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013-04-29杨春霞

青年文学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传承与保护

摘 要:从侗族大歌的内容和形式的改变,可以看出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自然环境也在发生着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逐渐提高、从而导致社会习俗以及民族习俗发生着巨大变化。在这样的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把侗族大歌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目的是传承与保护侗族大歌。如何做到传承与保护好侗族大歌,是本论文的关键点,在此对于侗族大歌的传统与保护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侗族大歌;传承与保护;传承途径

作者简介:杨春霞(1976.11-),贵州都匀人,苗族,本科学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2

一、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概述

侗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等地带,关于侗族大歌的旋律和演唱艺术,在侗族歌谣艺术中级别是最高的,侗族大歌的特点是由多声部曲调所组合的,被世界称为是民歌艺术之珍品的称号,故在侗族民间统称为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艺术,在侗族地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侗族人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的生活方式,一代一代生活在这封闭山区,由于该地段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山区,外界的文化娱乐活动很难进入该地区,但是侗族人民们却自己编制的歌曲作为娱乐活动。一边干农活一边唱歌,一边砍柴一边唱歌,一边刺绣一边唱歌,侗族人们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由于长时间的唱歌,自然而然的摸索出一种语感,人们结合当地的自然景物为美去领悟,自由编制成歌曲。侗族人编制的歌曲都是优美和声的音乐,原因是把心灵和大自然的美相融合在一起。侗族大歌是1986年, 由贵州省组织的中国侗歌合唱团出访法国, 在这次合唱团中,侗族大歌以自身的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巴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此巴黎人对侗族大歌更加是赞美欣赏。侗族大歌在法国的成功演出,让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该学校为了传承与保护侗族大歌,目的是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经过几次的考察和筹备工作之后,侗族大歌班终于在1988年在艺术学院成立。该校的办学宗旨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坏人保护。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把侗族大歌引进课堂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传承和保护。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到大部分民间的自然传承方式在逐渐地消失、失传,这样导致民间音乐慢慢的在当代人的心里被取代。通过把侗族大歌引进课堂的教学方式来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是颇有意义的。为了大力宣传与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学校组织学生们成为一个小歌队, 参加各种演出,学校办侗歌班的实践目的,就是宣传和保护侗族大歌。侗族人通过唱侗族大歌把自己的辛酸与快乐表达出来。当然侗族大歌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 要想了解和研究侗族大歌,只有在对侗族人民以及对侗族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地了解侗族大歌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西部大发展必然会对西部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和影响,提倡保护和传承西部民族文化是非常最重要的。这足以证明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的丧失、解体和消亡,是由于民族文化生态的改变所导致的。做好保护与传承侗族大歌的准备工作对西部民族文化起到主导作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和民族歌曲,民族与民族之间都拥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有着自己的民间传承文化,它不仅既能唤起人们的民族意识,还能增强其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自爱和自信。侗族大歌的特点是旋律抒情流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侗族大歌不仅能激发人们的斗志和启迪人们的智慧,而且还能振奋人们的精神和鼓舞人们的创造热情。由于我国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传统音乐,我们要怎样保护和传承传统音乐,如果我们将“保护”理解为原封不动的保留的观念在现在的快速发展的社会是行不通的,同时也是不可行和不可取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要跟上社会的步伐,跟社会保持一致的观念和态度。才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起到传承和保护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正确的接纳少数民族文化在逐渐发展更新的客观事实。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少数民族音乐所经历的历史文化,和在社会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影响,比如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此,做好保存和发展的工作就是“保护”工作。

(一)、措施之一:依托开放的传统节日

关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我们应该做的保护措施是首先号召政府部门和相关文化部门大力对侗族大歌活动的一些传统节日进行宣传(如农历二月二的“赶春社”、三月三的“采桑节”、“吃姊妹饭”、六月六的“祈丰斗牛”、七月十二的“赶歌坪”等)场所,以保证当地的民俗活动正常演出和举行。其次为了更真实地向人们展示侗族大歌,号召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多媒体技术来对侗族大歌的宣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关于侗族大歌,当然学者也起到一定的作用,表现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不断的编写关于侗族大歌的简谱、同时为了世界各地的人都对侗族大歌有所了解和认识,学者们编制出汉侗对照专集来宣传侗族大歌。再次为了广大的宣传和保护侗族大歌,举办各种广泛的交流会议,目的是让侗族地区的人们有个相互交流的机会,同样也促进其他民族交流和发展。国家政府部门举办交流会议目的是让世界人士对侗族大歌的演唱、传播,彼此相互认识和了解,经过长时期的交流会,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由陌生到熟悉,从而感情逐渐递增,双方为了共同发展的,协商一致的意见。由政府出资或者是村民们协商,为了侗族大歌的传承和保护,在侗族地区开设侗族大歌班,方式是以培养侗族大歌歌手为主的“侗歌班”,由“歌师”(这里的歌师在侗族地区是侗族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教唱,一代一代传承下来,为了不让侗族大歌失传,培养一批优秀的侗族专业演唱人员。不仅结合本民族的特点和本地区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运用所学的专业技巧,不断的创作和编创出更多更好的侗族大歌,让世界各地的人员欣赏和学习。为了不让侗族大歌失传,我们可以将侗族大歌的内容纳入学校课堂教学,把侗族大歌引入学校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侗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还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由于电视网络,新闻媒体的影响,导致人们都想去世界各地旅游观光,当然贵州是少数民族资源居多地带,不少游客们对多彩贵州充满好奇之心,我们可以通过旅游资源开放,利用旅游这一资源,大力宣传侗族大歌,在侗族地区利用当地的民族风情,举办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在侗族地区开展一系列的民族活动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传承和保护侗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我们应该号召政府部门以及文化部门的力量,大力宣传和弘扬保护侗族大歌。

(二)、措施之二——建立传承人保护机制

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到在侗族地区关于他们的侗族大歌的传承途径,一般都是以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途径。本论文首先从师徒传承讲起,师徒传承是通过跟师傅一起学侗族大歌,唱侗族大歌等活动,这里的师傅的年龄大概是60-70岁之间,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歌,在侗族地区这些师傅们都是德高望重的人,受到村民的尊重和爱戴。选择这些师傅作为侗族大歌的歌师,是因为这些人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礼仪习俗、伦理道德都是非常熟悉,知道该怎么做才不会违背伦理道德。这样的师徒传承方式主要是由歌师代教歌曲。其次是家庭传承,这里的家庭传承方式是指由父母传承给子女。在侗族地区有一首儿歌:“鞭打木马快快走,滚得一身灰扑扑,我们还小当哭匠,长大要当好歌手。”从这首儿歌中可以了解到侗族地区的大人们在他们的孩子们开始说话起就教他们学唱歌。通过调查,访谈得知大部分家庭都不在教孩子们学唱侗族,原因是为了生存,不少父母外出务工谋生,把孩子们留在家中,由于经济的快发发展,父母教子女学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逐渐失传,这足以说明侗族地区的孩子们的启老师就是他们的爷爷奶奶长辈们,由于父母亲长期在外,让侗族孩子从小学唱歌的习惯逐渐减少,当然也影响孩子们学唱歌的氛围,导致父母传承给子女的方式慢慢的失传。最后我们来谈谈侗族大歌的传承途径的最后一种方式是群体传承方式,在侗族地区的各种节日活动,通过在侗族人的演唱、伴奏和人们欣赏的情况下。群体传承方式是一种没有固定夫人,明显的教学关系,不确定专门学习时间的长与短,这种方式主要是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要对象,是长辈们将传统的民间音乐传承给下一代的方式,故称为是群体传承方式。

(三)、措施之三:侗族大歌走进旅游基地

利用当地的民族风情,展现出一系列的民俗活动,让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游览。我们把侗族大歌纳入旅游开发,不仅可以促进侗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的繁荣,还能让世界各地的人对侗族大歌的深入的认识和了解。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历史名胜古迹和自然的民族民俗风情也在逐渐的拓展。把带有浓郁侗家风情的侗族大歌带进旅游资源开发,这无疑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悦耳动听的侗族大歌不仅让游客大开眼界、还让游客们大饱耳福。由于生活在这样的人才激励竞争的社会里,一部分都市人为了躲避激烈的竞争压力,渴望到民俗风情基地去旅游观光,在侗族地区聆听悦耳动听的侗族大歌,让那些时刻紧张的都市人的心情得到缓解和放松以及休养生息。把侗族大歌纳入到旅游基地开发,可以促进侗族民俗文化,还能带动侗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经济的快速繁荣发展,为了促进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在侗族地区一些外出务工的青年们自愿会家乡参加文艺演出。

(四)、措施之四:侗族大歌进入课堂教学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和外来文化不断侵入侗族地区,这不仅在生活上和思想观念上影响着侗族人民。大量侗族青年外出务工,导致侗族地区歌队解散,主要是媒体网络的影响,让侗族大歌的自然传承逐渐失传,提倡把侗族大歌代入课堂教学目的是为了保护与传承侗族大歌,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是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措施之一。侗族大歌代入课堂教学,学校应该做好以下这些准备,招聘一些不仅要精通侗语,还要受过高等音乐专业教育的音乐教师,如果能拥有比较好的侗族乐音基础和热爱民族音乐的工作者占优势。同时还要注重在学校中随时关注喜欢侗族大歌的学生们进行专业训练,这样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很快就有一大批优秀的侗族乐音教师,故侗族大歌的教学工作也就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的说法。这样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对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起到很大作用。

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起到的双重作用,不仅能提高侗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能促进侗族人的精神文明。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反思

关于侗族大歌的美妙歌声已经被世界音乐知名人士的肯定和赞同, 由于美妙的侗族大歌让全世界的人都想聆听这优美动听的侗族大歌,这美妙动听的侗族大歌让我们感觉到轻松自在,听过侗族大歌的人都会感叹它美妙动听的歌声,人们听着侗族歌谣感觉自己就是生长在侗族地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侗族歌谣让人们震撼,让世界的人都想站在高山上高歌。在侗族地区却有着如此美妙歌谣! 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时代的变化,外来人口,外来文化的不断进入侗族地区。侗族居民们的经济跟不上时代的变迁,部分侗族居民不仅在生活上发生变化,在思想观念上也随着发生变化。大部分侗族居民为了谋生,都外出务工,这样就导致侗族地区的村民们歌队逐渐解散,以及网络和多媒体的现代化传媒工具的普及化,导致侗族大歌自然传承逐渐歌失传,以前的口传心授,师徒传承的方式也逐渐消失,这样让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危险状态中。为了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我们将侗族大歌引进当地的传统节假日中和建立传承保护机制以及利用当地的旅游基地和把侗族大歌引入课堂教学的方式,经过以上的传承与保护措施与方式。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就得到好的发展。总之,就算侗族大歌的自然传承方式受到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影响,只要我们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这样关于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据调查,为了弘扬侗族歌谣,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创办侗族大歌班,目的是为了寻找更好的传承和保护侗族大歌的措施与实践,这样把侗族大歌代入课题教学确实是传承与保护侗族大歌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M ].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10月.

2、杜方芬.从把侗歌引入课堂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第3期.

3、贵州文联.侗族大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58.

4、侗族文学史编写组.侗族文学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5、钟键波.中国100种民间戏曲歌舞[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传承与保护
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从吴文化视角看昆曲传承
走近西安鼓乐
河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承与保护的研究
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传承与发展新探
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高安采茶戏传承与保护研究
关于扬州口头文学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
论高安道情传承与保护策略
初探河南新乡锣鼓乐“小咚鼓”
良辰美景奈何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