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2013-04-29魏明

招商引资 2013年7期
关键词:西安文化

魏明

西安,陕西省省会、副省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9区4县,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4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1.34万人,户籍人口791.83万人。

西安是历史悠久的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交通畅达、区位优势明显。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

西安科技发达、创新力强,是发展迅速、产业兴旺的城市。近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安的发展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社会进入了加速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西安生态优美、环境宜人,北濒黄河水系最大的支流—渭河,南有被称为中国国家公园的秦岭,自然景观优美,令人留连忘返。

地理气候

西安市位于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东经107.40度-109.49度和北纬33.42度-34.45度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與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辖境东西长约204公里,南北宽约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西安市的地质构造兼跨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华北地台两大单元。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秋淋明显。年平均气温13.0-13.7℃,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2-0℃,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6.3-26.6℃。年日照时数1646.1-2114.9小时,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自然资源

河流、水资源:西安地区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沣河,北有渭河、泾河,此外还有黑河、石川河、涝河、零河等较大河流。其中绝大多数属黄河流域的渭河水系。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公里,年径流量为25亿立方米。西安地下水储量估算,总计约19.91亿立方米。

土壤:西安市土壤分布形成南北两个差异明显的区域,北部的渭河平原以黄褐土、褐土为代表,南部的秦岭山地以黄棕壤、棕壤为代表。据1980-1986年土壤普查,全市有12个土类,24个土壤亚类,50个土属,181个土种。土壤类型的复杂多样,为区内农作物的多品种组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动植物:西安的自然植被未遭受第四纪大陆冰川直接侵袭,尚保留若干第三纪古老的孑遗植物,如银杏、水青树、连香、马甲子等。秦岭山地从高海拔向低海拔垂直分布有高山灌丛草甸、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等自然植被类型。自然植被中野生植物资源丰富,计有野生植物138科、681属、 2224种,为中国种子植物的重要“基因库”之一。渭河平原主要为大田农作物、蔬菜、果园和城市绿化等栽培植物类型。野生动物资源主要分布在秦岭山地,有兽类55种,鸟类177种,包括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秦岭亚种、鬣羚、大鲵、黑鹳、白冠长尾雉、血雉、金鸡等珍稀动物。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动植物资源,境内已建立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西安境内地层发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已发现的矿产资源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大部分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分布在南部秦岭山区。秦岭以北平原地区具有良好的储存地热水的地质条件,仅城区可以开发的地热面积约780平方公里,地下热水可采储量约为5.39亿立方米。

历史沿革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雏形。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先后有西周、秦、西汉、东汉、新、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又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都城。自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丝绸之路”就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古罗马。西安是闻名世界的历史名城,与罗马、雅典、开罗齐名,也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西安”之名称,始于明代。元至元九年,元世祖封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镇守这里,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元皇庆元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府城简称西安,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上,西安也是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20世纪20年代,随着西安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诞生并逐步形成了不同于历史上任何行政建制的新型地方行政建制,即市级建制。民国16年1月25日,陕西省政府议决设立西安市。民国19年11月8日,陕西省政府撤销西安市建制,辖区复归长安县。民国21年3 月5日,国民党确定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并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但西京市政府始终未成立,后西京筹备委员会撤销。民国33年9月1日,西安市政府正式成立, 为陕西省辖市。民国36年8月1日,西安市升格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市,为全国12个院辖市之一。

民国25年12月12日,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之后,设在西安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为延安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军需物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都曾在此领导过革命斗争。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之后,西安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1954年6月改为省辖市;1984年10月被国务院列为计划单列市;1992年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1994年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副省级城市。

西安以强大的科技实力,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日益成熟的城市服务体系成为中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经济概况

综合状况

党的十七大以来,西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城市价值得到有效兑现,城市实力、活力和魅力迅速提升。

(一)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十七大以来,西安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生产总值连续跨越2000亿、3000亿、4000亿三大台阶。

一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369.37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2%,总量是2007年的2.4倍。人均GDP达到8111美元,是2007年的2.7倍。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6.96亿元,年均增长28.6%,是2007年的3.5倍。

二是投资消费迅速增长。十七大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52万亿元;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36.06亿元,年均增长19%,是2007年的2.4倍。

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2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2276.38亿元,占全市GDP的52.1%;实现工业增加值1340.75亿元,是2007年的2.3倍;三次产业结构由4.44:42.12:53.44调整为4.48:43.34:52.18。

四是开发新区作用凸显。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的比重持续上升,2012年“五区一港两基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占到全市的41.9%和76.5%,成为全市推进产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载体。

(二)城乡面貌极大改善。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确立了把西安建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定位,城市特色逐步彰显。

一是城市骨架逐步拉大。城市建成区面积从268平方公里增加到449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2007年的66.1%提高到2012年的71.51%。

二是综合交通网络更加完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342.09万人次,进入世界百强机场行列;铁路路网更加完善,铁路北客站投入使用,西安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郑州等高铁建成通车,成为全国铁路六大客运枢纽之一;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公路全部建成,成为全国高速公路重要的节点城市;城市主要路网基本形成,地铁二号线建成通车,使西安在西部率先进入地铁时代。二环路实现立交化,三环路全线贯通,农村公路建设改造5490公里,农村二级公路全覆盖,平原区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油(水泥)路”。

三是市政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实施了黑河引水、辋川河引水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167.5万吨,城市未来发展用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燃气普及率达到98 %,污水处理率由60%提高到89%,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86%,供电能力日最大负荷达到487.8万千瓦,比2007年增加209.5万千瓦。城市管理提升年活动全面实施,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四是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12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6天,创历史最好水平,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五是城市改造成效显著。

(三)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大力实施“民生八大工程”,扎实办好“10件惠民实事”,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市民幸福感明显增强。过去五年间,全市累计民生支出1438.08亿元,年均增长31.1%。2012年全市民生方面总投入达到456.66亿元,全市新增财力的82.1%用于民生领域。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十大中国最关爱民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一是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9982元和11442元,年均增长18.8%和21.1%,分别是2007年的2.4倍和2.6倍。累计发放全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4.82亿元,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

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69.04万人、139.84万人、413.15万人、133.47万人和97.19万人。经济适用房累计完成投资167.25亿元,累计竣工895.77万平方米,解决了9398万户单位职工和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廉租房建设进程加快,累计保障家庭28549户。29万城乡低保群众实现了应保尽保,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三是教育优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五年来全市教育支出累计超过300亿元,完成全市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在全省率先全面解决农村学校冬季取暖问题,大学区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四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医疗卫生项目启动实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397.53万人,参合率达到97.72%。

五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3个区县文化馆3个区县图书馆和96个街道、乡镇标准文化服务站,完成936个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前三年实现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基本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六是一大批惠民工程相继实施。半价公交、地铁7折优惠、免费公厕、放心馒头、蔬菜早市、便民市场、新殡仪馆等的建设,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四)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迈出新的步伐。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效,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4.16亿美元,年均增长21.23%;累计实际利用内资4425.21亿元,年均增长17.93%;累计自营进出口总额386.12亿美元,年均增长24.2%。世界500强企业在西安设立136家企业或办事机构,与19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贸易往来。西安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贸易额居中西部16个出口加工区第2位,西安保税物流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2012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978.35万人次,是2007年的2.6倍,实现旅游总收入654.39亿元,是2007年的2.8倍。韩国总领事馆、泰国驻西安领事办公室相继设立,国际友好城市达到21个。欧亚经济论坛机制形成和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使西安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荣获“中国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称号。

未来展望

今后五年是西安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起步阶段,西安将围绕高端化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广泛性的国际交流、包容性的文化氛围、开放性的公共治理和个性化的城市特色六大特质,全面提升西安发展的科学化、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力争到 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比2012年翻一番的目标,分别达到59600元、22000元。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思路,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旅游和文化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八大产业集群”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力保障三星电子项目顺利建设和发展,带动全市产业升级,建成西安综合性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基地。“十二五”末高新技术总产值达到4000亿元。

二是重点抓好渭北工业区等28个工业集中区建设,依托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政策支持,加快中航飞机公司落户西安,新舟700型飞机研发,设立航空产业投资发展基金,做大做强航空、航天、汽车、专用通用设备制造、输变电设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三是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打造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等一批重点旅游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城市。2017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300亿元,旅游总人数突破1.38亿。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8个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聚集区建设。打造国家重要的科技研发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努力提高支撑本地、服务全省、辐射西部的能力。到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5000亿元。

(二)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力。按照高效便捷、生态宜居、确保安全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

一是不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主城区服务功能,加快建设三个副中心城市、五个城市组团和一批重点小城镇,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

二是加快便捷交通建设。继续实施缓堵保畅工程,着力加强公路交通枢纽建设,规划建设绕城国道连接工程,形成布局科学、衔接良好、组织有序的立体化城市路网格局,构建都市区对外2小时辐射圈、内部1小时通勤圈、主城区半小时通达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三是提升市政综合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活动。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和维护城市供水、排水、供热、供电等市政公用设施,力争“十二五”期间基本完成三环内城市架空线缆落地任务;加快“数字西安”建设,力争到2015年城市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努力建设和谐美丽新西安。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生态治理、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建设山、水、城、田、塬协调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西安。

一是扎实做好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建设。二是大力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到2020年全市生态水面要达到6.5万亩,再现“八水绕长安,十湖映古城”的胜景,建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现代化生态型大都市。三是加快生态宜居城市建设。2017年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0%,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四是强化环境污染防控。把“治污减霾”作为环境治理的一号工程,逐步将主城区工业企业全部外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不断改善空气质量。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实施好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方案,实现渭河水质基本变清。

(四)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抓住省上支持西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的机遇,按照规划一体、产业协同、资源共享、服务均等的思路,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是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坚持园区引领、基地支撑、龙头带动,以“四大板块”“十二条产业带”为重点,拓展农业的社会服务、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设施蔬菜、绿色果品、畜牧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努力打造全国现代都市农业先行示范区,2017年实现农民收入翻一番,达到22000元。

二是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按照“一类一策”的原则,支持区县依托优势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争取建成1个全国百强县,2个西部百强县,5个生产总值过700亿元的区县。

三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向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转移、土地向园区和经营大户转移、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转移,到2017年城镇化率达到75%。

(五)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发展西安特色、西安风格、西安气魄的城市文化,让城市更有文化、文化更有价值。

一是彰显西安文化特色。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戰略,把文化改革发展与资源禀赋、资本市场、科技教育、经济建设、民生改善、对外交流等结合起来,充分展示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构建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把西安建设成为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

二是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为支撑、农村基层为重点,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建立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创意动漫、广告会展等八大重点行业为主导,以一批大型产业集团为支撑的文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西安文化“八大板块”和“六大街区”建设,做大做强西安文化发展集团、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等骨干文化企业,提高西安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到2017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10%以上。

四是打造西安文化品牌。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全面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唐皇城复兴计划。加快实施汉长安城、秦始皇陵、阿房宫等大遗址保护工程,抓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地下文物埋藏区的保护,进一步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城市风貌和历史遗存。实施重大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做大做强曲江影视、仿唐乐舞、西安鼓乐、秦腔等西安文化品牌,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大戏”“大片”“大剧”“大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西安文化的优势地位。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交流,使西安成为展示华夏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六)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把改革创新、开放兴市作为加速赶超、重点突破的根本动力和重要引擎,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一是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稳步推进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

二是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拓展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到201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技术成果交易额、发明专利授权量比2012年“三个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三是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100强企业,促进“三星效应”持续发酵,吸引更多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大企业、大集团到西安发展。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支持本土有实力的企业主动参与经济全球竞争,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国际性交通,提高城市涉外服务设施标准和服务能力,使西安成为西北地区汇聚国际各类要素的首选之地。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改善民生,确保把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的“两个80%”用于民生,让广大市民得到更多实惠。

一是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扎实办好“10件惠民实事”,切实解决好民生关切。在继续抓好放心早餐、放心粮油、放心馒头、放心豆制品和放心蔬菜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拓展放心工程的内涵。着力抓好缓堵保畅三年行动,加大市区治污、增绿、蓄水和农村教育、卫生、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工作力度。

二是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抓好33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积极探索住房分配、有序退出和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三是全力推进扶贫攻坚。认真落实《西安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深入开展扶贫攻坚年活动,积极推进“两联一包”三年行动,2013年内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率先在全省完成新阶段扶贫任务。

西安不只是古老的,更是现代的;不只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古老城市,也是一座蓬勃发展、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现代化城市,更是各地朋友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

猜你喜欢

西安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西安2021
Oh 西安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MOROSO西安旗舰店
家住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