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与“自主创新”矛盾吗
2013-04-29丁邦建
丁邦建
【案例背景】
目前,我们见证过公开课中许多意外的发生,有的部分教师的反应是置之不理、束手无策、懊恼不已等等。他们认为课堂意外就意味着教学设计不到位,教学效果不好。为了减少意外的发生,他们千方百计地把课“做”得又圆又满,不容许学生有出错的余地,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要知道,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是随机生成的,是师生共度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学生真实地合作学习,自主创新地学习的生活经历。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意想不到的课堂意外也是正常的,往往会出现自主创新的光彩。
【案例描述】
1.两人合作摆出了25
一位老师在教《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要求学生摆出16、19,学生很快各自就摆好了,课进行得非常顺利。接着,老师要求利用手中的小棒摆出25。
在学生意识到利用自己仅有的20根小棒不能摆出老师要求的数时,老师提示:能否同伴2人合作呢?再让学生感悟,通过自由合作摆出25。
2.我懂得了合作解决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懂得了合作来解决,真不错!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如果我们自己无法解决,可别忘了身边可爱的同学和亲人朋友哟!”这位老师表扬了全体同学:“好的,再摆一个68。”
此时学生纷纷寻找合作伙伴,迅速完成了操作。老师也为自己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沾沾自喜,新课标的“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也在我们全体听课老师的脑海里不停地浮现着。
3.不合作也能摆出68
突然,“老师,李明不和我们合作,他还玩水彩笔!”有位小组长模样的学生边举手边站起来报告道。被汇报的第二组的一位男生不仅没有生气,还趴在桌上窃笑。
老师迟疑了一下,心想,不合作还窃笑,带着一丝恼火,很想训斥几句,但又不想影响正常的上课(后来与上课老师沟通过),于是亲切地问道:“李明,有什么高兴事,说给我们听听好吗?”李明先摇摇头,看到老师满怀期待地看着自己,他站了起来。
他说道:“老师,我不合作也能摆出68。”
老师很意外:“是吗?把你的摆法给我们说一说,好吗?”
“我用1根彩笔表示十,用一根小棒表示一,6根彩笔和8根小棒合起来就是68。”
这时执教的老师及听课老师才意识到:这不是对100以内数的认知很好的深化吗?这位老师课后说,真庆幸自己没将他训斥一番,那样可能不会达到那样的教学效果,更不会听到学生后面精彩的发言。此时可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于是这位老师做了这样的处理……
4.真了不起,是个创新
“谁听明白他的意思?”(另外一名学生重复了李明的方法)
“这样摆,行吗?”(老师请学生讨论)
“同意这种方法的举手。”(几乎全都举手)
“是啊,这种方法完全可以,李明,你真了不起,是个创新,用手中很少的东西表示很大的数。这种方法怎么样?”(“好!”学生异口同声)
“看谁一个人能摆出96?”
另外一名学生起来回答:“我有两种颜色的小棒,我用1根红色的小棒表示十,1根绿色的小棒表示一,9根红色的小棒和6根绿色的小棒合起来就是96。”
第四个学生又答道:“我左手的每根小棒表示十,我拿了9根,右手里每根小棒表示一,拿了6根,合在一起就是96。”
第五个学生抢答道:“我折断了3根小棒,我用9根长的表示90,6根短的表示6,这样我就不用那么多小棒了。”
……
【案例反思】
让学生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共享学习成果,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认知同时也会在意外中深化,这在上述案例中的“意外”得到了真正的体现。自主创新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的优良设置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并促进自主创新的过程,是有机统一的。
1.善待课堂意外,营造宽松氛围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教学是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之间的影响过程,教师一刻也不能忽视个性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应尊重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是促进每一位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上述案例中的学生李明在合作学习氛围下,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富有个性化的计数方法,是创新学习、发散思维的表现。执教老师十分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的积累与交流,并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加以指导和培养,使全体学生在认知教学中深化了对数的认知,符合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关注人”。
儿童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课堂上常见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学生的自言自语等,其间不乏有价值的数学猜想。尤其在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老师要意识到这是启迪学生思维的最好契机,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介入,放大亮点,和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充分肯定学生,促进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所以,老师要学会耐心等待,避免急于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评价,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或把学生引入误区,先听听再鼓励学生自由畅想,努力想办法弄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课堂上就会出现非预设的生成。这样做,就体现了尊重学生,善待课堂上出现的“意外”,从而就做到了健全学生的人格,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教学更具有生命的活力。
2.改变课堂预设,智导生成精彩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越来越大。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时,不随波逐流,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是学生张扬个性的一种体现。作为教师,应破除课堂预设的条框束缚,具备智慧地诱导能生成意外的精彩。比如,本案例中老师面对“暴出”的意外情况,看成是能利用的教学契机:可能催生出一个个活生生的教学资源,为课堂生成带来新的可能。老师要善于捕捉并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要认识到学生奇思妙想中不乏隐藏着极具教学价值的课堂资源,这或许就是成就整个精彩课堂的亮点。因此,当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预设之外的“意外”时,不管是什么观点、看法、内容,教师都要树立“可能是一个良好的教学契机”的意识。唯有如此,才会去正确对待、巧妙处理,换回精彩的收获。
当然,在课堂中也存在着与数学内容完全脱离的意外事件,无法转为数学学习资源时,老师也需要以理解的态度应对,毕竟这意外也非学生所愿的。切不可简单地批评、指责、嘲讽,而应该用将心比心的关怀,让他们恢复原先的轻松、安全,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继而再次认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3.强调合作学习,更赏自主创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学会合作与学会知识同等重要,可以使学生从多交角看問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是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数学知识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数学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是一种数学学习的良好状态,是学习者根据自我意识经验,决定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唯师之言而行。即在民主氛围中,不断激发主体意识,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的学习方式。
上述案例中的李明在小组合作民主氛围基础之上,了解彼此的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不断激发主体意识,从而使自己的个性理解更加深刻,积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假设法”表示数的方法。这看似“意外”,实际上是一种必然,很是让人欣慰。所以我们要重视合作学习,更要欣赏自主创新。
在当今新理念“生本、求真”的形势下,课堂意外的出现是必然的。意外的出现不是坏事,而是好事。要巧用意外,才能生成精彩。意外是课程的生长点,是认知深化的催化剂,是好课的亮点;意外是能让人的眼睛一亮,让人怦然心动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