台,力争今年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0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

提升服务能力

按照产城融合、产融融合的思路,降低综合商务成本,提高产业服务便利性可及性,增强区域竞争的发展承载力、资源聚集力和要素吸引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汇集随州。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加快发展商贸购物、医疗保健、文化体育教育、社区服务,有序发展建筑和房地产业,积极培育引进专业咨询公司、法律服务、电子商务等中介机构,完善配套水、电、气等市政服务。

坚持引进与培育相结合,依托博士后产业基地、职业教育、创业岗位等资源和平台,加快壮大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引导壮大创业者和技术工人群体。

突出两大支撑

着力突出项目和投资两大支撑,增强发展后劲。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大行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项目建设督办会,每季度组织一次现场观摩活动,各县市区和市开发区每季度举行一次5个以上投资过亿元项目的集中开工,力争今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100个,积极推进中航奥龙、玉柴专汽产业园、绿能科技等项目早日开工。

加快推进麻竹高速、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并电气化改造、城际高铁、随县通用机场、京港澳高速广水连接线建设。加快风电、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太阳能发电项目,全力争取“路口”电站纳入国家建设规划。

建设美丽家园

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战略层面,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努力让随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城更美、空气更新鲜、家园更美丽。

广泛开展城镇园林式单位和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全方位实施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和房顶绿化。坚持3年封山育林不动摇,力争3年消灭宜林荒山,今年再绿化造林20万亩,推动林下经济发展。

全面开展“洁美家园大行动”。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以点带面,示范引导,深化生态村(镇)创建活动,全力打造洁美乡村,建成一批农村新社区。

增进民生福祉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策,加大感情投入、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切实念好衣食住行、医教保业“八字经”。

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抓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范围,推进“五险合一”扩面征缴,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适时调整失业保险待遇。

着力解决城区部分学校“超级大班”的问题,加快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抓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稳步提高入园率。

加快完善文化体育惠民设施,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不断完善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体。

猜你喜欢

随州
湖北省随州地区稻瘟病菌群体结构分析及生态模式菌群的建立
中国石材协会赴随州对石材矿山整合情况进行调研
湖北随州:助外出务工人员寻岗就业
从全国两会浅谈随州专用车未来发展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
做好重大活动重大主题的融传播
——基于随州日报社全媒体报道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的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线上线下须联动 提升网站影响力
——浅谈随州网的创新之路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品营销
联合办学,随州花鼓艺术中职班花落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