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民族人性软肋
2013-04-29蒋静
摘 要:《论睁了眼看》中,鲁迅以冷静尖锐的视角,由探析艺术作品中的“瞒与骗”现象上升至剖析民族劣根性中自欺欺人的丑陋表现,并辛辣批判看客心理。他以脍炙人口的言语及深刻的批判意识揭示“精神胜利法”的消极本质,极富现实意义。
关键词:《论睁了眼看》 瞒与骗 看客 批判精神
《论睁了眼看》于1925年8月3日发表在第38期《语丝》周刊上,之后收录于鲁迅的散文集《坟》。鲁迅作此文的原因是看了“虚生先生”的时事短评《我们应该有正眼看各方面的勇气》一文。文章伊始,鲁迅就表明自己的态度,对虚生所提的“正眼”看法持肯定意见。同时,他也直截了当地指出:“不幸这一种勇气,是我们中国人最缺的”,揭露了国民人性深处的鄙陋。
我们以《论睁了眼看》一文中的批判意识,观照《金陵十三钗》,势必会对鲁迅揭示“瞒与骗”的民族劣根性有更为深刻的认识。《金陵十三钗》这部中篇小说随着2011年同名电影的上映而备受关注。它讲述了1937年发生于南京的故事。影片开头为秦淮河畔的十二名妓女身着艳丽旗袍摇曳身姿,缓步迈入威尔逊美国天主教堂的场景。十二名妓女一字排开,携着琵琶,嘴里哼念着苏州评弹。影片收尾,她们换上黑色粗麻布衣,代替女学生前往日军阵营,赴一场死亡盛宴。女学生躲过了敌人的蹂躏,秦淮女子因一出李代桃僵的戏码成为了英勇的烈士。于是,我们开始讴歌这些秦淮女子,对其冠以英雄称谓,并报之以同情,而又觉得理所应当。但是,我们发现鲁迅先生在《论睁了眼看》中对此提出了先瞻性的深度思索,这番来自1927年的人性拷问给人重重一击。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
这段文字中,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艺术创作者创作的这“一群不辱的烈女”仅仅是国人自欺及欺人的一种手段。以妓女代替女学生接受凌辱,在塑造牺牲者的同时更教人深思。女学生虽然能得以幸免,但代替她们受辱的妓女们的这一遭际并不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小说以塑造妓女的伟大形象将民族女性遭受痛苦的事实遮盖过去,这一行为仍然透露出国民性中不敢正视苦难的现象。 “不思惩凶,自卫”,鲁迅以此写照彻底揭示了这个民族“瞒与骗”的劣根性。同时,他也指出要扭转此劣根性,我们要做的不是沉溺于幻想的温床,等待命运被救赎,而是睁眼看看。我们该睁开的这只眼自然不是寻常的眼,是心灵的眼睛,睁了眼看满目疮痍,去抗争,去争取。这种教人“睁了眼看”的呼吁,鲁迅也是不止一次地强调过。
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中曾经发出“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①的呼喊,酣畅淋漓的呼吁说明了鲁迅是位爱憎分明、对他人及自己都尤为严苛的人。这种严苛不是鞭笞他人的冷酷无情,而是用严厉的内心原则来考量每一个人。因此,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对古代才子佳人小说中以才子金榜题名的“偶然”事件,为原本两人私订终身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而促成“大团圆”结局这一文学创作思路大加鞭挞,便易于使人理解了。鲁迅告诫我们的是无论不敢直面的人生有多么惨淡,都该去正视与战斗。因而,呈现在鲁迅小说中的便多为充满“宿命感”的人物角色。
当以鲁迅先生的批判意识来审视《金陵十三钗》时,我们会意识到这部中篇小说少了一些真正披露人性的东西,却使艺术创作的“瞒与骗”在此有所显露。我们认为在人性挖掘方面,《金陵十三钗》有所贡献,但其程度有限,因此,它才为人所诟病。小说将故事架构在南京大屠杀这个背景之下,字里行间也透露着性的诱惑。由此可见,读者丰沛的感情,部分来源于人们内心对于性的一种多层次观感和复杂的民族情感。真正对于人性的认知缺乏拷问。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无知和漠视的今人,与八十年前具有前瞻性批判精神的鲁迅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可以窥见鲁迅批判精神的创造意义和引导力。
这种对于自欺欺人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在《阿Q正传》中塑造的阿Q形象。阿Q有自己的一套精神胜利法。对于自己被打,“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②对于输了洋钱,阿Q也是“立刻转败为胜了”③,虽然也以打自己来进行自我惩罚,但他又企图认为“打的是自己,而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④。这些是阿Q精神胜利法支撑下的表现,不敢正视人生,偏就找出瞒与骗的伎俩来糊涂过日。对于自己的惨淡遭际,阿Q以此精神胜利法来逃避,永远没有真正睁了眼看看这世界。而当整个民族的革命来临之时,“阿Q 也会起来‘革命,但他的‘革命只不过是接过‘革命的口号来自欺欺人,来满足自己的极端狭隘的虚荣心,从而充分暴露出精神胜利法对中国人的毒害”⑤。由此可见,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所辛辣批判的这一国民劣根性在其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人性往往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论睁了眼看》中除了揭露“瞒与骗”这一劣根性外,也显露出另一种令鲁迅深恶痛绝的人性丑陋点——看客现象。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一辆汽车坏了,停在路边上,一群人围着呆看,所得的结果是一团乌油油的东西。”这团东西不是别的,正是围观群众,一群再无聊不过的看客,他们什么也不做,尽显麻木。这样的看客形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多次出现。就如《阿Q正传》中有这样的一段描写:
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撑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快,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地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过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而且还要咀嚼他的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愿不远不近跟他走的。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⑥
这里形容“更可怕的眼睛”是“又钝又锋利”,看起来似乎是个矛盾,但是仔细琢磨会发现其实有其深味在里面。“钝”正是点出了看客眼神的呆滞和困惑,而“锋利”则是站在了被杀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冷漠的眼神,对同类人、身边人的不闻不问的行为才更加使人感到惊骇。这样的描写新奇而独特,同时也极具震撼力。
这种“看客”形象,根植于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封建思想意识、文化意识和伦理道德意识中。其形象特征多为麻木不仁、愚昧无知。鲁迅通过这些“看客”揭示社会黑暗,透视看客人群的丑陋心理,以期唤醒社会人的良知。
在鲁迅教人“睁了眼看”的批判意识的引导下,审视我们对于阿Q的理解,得出这样一个变化过程,我们由唾弃阿Q到隐约看到自身所具有的阿Q的影子,最终发现现代人身上保有太多的民族劣根性。我们依托着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社会中生存,这便是“睁了眼看”后的残酷事实。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严酷的人,定要一针见血地指出人身上的鄙见来,不惮任何事物,痛快地指出隐伏在我们身上的国民劣根性——瞒与骗,以及看客本质。
至此,我着实是为鲁迅辛辣的语言所折服,如若骂人也是门艺术,先生绝对是深谙其精髓的,《论睁了眼看》一文便赤裸裸却也不偏不倚地给前人和今人扇了一个响亮的耳刮子。此外,鲁迅杂文语言之辛辣这一特点致使其言论被称作“有时是枭鸣”⑦,也毫不为过。读先生的杂文总会有不同的感受,以前费尽心思仍然无法理解的,或许在某些时候就会豁然开朗,得到另一种启发。正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样,鲁迅的文章批判的不只是当时社会的现象,对于很长一段时间的社会都具有警示作用。而先生也总能透过皮相看到血肉,甚至能透过血肉直指人性的软肋。于是,在我们仍像多数人一样看完《金陵十三钗》后,为其中的人物悲剧命运而扼腕与叹息时,却忽视了自己也是个被烙下“瞒与骗”这一劣根性的同路人。我们到底还是没有真正睁了眼看世界,只是为诸多事情找了说服自己及他人的各种理由来实现同阿Q一样的精神胜利法。鲁迅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劣根性的,由其批判精神也可见鲁迅“是一切奴隶道德和奴隶文化最坚决、最勇敢、最彻底的叛逆者”⑧。
①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74页。
②③④⑥ 鲁迅:《阿Q正传》,《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7页,第519页,第519页,第551页。
⑤ 邱林:《阿Q的“革命”与“精神胜利法”》,《湖州师范学报》1986年第4期。
⑦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鲁迅全集(第六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25页。
⑧ 程致中:《鲁迅对国民奴隶根性的反省与批判》,《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作 者:蒋静,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