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起前测风帆,制订教学方案

2013-04-29赵丹

新课程·小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移位恐龙形状

赵丹

近日在教研组中要上一节《观察物体》的教研课,对这节课我进行了多次试教。

教学重点:以确定不同方向的形状为辅,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主。

特设定新授环节如下:

一、全面观察,促进空间想象

1.人动,物不动

师:刚才我们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观察了一下恐龙,你觉得这样观察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生:就是只能看到一个形状,其他方向的形状我就不知道了。

师:对呀,那我们该怎么办?

生:走出位置看一看。

师:说得真好。你能想象一下你走到你的对面会看到什么样子吗?

你还能想象你的左边和右边看到的恐龙又是什么样子的吗?

学生先进行想象。

师:你有想象出你看不到的那些面的样子了吗?好!现在请你们走出位置去观察一下,看到的跟你刚才想象的是不是一样!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不同的面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人不动,物动

师:刚才是人动,要是人不动,还能完整地观察整个物体吗?

生:可以把恐龙转一转。

师:先想象一下,如果把恐龙向右转,你会看到恐龙的什么形状?

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象内容。

旋转恐龙让学生四个面的形状都观察一遍。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各个面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二、虚拟移位,提升想象

师:现在老师要求,如果人不动,物也不动,你能想象每个面看到了什么吗?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我们现在都坐在恐龙的前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根据想象回答。

师:好的!现在我们坐在恐龙的左侧,你又看到了恐龙怎样的形状?

生继续想象。

教师引导学生虚拟移位,想象坐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使学生在没有实物依托的情形下学会虚拟移位,进行想象观察。

三、反思

1.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

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可以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防止难度过大使教学目标难以落实、难度过低没有挑战性使课堂实效性不高的情况出现。因此,了解恰当的课堂教学起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

(1)是否具备学习新知的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观察物体》前测的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于物体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已经了解得非常到位。100%的学生能准确辨认出物体的四个方向。这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课堂上就可以放手让学生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出发去观察物体,并描述从不同的方向去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如果学生的起点知识中存在新知识学习的障碍,就必须在新知識教学之前设计一个先行知识,这个先行知识必须是新知识形成的必要条件。教师通过集体讲授或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对之前模糊或残缺不全的认知图式构建清晰、完整的印象,使得旧知识容易被激活而顺利提取。否则将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对于学困生而言,这种做法更有必要。

(2)是否掌握教学目标里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奥苏贝尔在其《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一书的扉页上说:“假如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唯一的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掌握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而探明“这一点”,可以根据教师的经验,可以通过和学生的谈话,也可以通过课堂的观察,但是这些手段都是一种猜测,要确切地掌握学生的情况,通过设计前测,对前测的情况进行分析,才能具体地了解学生在新知识方面的整体情况和个别学生情况,为任务分析提供依据,达到因材施教、有效教学的目的。

2.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

在前测时,发现学生对于不同位置所看到的不同的形状判断得非常准确,首先非常惊喜,但又非常的烦恼!既然学生已经会判断了,那我上这一课的意义又在哪里?我要在这节课上要给学生留下些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又问了几个学生,他们是怎么判断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的。幸好有了这一过程,才有了我新的教学方案。

通过询问,发现学生虽然判断对了,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却是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有的说:我是猜的!有的说:我是先看到了正面,那后面的人就是书本的后面了,剩下的就是另一个女生的了!有的说:我先在同学们观察的图片里连线,然后在在旁边找相应的图片就可以了!

通过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的了解,他们确定不同方向所看的形状完全靠的是直观感知,并没有数学意义上的空间想象。因此,使我认识到,我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上来,也就是需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新授环节我以实物小恐龙为依托,让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在观察时要注意什么;通过观察怎样全面了解恐龙的形状等等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观察与想象相结合,对恐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观察物体的方法也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我们知道,仅仅依赖实物是不能很好地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的。一旦学生没有了动手操作的材料及动手操作的可能性的时候,解决空间与图形方面的内容就会茫然若失。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我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设计:“物和人都不动,把这只恐龙收起来,你还能知道恐龙的每个面所看到的形状是什么吗?”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观察进行移位想象:假设我坐在恐龙的前面看到了什么?假设我坐在恐龙的后面会看到什么?让学生在想象在不同方向看到的恐龙的形状的时候进行虚拟移位。

总之,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分析,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发现学生在观察物体是靠的都是直观感知。确实这样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前测,也能更加清晰地掌握学困生的情况,了解到哪些学生需要接受个别帮助,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教师的精力更为集中,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

猜你喜欢

移位恐龙形状
挖藕 假如悲伤有形状……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你的形状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